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昌20题_国际教育论文

唐生昌20题_国际教育论文

唐盛昌20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唐盛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验的分享

问1.您在上中最满意的一项工作是什么?

如果要说最满意的话,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国际部的创办与成功。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视野比较狭隘,完全从国内的角度来看待,也没有借鉴经济领域企业的思维。企业是一个什么思维?比如说生产彩电,我会先把彩电买来,全部拆开,把每一个零件都搞清楚,然后再弄清楚整体的功能。但是,教育好像到现在为止,没人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在说国际教育如何如何,但国际教育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有没有把它所有的零部件一个个拆开来,搞懂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为什么必须这样?没有。现在高校做的比较教育只是一个大的框架的比较,就像是概念车,而不是一个产品。

而我们是真正地去了解了国际教育当前主要发展的趋势,怎么去具体运作它,去设计整个的框架,从哲学思想到课程,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再到训练系统、评价系统。我感到这20年,从国际部的创办,从对国际教育、国际课程所知甚少,到现在吃透它的标准、要求,我们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应该说,这是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可能是当前最满意的。

问2.您在上中24年的校长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又是怎么层递演进的?

上中24年校长的经历,我的一个感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就是从上中原来的在当时的重点中学,现在叫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当然这个时候是重点中学概念,还没有市重点的概念。上中当时在市重点里面,不过也就是一个中游的学校。那么从市重点这个层面当中一个中游的学校,通过整顿、酝酿,能够基本上达到上海的一个比较高端的学校,这大概是第一个阶段。那么第二个阶段,应该是从1998年到2005年,已经处于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当中的领先地位,已经开始在各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实践,已经为社会所承认,但是大量的东西还是比较多地停留在经验层面,还缺乏系统的、整体性的成果。那么,从2006年开始到2013年,是一个系统归纳、提升,方向逐渐明确。如果分的话,应该是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9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重整的过程。我到学校的时候,当时的市教育局给我三份调查材料,都是讲这个学校问题的,比如大家的思想、思路不统一,老师很不稳定,百废待兴。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怎样理出头绪,怎样让教师能够集中于教育,而且取得成果,怎么把学生留住,给学生提供比较好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这所学校里不断提升自己。这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还解决了上中进一步发展的五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发展方向的问题。1993年创办国际部,也就是明确了上中应该走本土化与国际化充分结合的发展新路。第二个是教学的规范问题。上中的课程图谱知道的人比较多,它就是在当时我们做的各学科教学纲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纲要的制定是基础性工作,我们按照上中应该达到的水平,对每一门学科根据不同的年段进行梳理,建立了一个常规教育的基本规范。第三个是信息技术的支撑问题。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硬件建设,而学校硬件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使用。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就开始着手进行信息技术建设。第四个关键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重整。学校要办好,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是不能放的。所以,我到上中的前三年,离开的教师少说也有四五十人,一进一出,上中的教师队伍才基本成型。第五个关键问题是机制和文化的确立。我们当时就明确提出,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生,所以对学校来说,第一位的是教学;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上课。所以,上中的行政会是在下午四点以后开的,教师的课是不能随意调的,学生的欢迎程度是评判教师的重要指标。在这个阶段,上中的这些机制和文化基本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5年。1998年开始,上中的高考综合排名一直是上海第一。所以,从1998年开始上中实际上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第一个发展就是国际部,短短七年时间,国际部学生就从200多人一下增加到了2000多人。参加IB考试的平均成绩也从二十几分上升到了三十几分。第二个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到2005年的时候,上中的信息技术已经可以说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2年,我们又在学科纲要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自主课程、创新课程,并提出了资优生发展的概念,2004年资优生德育研讨会在上中召开。资优生概念的提出,又使学校到达了新的发展高度。也是在这个阶段。上中的一批优秀教师开始脱颖而出,大家对学校的文化、制度都形成了高度共识。可以说,第二阶段是上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基本确立了领头羊的地位,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大概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在探索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路,特别是高端学校的发展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这一阶段,我们从资优生教育开始转型为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举措和探求。比如说,高端学校必须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要与高校紧密结合,这个我们之前也做,但不成规模,而这个阶段就开始大规模地做了。还有,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就必须要有完整的、系统的课程。针对当前中国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缺少有效衔接的弊端,我们在常规课程外,又增加了专门课程和课题探究,以此来达到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另外,在国际化的征程中,我们也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所以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从2005年开始,方向更加清晰了:从教育局部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到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教育的全局视角;从做到国内最好,扩展到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具体的一个一个实践,到能够做出一些理性的系统性架构和分析。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这些还是有一定预设的。这从我们提出的口号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2000年我们就提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后来又提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前后侧重不同,但一直都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去考虑的,这一点没有变过。在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就是国际上最好的中学。但是我刚到上中做校长的时候,我没有资格提这样的口号,我说国际一流不是痴人说梦么。到了今天,我已经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国际一流学校的主要要素基本都具备了,我就有资格说国际一流。所以,你说我脑子里有没有预设?肯定是有的。

问3.耕耘上中24年,您认为在教学模式探索方面最有价值的创新是什么?

这个话怎么说呢,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狭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我现在关于教学模式的看法可能要拓开一点。我们今天的教学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我感到,最有价值的就是专门课程的设立及其与课题探究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高端学校的教学模式。

高中教育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习,已经系统化的各类科学知识的学习;二是探究,就是学会怎样应对未来,主动学习,适应社会,影响社会。传统的教育只注重第一个部分,第二部分十分薄弱。怎么学,怎么学好,这实际上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前人怎么讲,我就学,很难超越。但教育的本质,是在前人的肩膀上,要超越前人。所以,探究将占据越来越主要的地位,现在国外很多地方的教育都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育。

探究怎么做?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专门课程+课题探究。我原来也认为课题探究是最重要的,但是经过三四年的实践,大量的数据否定了我原来的想法。因为中学生的探究跟大学生、研究生不一样,他是边学习边探究的模式,因为他的知识不完备、条件也不成熟。所以中学生的探究,是一种不完整的探究,更多的应该是学习探究。怎么学习探究?我们没有现成的东西。用现有的课程作为载体也可以,但现有的课程过分成熟、过分系统完整,学生可以质疑、提出问题的东西太少,探究性不强。所以必须要有新的载体,这就是我之前讲的专门课程,这个专门课程就是让学生有一个探究的专门载体,然后再做一个明确方向的课题探究。这样做下来,效果非常好。所以说,中学生探究是专门课程和课题探究相结合的这么一种教学模式。

问4.您在推进改革中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是靠什么去解决的?

我现在碰到的更多的困难,是政策的滞后、体制机制的滞后与我要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冲突。如何突破原有的那些边界,这是最大的困难。突破的基础在哪里?就在于你对政策的深刻了解,你要知道原来政策的边界在哪里,在这个边界上,哪几个点是有可能有伸缩空间的。只有这个度把握得非常精确,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突破。

对校长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需要有非常高的政治敏感性,否则做不成事情。就说上中的国际部为什么可以办成,实际上就是精确地把握了政策的边界。第一,改革开放政策,这个是大政策。我是1993年办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要开放,这个大背景放在那儿。所以我做的这件事情,大方向绝对是没问题的。第二,中国人可不可以办国际班,法理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文件明确提出,一部分少量的学校可以招收外国学生,所以我招收外国学生没有问题。但招进来后是随班就读,还是专门设班,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政策做出过明确规定,那么这个空间是灵活的。所以,我就抓住了这个空间。另外,我又抓了另外一个空间,就是教育主权的问题。如果我招收的学生中有中国学生,那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异议,就通不过。所以,我招的全部都是外籍学生。外籍学生就不存在要学国内一些规定课程的问题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就是靠政策的精准把握去解决,去突破。你要突破得太多,谁都不敢担,但一点儿也不突破,没有进展,也不行。

问5.上海中学在引领上海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成功实践中,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分享?

就是我一直说的,教育是今天的人去培养明天的人,校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明天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一种设想和感觉。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光靠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是没用的,必须出去看,看人家比我先进的做到什么样子,他们有哪些问题,还会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所以要说有什么规律的话,真正的规律,就是对今天教育形态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才能够知道,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用什么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

问6.面对一般学校的普通学生,如何在注重学业基础的同时,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做什么?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建设,哪个更重要?

不同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的要求是不同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要以此作为发展主线。上中以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为主线,但是一般学校,如果是把这个作为主线来处理,那就会产生问题。对一般的孩子来说,重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则比创新意识要更强一点,它有更强的指向性,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一般较适合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而真正的要达到创新能力的高度,可能就是最高端的几所学校。

至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建设的重要程度,则要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来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是培养创新意识,我想对实验室的要求就不会太高,而要培养创新能力的话实验室就非常重要了。

校长的智慧

问7.51年对人生是漫长的,这是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信仰的坚守,一定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您,在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又缔造了上中精神。请问,您对校长精神和学校精神的理解?您是如何将校长精神转化为学校精神的?

什么是校长精神,我没有很好地总结过,可能有这么几条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是一个最少功利的事业,所以校长精神的第一条,就应该是为了教育事业明天的发展,摒弃功利,耐得住寂寞,为了教育事业明天的发展孜孜不倦,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条,就是不断进取,不断提升,永不停歇。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到了60岁退休的年龄以后,仍然做了好多事情,包括到了今天,70岁都超过了,我仍然在做不少的事情。但真正理解我的人,就很容易读懂了。校长没有这样一种精神,要做好也不容易。我们现在有不少人都是安于现状,也有不少人提出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对此,我个人认为,职业倦怠不应该出现,如果他每天都在应对新的挑战,需要达到新的高度,要倦怠也难。

至于校长精神与学校精神,可能牵涉到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不是规定用什么制度就能解决的,而要形成一种共识。没有一定的共识,没有相当的认同感,他就做不到。比如,我现在不对学生提追求卓越了,我跟他们讲的是追求幸福,跟老师也讲追求幸福,因为大部分人是做不到卓越的。所以,像这些观念大家有一定的共识,有一定的认同,整个师生群体就能够凝聚起来。

问8.作为知名学校的知名校长,您的成长经历不可复制。请问,回顾自己的历程,哪些因素对您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规定动作?

什么叫校长的成长?我的视角可能不太一样,你要成长,你就有不同的成长高度,有不同的成长内涵。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内涵,其规定动作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要做好今天上中的校长,英语必须过关。跟外教能直接对话,参加国际上的各种交流,那英语就是规定动作了。但是对其他学校的校长来说,英语就不一定是规定动作。所以这个问题是与高度相关,与校长的内涵紧密相关。

问9.怎么在教学中体现您提出的“三高”(即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

这个问题牵涉到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深层的理解。我们现在非常讲究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我这个“三高”的教学是针对上中这样的高端学生来说的,不是一个普适的教学方法。

第一,有立意。教育总体而言包括两块,一块是学习,一块是探究。学会怎么样学习,永远有两条线在做。对上中的高端学生来说,只是学会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学课本背后的东西、辨析教材后面的指导思想。这些背后的精神、精髓就在立意上体现。

第二,是思辨。要探究,必须要思考,要对每一个现成结论,探究它是对还是不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有了思辨这个基础,他才有可能去探究。没有思辨,就无法探究,就无法学会怎么学习。所以高水平的教育,立意和思辨是最核心的问题。

第三,有了立意,有了思辨,还必须有火花,必须有互动。这个互动包括课内的互动和课外的互动。我不认为一节课的内容,学生百分之一百掌握了,就是好课。相反,我认为这是一节很一般的课。“余音绕梁”什么意思?就是听完了音乐会之后,听完了这个乐曲以后,还有好多回味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平。然后就需要互动,需要下课以后师生、生生的互动,不断地讨论,这里哪些不懂,这里哪些问题可以研究。所以我感觉,对高端学生来说,已经摆脱了技术层面的思路,而是应该处于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的大的格局的层面,来提出教学的方式和模式。所以提出“三高”的模式,就是这个目的。

问10.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批顶尖的或者说是大师级的教师。您认为上中有这样一批大师级的教师吗?大师级的教师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

大师不应只在高校,中学里也需要有更多大师级的教师,但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可能有的,因为这需要有很多条件。我认为,上中现在有一批相当好的教师,但是缺少顶尖的、大师级的教师。因为真正要成为一名顶尖的、大师级的教师,没有二三十年的积累,是到不了这个境界和高度的。而且也不是二十年、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就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真正顶尖的、大师级的教师是什么样?至少牵涉到三大方面。第一,从专业的角度讲,有非常高深的造诣,对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能够有所引领;第二,教师跟单纯学者、科学家还不一样,还有一个真正的人文素养的问题,人文素养没有达到相当高的高度,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教师;第三,就是教师个人的人品、自身各方面的修养。

问11.您是从哪些方面,主要用什么办法让教师持续努力突破自己的?

两句话。一是让每一位老师认识自己的潜力,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可能达到更高的高度。二是要激发教师本身的内动力。教师的发展,单靠外界是没用的,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内驱力。教师一旦有了很强烈的内动力,会自己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去提高自己。

问12.上中24年校长生涯,很多次改革您都经历了从被质疑到被认同并最终成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您的心态是怎样的?

第一,我是坚信我能够成功,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被别人的说法所动摇。第二,我还是比较坦然的,因为我做任何事情我都会有一个比较仔细的思考。如果这件事情我想做,五年十年都做不起来,我就要想我的这个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也许本身这个想法就是错的,或者这个想法要二十年以后提出来才是正确的,因为想法对错不只是一个对错的问题,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不合时宜同样是不对的。

问13.都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作为校长,您是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突破口的?

我稍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理想,到真正实现的时候,未必像原来想的那么美好。为什么?因为很多理想的东西,当它真正实现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没有预计到的一连串的新的矛盾又出来了,所以不一定是想像的那么美好。现实当然是有残酷的一面,但是当我们生活在残酷的现实当中的时候,可能还要去感受残酷中的美丽吧。否则,生活都是残酷的,感觉不到美丽,感觉不到温暖,日子就非常难受了。所以,如果是累并痛苦着,这就不太好。而上中的师生觉得,生活是累并快乐着,这还是蛮合理的。

问14.有人认为,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校长的职责就是要在学校里努力创设小环境,放大正能量,不断地演绎体现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模式。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给广大的校长?

说老实话,校长的影响范围,法定的就是校内。当然,有些校长做得更好,其影响力就超出了所在学校。从这个角度讲,就是在这个小环境的背景下,他创造的一些经验、想法,是有可能在同类环境的学校使用,或者提炼出普遍性的规律,就做得更多、更大。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做出成绩的校长越多越好。

未来的发展

问15.当前,上海基础教育要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已成为关键环节。您对国际课程十分了解,研究得也很透彻,在您看来深化课改,可以向国际课程借鉴些什么?另外,您能否展望上海国际教育的愿景?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但是,理念如果没有载体,如果不能落地,那就是一句空话。我们的课程,能不能支持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机制,能不能支持这样的理念?我们的硬件设施,我们各种各样的条件,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理念?我们的老师,能不能适应这样理念……都是无数个非常大的问号。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从理念走到实践,走到操作,那就是上海教育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评价方面需要更多元。比如国际上的IB课程,197门课,选6门就够了。还有不同水平的,有上万种的组合。可以说,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要的是对每一个学生,来设计一把适合他自己发展的尺子。这就是教育的进步。所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评价方面,就必须要有这种深层次、大的改革。上中为什么做得比别人稍微好一点儿?因为我们永远不只是停留在理念。我提出任何一个理念后,就尽最大的可能,寻找合适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去实现它,去完善它。这就是上中可能与其他有些学校不完全一样的地方。

问16.在您带领下,上中迅速走出低谷并一路走强,创造了不少奇迹。对于上中的未来,您有什么预期?上中靠什么保持发展的势头,而不走下坡路?

这个问题牵涉到个人和历史趋势的发展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整个走势来说,上海一个时期里面是会出现一两家引领整个上海教育发展的学校。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是华师大二附中;到九十年代,是复旦附中:大概1998年以后,是上中走在前面一点。当然,引领上海教育的是哪一所学校,这是多重因素决定的,也包括校长个人的因素。而上中按照现在打好的基础,按照现在的模式,在三五年里要掉下来也难。但是否能够继续引领上海教育的发展,这句话我不敢说,因为这里牵涉到的因素太多。它作为一所比较好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一直存在,这一点我是肯定可以预期的。

人生的感悟

问17.您教育旅程中最骄傲、最享受的是什么?您经常说自己心态很好,请问您是以什么态度来面对工作和生活的?

我最享受的肯定是看到教师的成长,看到学生的成长。至于心态,我觉得核心是荣辱不惊。具体的事情看得太重,心态就好不了。做了一些比人家更好的,我也不会激动得不得了,人家有点儿批评,我也不会感到难受得不得了。当然一开头不可能做到这个境界。大概我到55岁以后,差不多有点这个感觉了,以前的确是做不到的。

问18.唐校长不能复制,是否说明了天赋和才能决定了成功?

改两个字就OK了,天赋和才能是影响了成功,不一定是决定了成功。天赋和才能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不一定能够决定成功。现在大家比较多地说怀才不遇的问题。我感觉什么情况下会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就是做的事,肯定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才有可能成功。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说当时的主流一定是什么。不是完全跟着社会的主流,而是整个社会是往什么方向发展。往这个方向走,才有可能真正成功。而天赋和才能的作用,就是能不能够看清某一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问19.从教51年,在您的教育人生中,有什么是您觉得缺憾的?

缺憾这个问题,要从我的希望来讲。上中目前在国内已经是达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真正地要成为世界公认的一流的名校还差一口气,因为定位不清晰,到底是培养政界、商界精英的学校还是培养科技精英的学校。因为不清晰,所以我只能是两头兼顾。从这两头讲,我每个方面都与其他世界一流名校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意味着我必须要走第三条道路,就是要形成一种混合模式,就是可以出科技精英,也可以出政商精英。而这个混合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架构,现在还不清楚。这个混合模式怎样才能够让我们国家的其他学校,让世界的其他学校,都能够认可,也还有距离。另一个缺憾在于,我基本上做的都是学生群体里面高端的这一块,其他的学生群体没太多机会接触,也没有办普通学校。

问20.最后一个问题,您是如何保持那么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的?

会休息的人,会安排生活、享受生活的人,才有可能精力旺盛。我是讲究效率,不赞成马拉松的。我晚上很少加班,回到家里,基本上就把学校的事情给抛掉了。晚上我基本上十点到十点半就睡觉,早上六点起来,所以我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这保证了我在工作时有更旺盛的精力。所以大家看到我精力旺盛都是我的工作时间。很多人该休息的时候他没休息,工作时他的精力就不旺盛了。

(提问团成员:倪闽景、刘京海、程红兵、徐向东、陈军、张志敏、向玉青、徐永初、杨振峰、周飞、徐红、刘国华、赵国弟、卢起升、周凤林、倪瑞明、陈明宏、杨荣)

标签:;  ;  

唐生昌20题_国际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