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消除贫困问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村论文,贫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特征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除贫困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5年的65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7.1%。目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黄河滩区,而且多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下面,对我国目前农村的主要连喀贫困区(西南的卡斯特地区,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的老区、库区、深山区)的贫困特征进行一些分析。青藏高原部分由于其地理的特殊性,这里不做单独分析。
(一)贫困的分布特征
1.地理环境恶劣
在我国西南的喀斯特地区,大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大石山区,溶岩区及红壤丘陵区。据有关资料,广西石山面积8.9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37.8%;全区有31个石山县和19个次石山县,其中有37个贫困县,贫困面达74%;石山区贫困县占全区贫困县总数的75.5%。这些地区山大沟深,地理环境极为复杂,耕地稀少,土层极浅,土壤瘠薄,相当部分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
在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农村贫困的分布具有区域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目前,贫困人口八成集中在陕南秦巴高寒山区、陕北干旱贫瘠的白于山区、黄河沿岸的土石山区、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和甘肃的中部干旱山区,这些地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社会发育程度低,成为全省扶贫攻坚战中最顽固的堡垒。例如,陕南秦巴中、高山区。其地域特点是山大沟深。居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落后的环境里,大山阻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通讯条件落后,交通十分不便,农副产品的运输主要靠人力。相当多的村“三不通”(不通电、不通汽车,不通电话),加上广播电视普及率低,信息闭塞,商品观念差,农民梦寐以求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同时,深山通婚范围狭窄和通婚媒介渠道单一,造成大量近亲结婚,人口生理素质低下。这一地区不仅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陡、薄、瘦、碎”,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由于气候高寒,土壤瘠薄,风调雨顺尚难以自给,一遇灾害,生活更难以为继。
在我国南方,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老区、库区、深山区。湖南31个贫困县中,有29个山区县(全省42个山区县),1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省1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7个老区县,8个水库淹没区肥,19 个边境县,其中,17个革命老根据地县贫困人口密度为20.38%;16 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贫困人口密度为28.3%;湘鄂、湘黔、湘川、湘桂、湘粤、湘赣省边境地区的贫困县贫困人口密度为17.9%,其中湘黔、湘川边境县的贫困人口密度为26.6%。8 个大型水库淹没区县农村贫困人口密度为27.76%。
2.生态环境差
喀斯特地区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畜饮水困难。石山地区水文系统的双层结构使地表水漏失严重,地下水埋藏深,水文动态变化复杂,水利建设难度大,造成其长期受旱、受涝交迭的农业生产条件难以改变。此外,石山区原有森林不多,加上近年来过量砍伐,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县大多集中在农村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对自然条件的依附性很强,“老天爷”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丰年温饱,灾年返贫。有的地方返贫率高达20%以上。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使这里的人们长期难以冲出贫困的魇魔。
老区库区人口、生态问题严重。贫困地区的人口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贫困乡村由于人口规模的膨胀,导致资源滥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砂化,土地质量下降,形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湘西自治州是湖南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据调查,1994年这个地区总人口比1980年增长25.2%,比全省高5.7个百分点; 而同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增长21.3%,比同期人口增长幅度低3.9个百分点, 比全省同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低73.8个百分点,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使得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落入到人口陷井之中,而相对地增加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自然灾害频繁,也多与人口、生态恶化有关。
3.基础设施极为薄弱
在喀斯特地区的贫困地区山高路远,居住分散,公路和人马驿道稀少,交通不便,特别是深山区、高山区的一些乡村,基本无路可走,即使有公路的地方,道路标准也很低,质量差,缺桥少涵,排水系统不全,防护工程简陋,通行能力和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在贫困地区,有相当数量的乡村至今尚未通电,仍以煤油灯、豆油灯、甚至松明灯作为照明工具。据对马山、东兰、德保及都安四个贫困县八个村的抽样调查,调查的所有村至今还未通电。
在黄土高原地区交通通讯落后,具有极大的封闭性。据抽样调查,在陕北贫困区,交通和通讯落后,信息闭塞,导致人口流动性低,商品流通性低,观念更新程度低。在这种封闭条件下,农民小富即安,甚而不富亦安,缺乏竞争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而也更难以与外界接轨,走出贫困的沼泽。在南方的老区、库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问题也很多。据湖南新化县调查,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271座,因多年运行, 年久失修老化,病险库达171座,占63.1%;在2500公里渠道中有1700 公里老化渗漏严重;全县旱涝保收的面积2万公顷,仅占耕地的40.6%; 全县尚有一定数量的村不通公路,相当的农户没用上电。全县大部分的乡农科教中心有名无实,没有发挥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应用的作用。
(二)经济结构特征
1.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表现为典型的“一头沉”,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业比重过大,粮食比重过大,基本上是农耕社会。来自贫困县的资料表明,贫困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村经济以种养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级为落后。据陕西省的调查,1993年,贫困县农村社会总产值中59.2%来自农业,比全省高17.1个百分点;人均非农产值仅502元, 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四成。这种经济结构使贫困县很难摆脱“民穷县穷”的双穷局面。乡镇企业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慢。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构成中乡镇企业“半壁河山”相比,贫困县的乡镇企业就显得过于羞涩了。仅从劳动报酬收入一项看,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94年贫困县农民直接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11元,在纯收入中只占1.5%。 一部分县大中型乡镇企业还是空白,“空壳村”比例也很大。
2.家庭规模大,劳动力负担系数高
这是贫困户又一显著特征。农村住户分组资料表明,农户家庭规模的大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成反比关系。即家庭规模越大,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反之则反。1994年贫困户家庭人口4.95人,劳动力负担系数1.8,比全省平均每户4.69人多0.26人,负担系数高0.09。由于受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的左右,有些贫困户,生活上可以东赊西借,靠国家救济,但在生孩子上却不含糊,生了三胎还想生,以致于陷入一种“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窘境,长期难以脱贫。
3.生活消费水平低
陕西省抽样调查资料表明,贫困户大多生活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地缘封闭的穷乡僻壤。差的环境和低的收入交织,使得贫困户消费水平低下,1994年人均食品支出375元,恩格尔系数高达65.6%。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食品支出少67元,恩格尔系数高出5.6个百分点。 人均年末住房面积15.7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7.8平方米,年末住房价值952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3.2%,9.8%和16.2%。落后的交通通讯条件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交通费和邮电费支出很低,他们难以从外面的世界获取致富的信息,因此脱贫无门,致富无路。
4.经济效益差
低投入,低产出和低商品率,是贫困户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据安徽省调查,1994年贫困户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7%。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和劳动者素质的制约,很多贫困户无法也没能力接受先进的生产技术,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1994年贫困户家庭经营生产每百元投资纯收入106元,不足全省平均水平218元的一半。劳动生产率低下,使贫困户没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去出售,进而也决定了他们的低商品率。如陕西省,1994年贫困户家庭经营生产中,种植业商品率为32.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 这充分反映出陕西贫困户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下,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仅满足了自己的消费,未能在社会经济大循环中更多地实现其商品的价值,当然也很难通过参与社会经济循环带动收入的快速增长。长期以来,广大贫困户就是在这样一种“低收入——低投入——低生产率——低商品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圈中,越陷越深,难以摆脱贫穷,从而加大了扶贫难度。
5.对社会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贫困地区的财政不能自立,这些县地方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寅吃卯粮,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其二,贫困地区输出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由于贫困县工业极不发达,输出的产品仍以半成品及原材料为主,浪费大,效益低,也不符合经济规律。在工业产品和初级农产品存在剪刀差的情况下,贫困地区就这样被城市通过无形的价格机制“抽血”不止。另外,贫困县所用的农用生产资料和工业品自给自足程度极低,都要靠外部输入。
6.收入来源单一
据广西的调查,1994年农村贫困家庭人均生产和生活性财产比全区人均2036元少1043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财产比全区农民人均少38%;生活性固定财产比全区少53.6%。1994年贫困农户几乎没有钱存银行,而全区人均存款在120元以上。收入来源单一,商品化程度低。1994 年农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占纯收入的比重为83.4%,二、三产业占14.9%。而全区农户第一产业收入占67.8%,二、三产业收入占28.3 %。 贫困户家庭经营商品性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为35.8%,比全区农户的57%低21.2个百分点。
(三)社会特征
1.文化教育医疗保健落后,文盲半文盲比率高
据调查,1993年广西23个特困县文盲半文盲的比率比全区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
2.文化生活贫乏
1994年湖南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只及全省农民人均的三分之一,其中人均文化教育支出只及全省农民人均的四分之一,贫困农民家庭无电视机及其他文化娱乐用品,文娱支出人均一年仅0.25元。
3.科技力量薄弱,人才缺乏十分突出
1990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广西23个特困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计不到12万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169人, 比全区平均水平少41人,其中,每万人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林技术人员只有13人,只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56.5%,全国平均水平的32.5%。
(四)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据1993年陕西的一项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中,中专占0.34%,高中占8.37%,分别比总体劳动力平均水平低0.25和2.37个百分点;初中占41.18 %, 小学占32.35%,分别比总体平均水平高0.93和2.28个百分点。 人口中无一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至于上述四类贫困集中区,其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下,决定了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较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 大学生则为300%。陕西省住户调查资料也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小学比文盲高11元,初中比小学高47元,高中比初中高8元。
二是劳动力心理素质差。受传统小农经济观念影响,安土轻迁,富在外不如穷在农,守土观念严重,缺乏流动意识。如广西的资料表明:贫困人口中职工人数占0.82%,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0.57%,外出劳动力占2.64%,分别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04、0.39和0.77个百分点。由于劳动力转移程度低,贫困户的劳动报酬收入也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994年,贫困户收入组劳动报酬收入人均79元,不及全区平均水平的六成。
三是低龄老龄人口比重大。调查资料表明,1994年陕西省贫困户中低龄老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达44.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66%)2.71个百分点。年龄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劳动力负担加重,老的老,小的小,吃饭的多,干活的少,沉重的负担使得这些农户虽然常年累月地劳动,但最终连温饱也难以解决。
二、消除贫困的思路与对策
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攻坚。只有这样,才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实现到本世纪末消除我国绝对贫困的目标。
(一)在扶贫开发的思路上,应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这既是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又是解决群众温饱的现实途径。
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有饭吃、有衣穿,这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第一位的是要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使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有稳定的发展,使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稳定的来源。在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中已经看到,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都十分恶劣,不是人多地少,土壤贫脊,就是干旱缺水,山大沟深。如果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了,旱能浇,涝能排、种有收,就会形成自身的“造血”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稳定地脱贫。不然,光一味地只是救济,救了当年还要救来年,资金投入了不少,但山河未改,面貌依旧,成了无底洞。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些年,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在扶贫工作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如属于全国重点贫困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地区,贫困的关键原因是干旱缺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干部群众创造了“雨水集流”的办法,来解决水的问题,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工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创造了打生产窖,膜下微灌等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生产技术,效果都十分明显。总之,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应该是农村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也是脱贫致富的现实路子。扶贫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应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重点,在选择扶贫项目时,必须对这些产业优先考虑。根据目前贫困地区的条件,过多地上工业项目是不切实际的。而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中心,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推广科技,以及发展一些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则是十分有效的扶贫措施。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高,覆盖面广,家家户户都受益。
当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有条件的。有些地区确属自然条件特别恶劣,资源极为贫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乡村,是无法改善的,或者说目前还是无力改善的。对于这样的少数乡村,要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行搬迁移民。有条件的可全部搬迁,没有条件的可搬迁一部分,留一部分。搬迁的自然生产条件会好了,留下来的一部分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也增多了,生存空间扩大了,生产、生活条件也会改善。一般来说,搬迁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措施,但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的措施,只是成本太大,也受条件约束,不可能大面积地实行。
(二)在扶贫开发的措施上,要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就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实行搬迁移民,都必须有一定的财力、物力的投入,这是把开发扶贫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硬件。没有这一硬件的投入,一切都是一句空话。投入从何处来,不可能只靠一个方面,而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必须看到,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困不仅是全社会的责任,也直接关系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贫困人口的命运。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如上所述,我国现在所剩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是贫困程度最深的部分,他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脱贫的。因此,政府必须注入力量,加大力度。一是宁可少上几个工业项目,少办几个开发区,少建几个高级宾馆,也要千方百计继续拿出资金扶持贫困地区。而且扶贫工作要做到乡村、做到农户,真正扶到贫处。二是要提倡富者帮穷,特别是要组织沿海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省区。充分发挥发达省区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与贫困县共同开发当地资源,发展有助于解决温饱的农业项目。三是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定点帮扶贫困地区,帮助贫困乡村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实施好各项扶贫工程,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要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扶贫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同时也需要积极发展和扩大与国际组织的合作。要继续动员科研院所、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积极帮助支持贫困地区,为促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要进一步动员和号召社会各界发扬扶贫济困精神,并把这样的活动作为在全社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努力争取国际扶贫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扶贫援助,加强在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在,消除和缓解贫困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密切关注的焦点,成为大多数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联合国在1995年3月召开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 再次强调了缓解贫困对人类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并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这对我国实现“八七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我们要努力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方面的合作,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争取国际组织的支持。
(三)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治本之举。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农村的贫困地区大多都十分封闭落后,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很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很差。因此,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举。要通过义务教育、成人扫盲等活动,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就可以接受新观念,就可以认识落后,认识贫困,从而有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这是实现脱贫的内因。要向贫困地区传授和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真正解决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技。要重点选择一些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既成熟可靠,又容易掌握的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真正传授到贫困农民手上,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武器。要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贫困地区率先致富的典型经验,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领导扶贫开发的水平和管理、组织、实施项目的能力。要在贫困地区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教育贫困地区的农民少生优生,并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原则,尽快使贫困地区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
本文资料来源:
(1)《1996年经济绿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995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3)作者本人的调查。
标签:农民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