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思想论文,当代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0;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4)01-0075-05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 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笔者认 为,理解这个重大意义,关键在于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 重大价值。而这个重大价值在于: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指导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呼唤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创 新,需要实践基础。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时,历史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 了三个实践基础。一是20世纪社会主义丰厚的实践经验;二是中国50多年来社会主义实 践所取得的直接经验;三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所提供的新鲜经 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三个基础上被提出来的,它的内容所包含的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创新,自然赋予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基础上发展的本质特征。继 承,使这一理论创新没有丢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丢毛泽东思想,更没有丢邓小平理论 ;发展,则使这一理论创新带有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予以更深刻阐 明的特色,带有在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理论结论的特色。“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这两方面的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以新的时代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阐明的具有新的时代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理论内容的基本 方面在于:(1)它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 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从而把先进生产 力发展、先进文化、人民群众这三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 个系统,并从动态角度加以考察。(2)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新经验的基 础上,揭示了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的事业,进一步排除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对社会 主义的幻想成分。把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定位于当代,一方面既使社会主义事业 贴近当代世界的现实,又保持着社会主义是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人类进步事业的 性质;另一方面又指明了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民 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三者不可分割,因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系统的伟大工程的 道理。(3)它创造性地把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同时代主题、时代潮流联系起来,同社会 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结合起来,同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赋予了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进而 把党领导的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 的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上述理论创新,给予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以正确指导:(1)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失去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但马克思主义 必须与时俱进。这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 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是一个道理。在新时代新条件下的新实践中取 得新经验,然后对新经验加以理论概括,创造出新的理论,在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 主义实践,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结合在一起,与新的实践结合在一 起。这样,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2)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要 有宏大的视野,它必须把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发 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三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要素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争取社 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是符合马克思关于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 的人类”[2]的基本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与人类进步事业原本就是一体的,丝毫不能 分开。社会主义事业在人类进步中发展,本身又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使推动社会主义的主观意志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是领导社会主义 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当无产阶级政党以宏大的视野来看待和领导当代社会 主义时,就会使社会主义恢复其本来就具有的宏伟气魄。这样做,将使社会主义发展的 空间更广阔,使社会主义的前景更光明。(3)为“联合起来的个人”“创造各种物质条 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3]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在当今世界上所进行 的宏大、系统工程。领导实施这一宏大、系统工程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统一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 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与社会主义事业在当代的发展相适应的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也 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全面、系统建设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社会主 义;在新的伟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党,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认识上对中国从而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的深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它是中国 共产党在深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的基本内 容是:(1)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体现在与时俱进之中,使党的全 部理论和全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使无产阶级政党永远保 持先进生产性,增强创造力。(2)社会主义国家要强大,社会主义制度要体现出优越性 ,关键在发展。无产阶级政党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 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和最 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之中。(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分步骤进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的确定,要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 考,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实事求是地将各项主要指标具体化。(4)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 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要通过改革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形成发达的生产力。(5)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就是要在各方 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6)要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同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7)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的同时,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 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进社会 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8)建设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是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 终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并且用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 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
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爱国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外交 和国际战略、党的核心地位和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 。
上述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无疑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它存在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典型之中,亦即存在于“个别”之中。但是,这些从典型之中概括 出来的理论,包含着共性的道理,即对于各国社会主义实践都适用的科学真理。这是符 合“个别”之中有“一般”的辩证法的。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而陷入低谷。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要 在21世纪走出低谷,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社会主义发展要有强劲的动力问题。“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指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4]在生产力发展进 程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引领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并且由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 落后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5]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所推动的。先进生产力发展引 领社会主义社会整个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推动着社会主义 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进步。社会主义发展的 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能推动 社会主义前进。在当代,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完成两 个基本任务:一是改革开放。改革不适应生产发展的体制,才能创造出生产力充分发展 的条件,进而产生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才能借鉴、吸 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在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创造先 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二是发展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 在当代,高科技的应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发展科学技术,并把先进科学技术 更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领域,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能够掌 握、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基础,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是发展科技事业的关键。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和教育统一起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思考的完整 内容,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所要完 成的这两个基本任务,统一于与时俱进,体现于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执 行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并且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全面发展,标志着两个基本任务的完成 ,同时也标志着它是一个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政党。
除了揭示生产力这个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之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还以更广阔的视角,从更宽广的领域认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揭示了社会主 义事业发展的更多动力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全 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7]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要求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先进文化起着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使 人们从精神上正确地武装起来的作用,从精神上正确武装起来的人们,具有较高的社会 主义觉悟和积极性。人们的这种普遍觉悟和积极性,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全 面进步的重要动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揭示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社会 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才 会有生机和活力。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除了 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觉悟之外,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维护和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才会焕发出社会主义建设 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把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的重大问题提出,其内容实质上也具体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共同的本质规定性
在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条件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强制推行单一社会主义模式只 能葬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多模式发展,才能焕发其强大生命力。正如邓小平在19 89年指出的:“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 没有的,也不可能有。”[8]如今,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经 验,而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们也已对此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多模式发 展的进程。
但是,社会主义多模式发展并非抛弃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无疑,不同模式的社会 主义之间是有共性方面的。这些共性方面正是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规定性。如果失去了 这些共同的本质规定性,就不叫社会主义了。当新世纪社会主义多模式发展的势头更加 强劲时,指出并坚持多种模式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规定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 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否丧失,因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在谈到多种模式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特点时,无疑会指出在经济制度上的以公有制为 主体,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但是,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指出这三点是远远不够 的。为什么在20世纪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坚持了上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经济却发 展不快,科学文化也相对落后,并且发生了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事情?根本原因还是对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认识不足。
值得强调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把三条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与 新时代的新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在当代坚持三条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途径 和根本方法,从而把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今人类社会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的坚持更切合实际,从而更有效地得到坚持,并在坚持中真正形成强大的力量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拓展的社会主义共同本质规定性的内涵,它所指明的坚持社 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途径,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个重要意义有两点:(1)在21世纪,社会主义应该是多模式发展的,但是,社会主义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都必须做到“三个代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具有在政 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方面共同的社会主义本质,并且证明真正发挥了这些本质 的实际功能,社会主义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在社会主义多模式发展过程中是否真正实行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的一个客观尺度。(2)在21世纪社会主义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每个社会主义模式都有 其特殊性。这是其特定的发展优势所在。但是,怎样才能证明社会主义特定模式是有优 势的?这只能从其能否做到了“三个代表”当中得到证明。真正做到了“三个代表”, 就能证明此种社会主义模式是有优越性的、有生命力的。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又是检验特定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否真正发挥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尺度。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在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没有改变,社会主义事业仍在沿着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的方向前进。但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发 展的,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环境下发展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国际资 产阶级又联系又斗争中发展的。这些决定了21世纪社会主义必然具有新特点。
新特点之一: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点是积蓄力量。而积 蓄力量的关键,是把社会主义事业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最广大人民 群众利益的维护紧密地联系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指明了 21世纪必须在处理好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这三个关系当中,才能逐渐积蓄 力量,稳步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新特点之二:社会主义在创新中发展。在新世纪,世界在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也不断产生新经验。这些情况决定,固定旧的模式和观念 ,社会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那些顺应时代变化,在新情况下不断创新的社会主义 事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这一 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9]创新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只有在新的实践中解放思 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 其他方面的创新,社会主义事业才会生机勃勃。
新特点之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切近三个关系。在21世纪,领导社会主义事业 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因 建立在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的基础之上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无 产阶级政党,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 人们的心灵之中,才能对他们形成凝聚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建设 的力量,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在精神 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新特点之四:社会主义事业在与人类所创造的文明的联系中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 治、先进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这些人类文明对当代社会进步并未失去价值。新 世纪社会主义事业要发展,必须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 发展这些文明成果,否则,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枯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 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使人们对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新特点之五:从新角度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性问题。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对在新世纪领导社会主义 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最严格也是最现实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代表 性,它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健康发展。同时,这也决定了21世纪的社 会主义事业具有新的广泛性。这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将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更广 泛的领域里发展。而体现这种广泛性则具体要求: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代表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能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文化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从 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才能使最广大人民群众从社会主义制度当中获得并发展其利益,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也会在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基础上得到巩固。
标签:先进文化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论创新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