关于中部五省经济崛起的思考_经济论文

中部五省经济崛起之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我国将逐步形成七大跨省、市、区的综合经济区域,即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包括豫、鄂、湘、皖、赣五省的中部地区,曾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我国区域经济重要的腹地中心。由于其“得中”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推移的重要枢纽,其经济腾飞是将东部沿海发展势头引向内地的重要环节,同时也给中西部的崛起起一个示范性作用,意义深远。

1 中部五省比较优势分析

1.1 优越的区位条件

中部五省位于我国东西交汇、南北接应的中心腹地。区内由陇海、浙赣——湘黔与京广、京九、焦枝——枝柳铁路干线,构成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络,它们与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水陆运输系统。这种“得中”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得本区能同时吸东西所长,补自己所短,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推移的过程中,发挥其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重要的枢纽作用。

1.2 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部五省为我国自然资源较密集的区域,该区矿产资源品种多样,类型齐全,且空间组合条件好。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湖南的钨、锑、铋,江西的铜、银、钽,储量均居全国第一;湖北的磷矿,河南的天然碱储量也居全国首位;还有河南、安徽的煤炭资源,湖南、湖北的水能资源,在全国同样占有一定的地位。本区还拥有闻名遐迩的张家界、黄山、庐山等多处旅游胜地,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3 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力量

1.3.1 一定的工业基础。中部地区曾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重要基地之一。解放后,经过40多年的建设,该区各省的工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成为各省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建立在本区优势矿产资源和农业原料基础上的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在全国居有优势地位。

1.3.2 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本区位于亚热带,丰富的生物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充沛的降水量,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区内分布着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许多重要农产品如粮食、棉花、油料、黄红麻等,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3.3 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本区劳动力资源丰富,1994年全区总人口和劳动者人数占全国比重均达26%,人口密度相当于全国平均密度的2.8倍。本区为我国科技力量较雄厚的地区之一,区内武汉、合肥、郑州、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

2 中部五省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增长速度较快,总体水平居中,效益低下

自改革开往以来,本区与全国一样,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78年至1995年,本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速度为9.5%,较全国平均速度高0.1个百分点;较东部低0.9个百分点而较西部高1.1个百分点。区内5省除湖南、江西低于全国平均速度外,其余3省均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但五省均低于东部而高于西部(见表1)。

就本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来看。1994年,本区国内生产总值8292.2亿元,工业总产值8017.9亿元,农业总产值3810.6亿元,分别占全国比重18%、15%、24%,高于其面积比重(9%)6-15个百分点而低于其人口比重(26%)1-10个百分点。为了综合考察本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考虑到人口和国土面积的影响,设计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指数(注: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指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与地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乘积的平方根。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该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地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该区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若以全国总体水平指数为100,则本区为120,东部为252,西部为41,说明本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东部而高于西部,在全国居中游水平。

虽然本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增长质量却不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劳力、添设备、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而忽视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这种速度与效益不协调的现象在本区表现更明显。我们选用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这4个指标,对比分析中部五省经济运行效率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资金利税率,本区为10.13%,低于全国平均值10.21%,同时也低于东部和西部的10.26%,西部的这一指标因得益于云南省发达的烟草工业(云南省资金利税率高达37%)而与东部齐平。总的来说,在所选择的4项指标中,本区除了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略高于全国平均值外,其余3项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与东部相比,4项指标均较低,与西部相比,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两项指标较高,而资金利税率和劳动生产率指标较低。

2.2 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化程度较低

自古以来本区就以“湖广熟,天下足”之美名著称于世。1994年本区以仅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拥有占全国21%的耕地面积和24%的农业总产值。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7%,较全国平均值高6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粮食、油料、棉花、黄红麻、茶叶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8%、35%、40%、65%和30%,较耕地面积比重高6-44个百分点。由于农业基础较好,农业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大大促进了本区轻工业尤其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

但本区工业基础较薄弱,工业化程度较低。若以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工业化程度水平,则1994年工业化程度为38.5%,全国为4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区内五省除了安徽(45.7%)和河南(43.1%)高于全国平均值外,其余三省均低于全国平均值,最低的江西28.4%,较全国低12.4个百分点。

2.3 资源——加工型工业结构明显,专门化水平低

中部五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因此,在大力开发多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加工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形成了资源开采与加工工业并存的工业结构,资源——加工型结构较为突出。

在区域经济学中,常用专门化系数来表示地区产业结构中具有某产业相对的倾斜度。专门化系数>1的部门为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若将以重加工工业或轻加工工业为专业化部门的地区定为加工型区,以采掘工业或原材料工业为专业化部门的地区为资源型区,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区或同时以原材料工业(包括采掘业)和加工工业为专业化部门的地区定为综合型区,则从中部五省工业专门化系数表(见表3)可看出,区内五省均同时以采掘业或原材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或轻加工工业为专门化生产部门,均属于综合型区,即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在全国均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出明显的资源开发与加工工业并存的工业结构特征。

地区专门化程度,同地区产业结构有无特色是一致的。经计算,1994年中部五省专门化指数为0.180,区内五省均在0.2以下,最高的湖南也只有0.195,最低的安徽仅0.150,区内38个工业行业的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行业的产值结构的平均相似系数高达0.92,区内五省均在0.91以上,最高的安徽省高达0.94,表明本区工业结构与全国工业结构高度雷同,缺乏特色。

2.4 国有企业比重较高,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1995年中部五省国有工业产值比重达37%多,高于全国平均值(34%)3个百分点,高于东部10个百分点。区内五省除了安徽(32%)低于全国平均值和河南(34%)与全国齐平外,其余三省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江西高达53%,较全国高19个百分点。本区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60年代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企业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再加上沉重的社会包袱,致使企业缺乏活力和生机,严重制约了本区经济的发展。

本区集体企业产值基本上与全国齐平,个体企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成为本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本区包括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其它所有制企业最为落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仅为7.2%,分别较全国和东部低9.3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甚至低于西部0.5个百分点(见表4)。

3 中部五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1 面临的挑战

改革10多年来,东部地区通过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西部地区也正积极通过“沿边开放”、“资源开发”的战略,使西部地区经济显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态势。唯独中部五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在全国总体经济格局中的位次呈现不断后移的趋势。1994年,中部五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农业总产值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61%和93%。中部五省与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五省相比较,差距更大。1978年本区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沿海五省的比重为78%、97%和64%;1994年三项比重分别变化为50%、74%、36%。从1978-1994年这16年中,这三项比重下降了23-28个百分点。

3.2 面临的发展机遇

3.2.1 进入90年代,国家实施"T"型发展战略,沿海和沿江成为全国经济布局的两条主轴线。为了全面实施这一战略,国家已将加快沿岸地区的开发开放列为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加以实施。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省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中部五省区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3.2.2 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转机。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九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支持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因此,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重视和对农业、水利、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基础产业的倾斜,中部五省必将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区。如能抓住机遇,本区经济就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2.3 浦东开发开放与三峡工程建设。浦东的开发开放,将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和繁荣。包括本区在内的沿江各省,通过在浦东投资,积极参与浦东的建设,在浦东设窗口,扩大对外经济联系,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为本区提供巨大的能源,促进本区电力及与电力有关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本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本区电力及与电力有关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本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本区对中外投资者和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高峡出平湖”,将出现新的旅游景点,形成沿江旅游带,促进本区旅游业和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2.4 新亚欧大陆桥的架通和京九铁路的开通。于1990年全线贯通的亚欧大陆桥,东起太平洋西海岸的我国连云港,经陇海、兰新、北疆铁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横跨亚欧7个国家。亚欧大陆桥这个开放型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必将给包括本区在内的沿线中西部地区带来历史性的开放发展机遇;另外,本世纪内我国最大的铁路工程——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必将给包括本区在内的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深刻的影响,必将从根本上改善沿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使沿线成为本世纪末我国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带。

3.2.5 香港回归。江西、湖南两省作为以香港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的外缘,将成为华南经济圈向内地辐射的第一站。华南经济圈向内地辐射,首先必须经过中部地区,而内陆腹地经济能量要辐射华南经济圈,同样要经过本区。这种双向交流与辐射会带来双重效应。因此,随着港澳回归以及台湾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中部五省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4 中部五省经济崛起的战略举措

4.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部五省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地域上的限制,关键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沿海地区能够较顺利地接受现代商品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能及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足用活中央给予的各项政策,敢于在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一些超前性的实验,因此,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相比之下,中部五省缺乏应有的勇气和胆略,多年来形成的“等、靠、要”依赖思想和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小农观念和内陆意识严重障碍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为此,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增强市场机遇意识,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步伐,争取改革的先发性效益。

4.2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近年来这种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国有经济出现了亏损面大,资产负债率高、经济效益低下等艰难局面。究其原因,除了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未到位外,重要原因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粗放经营使其活力衰退;在片面求快的思想指导下,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热衷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忽视了老企业的更新改造;发展生产不靠技术进步,停留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因而导致了国有企业产业结构劣化,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以致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中部五省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有企业比重较高,面临的困难也更为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发展本区经济的关键。①坚定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切实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四自”主体。②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抓住关键的少数国有大企业,放开放活中小企业,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或以资产为纽带搞“联合舰队”,或以产品为龙头建造“母舰”,或以资金、技术为条件聚合相关企业一起联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实行规模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4.3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是资源的“转换器”和“配置器”。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以地区资源优势和社会需求为主要依据的。中部五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因此,农业和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和深层次的利用,应作为今后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且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优势产业相结合。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原理,中部五省优势产业应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建立在区内丰富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之上的高效优质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二是建立在区内优势矿产资源基础上的原材料加工工业;三是立足于区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轻纺工业;四是立足于本区大中城市科技优势的高科技产业。

4.4 积极培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研究表明,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61。这表明,地区非国有工业产值增加,其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就加快。而在中部五省工业所有制结构中,国有企业比重较高,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兴起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培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中部五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4.4.1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步伐。1994年,中部五省乡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约为40%,较全国平均值低2个百分点,较东部低7个百分点。因此,今后应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发挥其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一方面,将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克服过去因布局高度分散而造成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实现规模效益;同时,努力搞好乡镇企业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以避免乡镇企业发展后期出现的“退化现象”。

4.4.2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中部五省的上述三类企业在整个经济中最为落后,1995年本区上述三类新型工业企业产值占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仅7.2%,较全国低9.3个百分点,较东部低14.3个百分点,甚至低于西部0.5个百分点。因此,今后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抓大放小,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同时,利用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的契机,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家来本区投资,共同开发区内丰富的资源。

4.5 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区内生产力

4.5.1 中央应对本区实行某些倾斜政策,增加对本区的财政金融支持,并建议在本区开辟一个大型的综合经济特区,为本区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4.5.2 打破区内各省之间的封锁和利益局限,集分力和合力,加强横向联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组合。

4.5.3 利用“得中”的区位优势,借东进西,东西兼顾,双向交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4.5.4 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区内生产力:①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湘鄂赣三省。以武汉、宜昌、长沙、岳阳、南昌、九江等重要城市为依托,以三峡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钢铁、机械、汽车、农业、旅游等。②以郑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京广、京九等重要铁路干线布局生产力,发展煤炭、机械、纺织、化工、农业等。③以合肥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主动接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大力发展煤炭、钢铁、机械、农业等。

标签:;  ;  ;  ;  ;  ;  ;  ;  ;  

关于中部五省经济崛起的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