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王元兴

(贵州省天柱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556699

【摘要】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牵引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实施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0%,后者高于前者(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腰部功能评分与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该方法还能改善患者腰部功能,缓解其疼痛感,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间盘产生了突出以及退行性变,进而使神经根受到刺激,从而产生腰痛、下肢放射痛、肢体冷感并麻木、间歇性跛行、肌肉麻痹以及患者皮温较低等临床症状。该疾病主要有椎体型与椎管型两大主要分型,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遗传因素、外伤、腰骶先天异常、腰姿不正、妊娠以及用力不慎等因素均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的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1-2]。若患者不进行有效地治疗,则疼痛感极有可能长期地存在,严重影响生产劳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因此,本文研究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效果,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46.18±2.16)岁;病程5天~20个月,平均病程(15.01±1.55)个月。治疗组男43例,女32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6.56±2.85)岁;病程6天~22个月,平均病程(15.57±1.89)个月。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牵引疗法进行治疗。指导患者于DFR-ZZZC型微电脑牵引床上采取仰卧位;使用腰椎牵引套对其腰髋部与胸肋部进行固定,20kg牵引重量适合体重在50kg或以下的患者使用,25kg牵引重量适合体重在50~60kg之间的患者使用,30kg牵引重量适合体重超过60kg的患者使用,1次30分钟,1天1次。

治疗组患者主要实施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再使用贴法进行辅助治疗。首先,帮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根据临床经验以其病椎双侧俞穴如肾俞、命门、关元、阿是穴、足三里、解溪、阳陵泉、环跳等为针灸穴位;然后对以上穴位进行常规消毒,行针刺并留针30分钟;其次,将30g制南星、2g冰片、15g菖蒲、30g骨碎补、30g透骨草等药材进行研磨,直至以上药材均磨成粉末后再加入比例为1:1的石蜡油与蜂蜜;接着将调制好的药物储存于陶瓷管内,制成厚0.2cm,直径3cm的药饼;最后,将制成的药饼紧贴于患处表面,再将高3cm,直径2cm的艾炷放置于药饼表面,1次灸3炷,1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贴法主要将用12g杜仲、10g自然铜、20g骨碎补、6g生川乌、6g生草乌、6g马钱子、10g麻黄、12g没药以及12g乳香制成的乳没膏贴敷于患处,1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腰部功能评分与疼痛程度评分进行比较。其中,腰部功能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定,其评定内容包括疼痛程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立、睡眠、社会生活以及旅游等方面,每一项的分值为0~5分,实际分值/45×100%=最终分值,若分数越高,则说明腰部功能越差。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定,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感觉在量表上作一条横线标记,表示疼痛程度;横线最左端为0,表示无痛;最右端为10,表示剧痛。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腰腿部麻木、疼痛感消失;显效:患者腰腿部无疼痛感,但仍有麻木感;有效:患者腰腿部有轻度麻木、疼痛感;无效:患者未达到以上标准[3]。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处理分析本研究的软件为SPSS18.0。用t检验组间的计量资料(),用x2检验组间的计数资料(%)。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0%,后者高于前者(x2=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产生下肢、腰骶部经臀部放射性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且该疾病在风冷阴雨天、感冒、弯腰等情况时加重[4]。有研究说明,针灸对于腰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对患者足三里、解溪、阳陵泉、环跳、肾俞、命门、关元、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再进行艾灸辅助治疗,不仅能够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补肾壮骨,而且能够显著地改善腰部功能与疼痛程度[5-6]。因此,本文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在本文中,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0%,后者高于前者(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腰部功能评分与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明,尚鸿生,陈岚筠.针灸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69-70.

[2]许法应,杨影.不同针灸方式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03):247.

[3]宋明霞,沈友虎,胡长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2):326-327.

[4]曹志强.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9):149+151.

[5]张如祥,杨丹.针灸配合艾灸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5097-5098.

[6]姚江.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131-132.

论文作者:王元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效果评价论文_王元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