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牧区脱贫攻坚现状与对策-以曲麻莱县为例论文

青海牧区脱贫攻坚现状与对策-以曲麻莱县为例论文

青海牧区脱贫攻坚现状与对策
——以曲麻莱县为例

藏拉卓玛

(曲麻莱县扶贫开发局,青海 曲麻莱 815500)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青海牧区的脱贫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曲麻莱县这样地处偏远的牧区,受种种条件的制约,脱贫攻坚工作仍为重中之重。本文分析曲麻莱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探究制约曲麻莱县牧区脱贫攻坚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脱贫攻坚;现状;对策;曲麻莱牧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至2020年让全国7 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青海牧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 370 m,地形复杂、山川纵横、地域广阔。虽然国家及青海省极其关注该区域的民生问题,并且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诸多因素造成青海牧区特别是曲麻莱县这样偏远牧区的脱贫攻坚水平仍较低,凸显出贫困面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及返贫压力大等特征。

1 曲麻莱县地理位置及精准扶贫现状

1.1 曲麻莱县地理位置

曲麻莱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处三江源核心区,平均海拔4 500 m,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黄河发源于县境内麻多乡约古宗列地区,长江北源主要源流勒玛河、楚玛尔河、色吾河、代曲河等均发源于本县,是中国南北两大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地,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称。曲麻莱县土地总面积为5.24 万km2,辖5乡1镇19个行政村(牧委会)65个牧业社(牧民小组),总人口为45 718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8%以上。

1.2 曲麻莱县脱贫攻坚任务开展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2015年调整的人均年纯收入2 970元的贫困线标准,曲麻莱县共识别约改镇长江村、巴干乡麻秀村、叶格乡龙麻村、秋智乡格麻村、麻多乡扎加村和郭洋村、曲麻河乡昂拉村和多秀村共8个贫困村,识别贫困对象3 273 户9 544 人。2018 年,通过查漏补缺应纳未纳贫困户864户1 574人,新识别农转非建档立卡户156户401人,动态调整自然增加105 户142 人,自然减退32 户34人。2018 年年底,经国扶办确认曲麻莱县建档立卡户3 365 户11 328 人。目前,经省州两级验收后,曲麻莱县已退出7 个贫困村,占贫困村总数的87.5%;脱贫2 782户9 494 人,占贫困总户数的82.67%和贫困总人数的83.8%。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1.8%下降至4.1%。

鼻涕虫司令的牢骚话,大脑袋多多一句也没听进去。潜艇在朝深海下潜,作家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舷窗外水晶宫一般的海底世界。

1.3 曲麻莱县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特殊挑战

2019 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本年度脱贫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我国2020年能否顺利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虽然近年来曲麻莱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为最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特殊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曲麻莱县脱贫攻坚工作仍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一是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曲麻莱牧区属于纯牧业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人们只能以牧业为生,而粗放的游牧生活使老百姓收入甚微,加之近年来无牲畜户、少牲畜户的增多,使整个曲麻莱牧区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二是脱贫成本高,返贫问题突出。高寒缺氧地区,传染性及重大疾病、车祸、寒冷、风雪灾害等牧区多发的灾害和事故等致使一些家庭出现返贫现象,也使曲麻莱牧区脱贫的成本增高。

2 制约曲麻莱牧区脱贫攻坚的因素

2.1 地理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也是完成“输血”到“造血”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途径。曲麻莱牧区有独特的自然畜牧生态环境,要充分抓住无污染的环境优势来发展绿色和保健的农牧业加工产品,如酸奶、酥油、曲拉、奶酒等乳制品以及风干牛肉、牛皮加工、羊皮加工等牛、羊系列产品;加强对虫草、黄蘑菇、人生果、藏茵陈、红景天和大黄等药用价值较高的稀有野生生物资源的科研和开发,建立人工培育基地[2]。曲麻莱牧区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仍可发展一定承载量的畜牧业,并以此来发展养鹿、奶牛等具有特色的产业。

2.2 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内生动力不足

当下在许多城市道路中都存在路网结构设计的问题,对道路正常功能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比方说在一些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道路生成点同干路系统间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的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主干道的交通流量无法实现交通分流的目的,不仅无法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还使得一些道路行驶车辆较少,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城市中也存在道路整体布局不严谨的问题,虽然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各地方开始注重城市道路建设,但管理者对于道路设计布局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往往出现一条道路去年在建今年就要重新布局的现象,这就是道路设计整体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问题。

2.3 基础设施欠缺,社会生产力低下

青海牧区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干旱山区和沙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仍比较严重。一是电力不普遍。曲麻莱县城所在地约改镇于2015 年年底才通国家电网,自此正式通电,而其他的乡村至今尚未通电,加之牧民们居住分散,以太阳能为主供电源,严重影响着曲麻莱牧区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二是医疗条件差。这方面主要表现为各乡村的医务人员配备不全面,先进的医疗设备配置不足,更缺少业务水平高、实际操作经验强、精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医务人员[1]。三是交通不便利。曲麻莱县域内山高水多、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除少数省级公路和国道,大部分为常年失修的土路、冰雪路和泥水路,而且距离交通较为便利的县城所在地相当遥远,造成人们出行不易、生活不便。上述因素造成整个曲麻莱牧区的社会生产力低下和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3 曲麻莱牧区脱贫攻坚的对策

3.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曲麻莱牧区地势呈东南向西北上升之势,海拔在3 950~5 590 m,平均海拔4 500 m,县城所在地约改镇海拔4 175 m,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县之一。境内年平均气温为-3.3 ℃,最热月均气温5.3~9.9 ℃,最冷月均气温为-16.9~-12.4 ℃,年平均气温差为22.2~23.5 ℃,月平均气温差为13.6~15.2 ℃,气温日差较大,热量差。境内年降水量402.6 mm,蒸发量145.4 m,平均风速3 m/s。曲麻莱县总体上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如下:海拔高,冷季严寒而漫长,暖季不热而短促;没有绝对无霜期,年温差不大,日温差悬殊;雨热同期、日照长,辐射强烈而热量不足,且风大而干燥等。在此环境下,交通不变、高寒缺氧、物资供应紧张、物品价格高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牧民们只能逐水草而迁移,生活和生产水平低下,这些无法改变的自然条件是严重制约曲麻莱牧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的客观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滞后而引起的思想意识淡薄。曲麻莱牧区地处偏远,教育极其落后,人们的思想理念普遍较低,缺乏远见和长远追求;二是受游牧生活中养成的懒散的生活方式和佛教中只求来世而不注重现世的教义的影响,大部分群众安于现状、易于满足当前的生活而不求上进,进而影响曲麻莱牧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三是单一、粗放的游牧生产劳动使大部分群众缺乏创造力和十足的内生动力,致使整个曲麻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进而制约曲麻莱牧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进行。

3.2 发展牧区教育,引进优秀人才

青海牧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区域发展水平不均,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牧区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在基本公共教育上,青海牧区虽然是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但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国家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加大扶持力度;青海省更应将义务教育发展作为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3]。同时,应大力招聘和引进优秀人才到曲麻莱牧区工作,还要将积极培养本地人才、发展职业教育等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来抓。

3.3 立足本地实际,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青海牧区是三江源的源头汇水区,大部分属于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是青海省极其重要的生态区域。曲麻莱县是三江源头所在地,因此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要立足本地游牧生活和特殊生态环境的实际,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不可盲目将所有的移民搬迁作为脱贫致富的办法,亦不可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脱贫办法,要立足本地实际切实采取适合本地群众的脱贫方式[4]

留置尿管是心脏外科常见的一项侵袭性操作,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拔管后排尿困难、尿路刺激及尿路感染等问题[1]。目前临床常采用间歇夹闭尿管的方法来锻炼膀胱功能以改善拔管后的排尿障碍等问题,但是增加了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工作强度。循证护理[1]是护理人员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治疗需求相结合,制定针对性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短期留置导尿管期间是否需要夹闭尿管的认识和做法还不统一。本研究对短期留置导尿管是否间歇夹管采用循证护理,有效的减少了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工作量,现报道如下。

参考文献

[1]王亚玲.精准扶贫背景下青海藏区扶贫方式创新[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99-103.

[2]张迎春. 精准扶贫视角下青海牧区民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17-21.

[3]聂军,来锡红.青海藏区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3-41.

[4]绽小林. 政策文化传播主导下青海藏区稳定发展中的精准扶贫解读:以玉树州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为例[J].特区经济,2019(4):63-65.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2-41-2

作者简介: 藏拉卓玛(1987—),女,本科,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

标签:;  ;  ;  ;  ;  

青海牧区脱贫攻坚现状与对策-以曲麻莱县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