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肠造口;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目前,对于临床中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而言,肠造口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且临床疗效较为良好。但实施该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1]。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治疗疾病的理念已经慢慢从“治好”转换成“如何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因此,为该类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了本院接诊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接诊80例行肠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4.5±5.5)岁。常规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6.5±4.2)岁,对比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认证,且所有患者均详细了解研究过程,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例如为患者勤换床单、保证患者身体清洁等。而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详细如下:(1)监视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造口颜色,察看是否出现感染,察看患者的排泄情况是否正常,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自身的病情往往会表现出焦躁、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以和蔼的态度和患者进行交谈,明确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对症下药。多和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告诉患者其病情不是不治之症,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可以出院,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以一个积极、冷静的状态面对治疗,提高依从性。(3)不良反应的护理。行肠造口手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各种感染等情况。在恢复期间,若患者出现感染,护理需要使用温水清理伤口,保证治疗位置附近无菌且干燥,正确使用造口袋,避免分泌物或者排泄物漏出污染皮肤。(4)饮食指导。术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多摄入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患者出现肠造口堵塞等情况,还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5)行为指导及出院后护理。叮嘱患者尽量穿宽松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等。患者离院后应定期为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告诉患者按时复查。
1.3观察指标
察看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使用QOL-C30量表进行判断,分值越高则证明效果越好。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拟的量表评判,共包括4个大项: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软件对资料展开解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比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对比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
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1 。
3总结
肠造口手术是临床中用于治疗腹部急腹症的常用治疗方式,该手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或自身疾病原因,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术后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张翠苹等[2]学者对80例行肠造口手术的儿童进行研究,为其使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工作后,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同时其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上升,和本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由此证明,科学的护理干预工作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为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工作后,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术后患者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的提高,该结论和张翠苹等[3]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偏倚,高效护理工作对该类患者的确切影响,还需要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为行肠造口手术的患者实施高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广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卢燕玲.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4):91.
[2]张翠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26-127.
[3]赵玲,包满珍.肠造口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5):61-63.
论文作者:马晓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术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疗效论文; 差异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