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锦绣
(甘肃省古浪县人民医院 甘肃 武威 733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人的用药护理,使其能够掌握用药的知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提高健康意识。方法:采用住院护理及出院回访的形式。结果:通过对319名住院患者的护理,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极大满意,有效的控制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糖尿病药物的护理对病人有着切实可行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297-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生持续性治疗。药物治疗是关键,部分患者受药物治疗片面性的影响,拒绝在疾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个别患者难以接受药物治疗,导致用药不按时、不规范,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是影响血糖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1]。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延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胰岛素注射在非内分泌科广泛使用,由于非专科护理人员对胰岛素使用的相关知识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导致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在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的基础上,按医嘱正确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住糖尿病患者319例,男151例,女168例,病程4~17天,年龄18~79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肾病26例,高血压42例,冠心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美国糖尿病指南标准[3],并明确诊断,空腹血糖>7.0mol/L,餐后2h血糖>11.1mol/L。
2.口服降糖药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II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但多数患者不了解降糖药的作用机理及服药时间。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剂量、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口服降糖药有4大类,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分别是双胍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非磺脲类)、α-葡萄糖干酶抑制剂及噻唑烷二酮类。
2.1 双胍类降糖药物
双胍类降糖药物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常用的有二甲双胍缓释片。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苦,金属味、恶心、腹泻等,应于进餐时或进餐后马上服用,或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每天的服药尽可能固定。单独用药不引起低血糖,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合用时,则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2.2 噻唑烷二酮类
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常用的有吡格列酮。此药每天服一次,可于餐前、餐中或进餐后服,服药的时间尽可能固定,有心力衰竭倾向者慎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2.3 促胰岛素分泌剂
2.3.1磺脲类降糖药物 常用的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紊水平而发挥降糖作用。此类药应严格按医嘱服用,每日多次服用的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如美吡达、格列美脲一般一天一次顿服,服药时间为早餐前不久或早餐中服用;注意低血糖反应,尤其是优降糖,因为他的降糖作用强而持久,更容易引起低血糖,尤其在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2.3.2非磺脲类降糖药物 常用的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此类的特点为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应在餐前0~30分钟口服;服药后要按时按量进餐,以防低血糖发生。平时要随身常备糖果以备使用,进餐时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α-葡萄糖干酶抑制剂
常用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胀气、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α-葡萄糖干酶抑制剂是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此药应于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轻胃肠道反应;单独服用这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与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索合用时,则会引起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切记应使用单糖治疗,如葡萄糖。
3.胰岛素注射的护理
胰岛素注射技术会影响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及胰岛素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情况[4],规范而正确的注射技术是保证胰岛素发挥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5]。
3.1 注射部位
可选择上臂侧面及稍向后面,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及腹部,应有计划的交替使用注射部位,注射间距2.5厘米,约两手指宽,有硬结、瘢痕、脐周5厘米不能注射,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3.2 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注射工具
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注射工具应与胰岛素剂型相匹配,切忌混用。特别是胰岛素笔芯只用于胰岛素笔(或胰岛素泵),决不能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抽取笔芯,因为笔芯的剂量是300U/3ml/瓶(即100u/m1),而普通胰岛索的剂量是400u/10ml/瓶(即40u/m1)。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及胰岛素笔针头均一次性使用。
3.3 用法用量
按医嘱按时注射,剂量准确,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如早餐前注射常规(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先注射部位是腹部,以加快常规(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的血糖波动,因此在餐前15~30min注射。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或臀部,以延缓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
3.4 未启封的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冷藏保存(不得冷冻),超过标签上有效期的胰岛素不可使用。启封的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注射针头刺穿橡胶塞后),应放在冰箱或室温环境(25℃),可保存一个月,应避免光和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3.5 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根据胰岛素的起效时间按时进餐。
3.6 外出旅游携带胰岛素应避免冷、热及反复震荡,不可将胰岛素托运,应随身携带。
因此,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执行医嘱,必须严格把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做到种类正确、部位准确、按时注射、按时更换注射部位、严格消毒并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以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结论
4.1 糖尿病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一张卡片,注明所患疾病,联系电话及用药情况,以便发生低血糖昏迷时紧急救治及联系家属。并随身携带糖果,以备急需。要掌握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如出现恶心、呕吐、饥饿感、出冷汗、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常提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给予糖块、饼干或口服高渗糖,同时监测血糖。
4.2 用药后不可突然中断药物,否则会使接近稳定的病情恶化,甚至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嘱患者应戒烟,限酒。
4.3 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如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抗甲状腺药物、磺胺药等需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否则极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参考文献】
[1]吴荔嘉,林碧英,谢根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1,17(22):43、44.
[2]高云霞,刘叶,李明子.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评估与干预策略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4,21(24):26-29.
[3]梁峰,胡大一,沈珠军.2014美国糖尿病指南:糖尿病诊疗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8(6):1182-1186.
[4]游止楠.重视胰岛素注射技巧[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276-277.
[5]牛林艳,黄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问题即教育管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79-180.
论文作者:贾锦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胰岛素论文; 低血糖论文; 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剂量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降糖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