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间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区域间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对策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思路论文,冲突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0)06-0013-04

区际贸易是任何大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国在国内各地区之间实现区际贸易所能够带来的巨大贸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如同小国进行国际贸易所能够获取的利益,并且,在贸易过程中减少了由于国家主权所带来的诸如关税等等方面的贸易障碍和贸易摩擦,这就是所谓的“大国优势”。李庆余先生在《美国现代化道路》中写到: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州之间的无关税贸易,它为各州低成本、大规模实现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可见,充分利用大国优势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成功的重要经验。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长期以来普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各省区经济发展处于严重的自我循环状态,地区之间贸易冲突加剧,严重限制了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限制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本文首先研究中国当前的区际贸易格局,探索中国区际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借鉴美国处理州际关系的经验,提出建立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

1 中国当前的地区贸易总格局

由于缺乏地区之间商品贸易的详尽资料,我们以省际铁路货物运输作为样本,来分析我国的区际贸易格局。铁路是区际货物运输最重要的承担者之一,特别是区际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大多通过铁路,因此,省际铁路运输大致能够反映省际商品贸易格局。另一方面,省内以及相邻省份的商品贸易及较远途的小额贸易则越来越多的由公路承担,这些贸易在铁路运输资料中难以得到反映。在实际的地区贸易格局中,近距离运输比重要大于铁路运输所反映出来的比重,而远途运输比重则小于该比重。

我们根据1998年的《中国交通年鉴》,计算出全国各省通过铁路发送货物抵达全国各地的比重,它反映了通过铁路实现地区贸易的总格局。然后,进一步将各省区运达全国各地的货物分为3类,一类是运达省内的货物;一类是运达所在大区内(如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的货物(不含所在省份);一类是运达全国其它地区的货物。这样就将全国各省通过铁路实现的商品市场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省内市场、大区市场和全国市场(见表1)

分析表中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各省的商品贸易格局基本上是省内市场、大区市场及全国其它市场三分天下,我国各省区普遍存在着省内经济联系强度高于省际经济联系强度的现象。如果加上众多通过公路实现的短途运输,省内货物运输比重会大大提高,说明我国区际经济联系松散,地区合理分工格局尚未形成。这正是各地区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发展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必然结果。

这里,我们建立两个概念,即一个是地区自我循环比率G,它是指省内市场所占份额;一个是地区开放度F,它是指省外市场所占份额F[,1]或大区外市场所占份额F[,2],则有:

G=S/M;F=P/M=1-G;F=C/M

公式中:S为地区商品在省内的销售量;P为地区商品在省区以外的销售量;C为地区商品在大区以外的销售量;M为地区商品销售总量。

一个地区自我循环比率G越高,经济发展越封闭,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地位也越低;相反,地区的开放度越高,说明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有一定地位。这样,我们可以将全国划分为4类地区。

第一类,高度开放的地区,G<20%。包括沪、津、晋,绝大部分商品面向全国市场,地区自我循环比率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山西与上海、天津不同,后两者的高开放度源于发达的商品经济、开放的体制以及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与此相比,山西的经济还不够发达,改革开放程度也有待提高。山西的高开放度源于其面向全国市场的主导产业煤炭的生产和销售。1998年山西生产原煤3.15亿t,占全国生产量的1/4强,山西的煤炭支持了我国一半以上省份的工业化过程。另外,山西还是我国第一生铁生产大省。尽管山西的主导产业还没有很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山西省主导产业的高度开放性使得山西经济客观上具有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第二类,中度开放的地区,20%<G<40%,30%<F,即省内商品销售率不超过于40%,其余商品以全国为主要市场,其中大区外商品销售比重在30%以上。这类地区包括京、蒙、苏、浙、粤、川、贵、青、宁、新。

表1 中国各省通过铁路运输实现的商品市场结构/%

Tab.1 The framework of goods market of all provincs in China by railage

省区 省内市场 大区市场 全国市场 省区 省内市场大区市场 全国市场

北京

31.4 36.5 32.1 山东

50.919.9

29.2

天津

1741.9 41.1 河南

24.562.8

12.7

河北

40.9 30.4 28.7 湖北

35.540.5

24.0

山西

8.8

52.8 38.4 湖南

35.953.2

10.9

内蒙古 33.7 24.6 41.7 广东

22.541.3

36.2

辽宁

65.5 12.5 22.0 广西

34.937.7

27.4

吉林

41.3 32.5 26.2 四川

63.06.930.1

黑龙江 47.1 34.9 18.0 贵州

35.416.3

48.3

上海

7.8

37.0 55.2 云南

51.911.4

36.7

江苏

35.6 32.5 31.9 陕西

40.83.655.6

浙江

37.7 30.5 31.8 甘肃

50.316.2

33.5

安徽

50.6 40.5 8.9 青海

28.530.0

41.5

福建

48.5 25.8 25.7 宁夏

28.844.1

27.1

江西

46.2 33.1 20.7 新疆

31.633.9

34.5

注:原始资料来源于《中国交通年鉴1998》,中国交通年鉴社1998年版。

第三类,自我循环比率高的地区,G>40%,F<30%。这类地区生产的商品主要以省内为市场。包括辽、吉、黑、冀、皖、闽、赣、鲁。其中辽、吉、黑主要是在传统体制下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重工业体系,是“大而全”的代表;其它各省则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追求“小而全”的结果,产品增长很快,但质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开拓全国市场。

第四类,其它地区,包括豫、鄂、湘、桂、云、陕、甘。其中豫、鄂、湘、桂的特点是以大区内市场为主,但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优势,其专业化水平高于第三类地区的皖、闽、赣、鲁;云、陕、甘属于另一种类型,该三省区的市场在两头,即省内和大区以外的其它省市,原因是多数产品以省内为主要市场,但有一些商品专业化程度很高,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如云南的烟、有色金属、陕西的电子机械产品、甘肃的有色金属等。

从总的来看,我国各省区之间经济联系比较弱,各省自成体系,实现经济发展的自我循环,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中国是个大国,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很大,如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生产,通过地区之间的贸易可以大大提高各自的贸易利益。为什么这种贸易利益长期难以实现呢?

2 地区贸易冲突及生成机制

在现实的生活中,中国地区贸易不仅出现出自我循环的格局,还经常表现为地区市场封锁和贸易冲突,人为地限制商品进出地区市场。

中国的地区市场格局在传统体制下就已经形成雏形。改革开放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和销售都由中央各部委在全国统一调拨,虽然产品在全国范围流动,但不存在全国统一市场。由于物质短缺,全国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实行配给制,为地区居民发放地方性的粮票、布票、油票等等,这些票据不能够跨省流通。实际上全国呈现出30个相对独立的市场,相互之间不能自行互通有无,若有余缺,需要通过中央进行统一调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全国形成一批综合性或专业的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比如汽车市场、煤炭市场、钢铁市场,以及服装市场、皮包市场、纽扣市场等等。各地区可以根据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来按排生产和商品的销售。在传统体制下产生的由于物质短缺而发放票据来控制地方市场的格局在根本上被打破,使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如下原因又形成了新一轮的地区市场割据和贸易冲突:

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经济发展服从于中央的安排,地方利益弱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各地区拥有经济发展的投资权和决策权。为了尽快发展地方经济,地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地区间利益冲突加剧。

第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控制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较之计划体制下无竞争的经济要进步得多。如果这种市场竞争引导得好,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在各地区形成一批各具特点的优势产业,最终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格局。但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区域管理体制上表现为中央放权、地方扩权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为了维护地区经济利益,促使本地区经济总量扩展,各地政府纷纷采取行政手段管理地方经济。他们利用手中的财力及可能得到的机会(贷款或吸引外部投资)大量建设工业项目。当这些项目发展起来以后,由于存在着与外地同类产业的市场竞争,为了保护本地企业的发展,政府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市场封锁。一方面,限制本地区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及其它原材料)的外流,以便保证本地加工工业的原材料来源;另一方面,限制其它地区制成品流入本地市场,以便提高本地产品在本区市场的占有率,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于是,在短缺经济的80年代,为了争夺原材料,各地区展开了“羊毛大战”、“烟草大战”、“蚕茧大战”、“煤炭大战”等等;在商品相对剩余的90年代,为了争夺市场,又展开了“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甚至“汽车大战”等等。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战争”不断。可见,政府利用非经济手段管理地区经济是造成地区市场分割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是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基本动机是追逐利润,为此企业需要配置在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并扩大规模生产,以便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政府职能主要在于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投资者到来,投资者越多,政府的税源也就越多,同时地方的就业机会也就多,政府和民众都得利。但是,在目前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都没有到位。政府直接办企业,企业被政府直接管理,而一个地区的政府所能利用的只能是本地区资源,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跨地区组织生产,企业的发展就不能实现规模经营,成本必然高。为了使高成本的企业能够生存,政府只能进行市场封锁,人为地为企业划出一块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单个产业规模小,为了扩大地区经济总体规模,政府便尽可能多的发展产业,只要有可能建设的项目都不放弃,最终导致各地区“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结构。“大而全”、“小而全”结构的形成又为地区经济实现自我循环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得保护地方市场显得更为必要。

可见,中国新一轮地区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得到真正的建立和健全,企业作为微观主体不能真正按照市场要求运作,政府职能没有从传统管理经济模式中摆脱出来。地方政府拥有干预市场的权力,但缺乏科学的关于行为。结果不仅没有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健全,不能培育出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反而成为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严重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

任何大国都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减少区际利益冲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全国范围内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是任何一个大国都要面对的问题。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州权观念和州权势力十分强大,但是美国成功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统一市场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美国处理州际贸易关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

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各州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深,贸易利益冲突也不断加剧,各州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各种形式的贸易堡垒。比如一些州警察以检查食品质量为由,阻止其它州农产品进入本州,以维护本州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州政府利用职权对本州企业予以各种照顾,而对其他州在本地的企业则在发放执照、征税及其它各种管理上予以刁难。在本世纪20—30年代汽车运输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州制定通过本州公路的卡车载重的尺寸标准,筑起运输堡垒,阻塞了原本通畅的公路交通,大大增加了汽车运输的成本等等。特别是美国各州拥有相对独立的立法和司法权力,上述种种行为都是以州立法机关颂布法令的形式出现,具有法律依据。比如纽约州为了保护本州牛奶生产商的生产和销售,曾颁布《牛奶控制法》,以限制其它州的竞争。各州之间的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美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其中富有成效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法律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各州所签契约受美国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应。相应各州之间可以据此形成一种正式的和稳定的州际合作。契约的内容涉及州际商品贸易的互惠条款,一些大型州际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如跨州大桥,隧道、水利工程等等),以及具有超越本州利益的项目建设(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马萨诸塞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通过协议联系成立了梅尔马克峡谷水控制委员会,负责在新罕布什尔州内建设一项抗洪工程,该州由此而损失的税收收入则由马萨诸塞州给予补偿。资源来源于参考文献4第30页。)。

另一方面,建立各种形式的州际合作组织与机构,频繁地活动于各州之间,建立彼此间的联系,增加信任,对于未雨绸缪,化解化盾,促进州际合作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由于各州力量的不平衡,在实行州际自行协调时难免出现不公正。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限制各种州际贸易障碍和壁垒。美国宪法授予国会在处理州际关系中具有优先权,国会可以超越各州彼此对立和矛盾的法令,制定全国统一法律,规范市场。早在1887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州际商务法》,此后又通过了众多的相关法律,有效地消除了州际贸易壁垒,保护全国市场规则的统一性。同时,美国最高法院在州孙际关系中扮演仲裁人的角色,通过具体案例的司法裁定,铲除一个个贸易壁垒,框定州际贸易关系的边界。

第三,市场机制。如果说南北战争为美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治环境,那么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保证了美国全国性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19世纪下半期直至20世纪初,随着全国性铁路网的建设,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了利用大规模的市场,全国兴起了企业兼并的高潮,各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得到空前发展,诞生了美国第一批大型公司和企业。各大公司、企业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本着开拓、创新、务实的精神,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技术进步促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市场进一步扩大,并反过来促使工业化的扩张,美国开始由农业社会转入城市社会(注:1986年美国的城镇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不到21%,1920年该比重上升到39.9%,1930年更上升到51.4%。资料来源:黄也平,《世界百年富国》,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规模经营与完善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企业得以最低廉的价格提供最丰富的消费品,使美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并造就了美国富强和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这个地位一直保留至今。

可见,地区协调、法律保障、市场机制、规模经营是美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所在。

4 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形成中国贸易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设置贸易壁垒的行为,以及缺乏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从法律、体制、经济等方面去寻求答案。

第一,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是及区际交往必需遵循的原则,同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依,不至出格。

第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培育全国统一市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区域贸易与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要优化全国的贸易格局,不仅要完善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还需要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信息市场等等。要素市场的完善又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与改革,包括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金融制度、以及研究与开发体系的建立、电信市场的开放等等。这一系列体制创新的实现将大大活跃要素市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促进地区生产专业化与规模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

第三,改革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创造条件。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特殊难题,也是消除地方政府贸易壁垒行为的必要措施。如果说法律法规是规定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边界的话,那么规范政府职能则是斧底抽薪,消除政府设置贸易壁垒的行为激励。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就是要减少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投资建设竞争性项目的行为,赋予地方政府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职能,其中包括提供教育、基本的医疗卫生条件、洁净的饮用水、维护公共铁序、建设地方性基础设施等等,这些职能能够直接使地方居民和企业受益,能够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从而简接的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之目的。

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和高效发展。在市场经济国家,工业化与规模经营尤如双胞胎,同时降生,同时成长。缺乏规模经营,就不可能形成竞争力的企业,缺乏富有效益和活力的企业,工业化将成为空谈。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弱小的企业并存。从微观主体看,中国的企业普遍缺乏规模,缺乏效益,缺乏国际竞争力。由于企业众多,导致中国工业总规模巨大,他们创造的财富总量巨大,199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是,由于企业弱小,使中国不能成为强国,在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主要企业集团中,中国的地位甚微。“大而不强”是中国工业化的最大问题。中国经济呼唤大型企业,中国区际贸易更加需要大型企业,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够使用更加专业化和高效的机器设备,才能以低廉的价格、新型的商品大力开拓市场范围,最终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只有大型企业才可能跨区域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全国范围内资源的高效利用。

中国大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个极其复其的课题。目前所走的路是大多是抉持现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改革实行种种优惠,这种选择是符合国情的。同时,我们还认为,大型企业应该在竞争中产生,应该面向所有的企业去选择和培育。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中国民间能人志士甚多,百舸争流,终有胜者。鼓励数亿人去努力,去奋斗,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必然会有一大批企业家脱颖而出,有一大批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他们将为中国赢得富强的明天。

标签:;  ;  ;  ;  ;  

中国区域间贸易冲突的形成机制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