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长牙”_创业论文

企业家如何“长牙”_创业论文

企业家是怎么“长牙”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牙论文,是怎么论文,企业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个人的成长而言,长一回牙就意味着成熟一回。对企业家而言,创业经历也是一种“长牙”——长见识,长经验。

斯隆管理学院的两位教授Charles E.Eesley和Edward B.Roberts,就此对麻省理工学院有过创业经历的毕业生及其先后创立的1045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得出了许多有趣而又令人惊讶的结论。

不同的人长不同的“牙”

Eesley和Roberts所做的调查表明,那些有过多次创业经历的企业家,其企业收益大多不断增加。从第一个企业平均 900万美元,到第五个企业平均1400万美元,每新开一家企业,收益足足增加约 58%,而合作创业企业增加得更多。创业经历看起来的确能让企业家的再度创业受益良多。

那么,创业者的个人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对企业家进一步创业有何影响呢?两位教授的研究发现,中年企业家从上一次创业中得到的经验要略多于年轻人,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在学习能力上,年龄的差异并不大。

他们还发现,受教育较多的企业家更有能力识别和消化重要的信息。硕士毕业的企业家每新创立一家企业,其平均业绩都要比上一家高78.8%,而学士文凭的企业家则鲜有获得如此佳绩者。

企业家的专业背景也会影响创业效果。相对于管理或经济背景的企业家,工程或自然科学专业出身的人很可能在创新领域占有优势:学工程或自然科学的企业家,获得的专利要比学管理的多出 92.7%。但是,令两位教授惊讶的是,受教育时间较长的企业家后续创立的企业,取得的专利反倒更少。这可能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在第一次创业时就拥有更多专利,而受教育时间较短的人,则是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的,于是在日后创办的企业里增加了专利。

“旧牙”如何影响“新牙”

除个人特质以外,以往创业史对企业家的“长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两位教授进一步的讲究发现,成功的创业经历对企业家后续创业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往往能让他们实现更大的目标——在曾经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中,创立的下一个企业的收益平均增加 115%。

然而,企业家失败的经历却没能起到足够的鞭策作用。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失败是成功之母”相悖。为什么呢?Eesley和Roberts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失败的教训固然发人深省,但败绩损坏了名声,从而波及到潜在的新雇员、投资者,甚至供货商和顾客,进而影响日后创业的业绩。当然,失败的教训也并非毫无用处。两位教授发现,过去的每一次失败都使企业家下一个企业的专利数增加105%。这也许是因为曾经的失败让企业家意识到,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虽然现代科技使世界“变小”了,但实际距离近,沟通当然还是更容易,企业家也能更好地利用以往的社会关系。倘若异地创业,企业家则可能很难用上已建立的关系网,因而会损失许多创业经验

融资方面又如何呢?通常认为,成功创业的企业家能更快地获得风险资金。然而,Eesley和Roberts不无惊讶地发现,在筹资方面,有经验的企业家并不比没经验的好多少。区别仅在于创业资本的来源——前者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到的资金要比后者略多一点儿(1.3%),另外,每成功创办一次企业,他们就能从非专业投资机构或天使投资人那里多筹集3.3%的资金。但与此同时,他们从风险投资商那里筹集到的资金却要比后者少3.9%。

至于本地创业和异地创业,两位教授的研究结果与人们的常识不谋而合:异地创业会损失许多创业经验。虽然现代科技使世界“变小”了,但实际距离近,沟通当然还是更容易,企业家也能更好地利用以往的社会关系。而倘若异地创业,企业家则可能很难用上已建立的关系网,过去的经验对下一次创业的助益自然也会相应地减少。

两位教授还发现,在上市和企业并购方面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往往会更频繁地创业。他们猜测,这样的企业家具有更高的素质,也许能预知企业大限、及时关闭过去的企业,或者是对新机会的嗅觉更为灵敏,抑或还有别的原因。

标签:;  ;  

企业家如何“长牙”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