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应用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50例应用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CT诊断出48例,检出率为96%,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应用螺旋CT诊断,检出率高,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螺旋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015-02
Clinical study of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plicated with spinal stenosis
May Tianyong,Wei Mengtao, Wan Ju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han, Sichuan Province, Guanghan 618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plicated by spinal stenosis spiral CT diagnostic value.Methods Take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complicated b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50 patients with spinal stenosis spiral CT diagnosis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surgery.Results CT diagnosed 48 cases,the detection rate was 96%,with surgical findings contra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plicated by spinal stenosis spiral CT diagnosis,the detection rate,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ollow-up treatment of patients,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plicated by spinal stenosis;Spiral CT;Diagnosis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疼痛常见病因的一种,同时也属于临床常见神经性疾病的一种,该病主要指椎间盘变性致使纤维环破裂,从而形成髓核突出压迫或者刺激神经根与马尾神经等[1]。因为脊椎神经被压迫,患者经常出现神经疼痛甚至活动功能障碍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椎间盘突出患者受创伤、肿瘤或者出现退行性变等状况时,可发展为椎管狭窄,临床诊断时主要按照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等进行检查,因此临床应用精准的诊断方法关系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2]。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应用螺旋CT诊断的价值,本文对我院50例应用螺旋CT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3~82岁,平均年龄(54.26±2.48)岁;病程0.2~3年,平均病程(1.23±0.36)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选择美国GE325型螺旋CT检查仪器进行诊断,患者取平卧位,双下肢屈曲。科学设置扫描参数,具体如下:管电压120Kv,层厚、层间距均为3mm,每层扫描时间1.5s。全部患者均扫描椎间隙、L3~L4、L4~L5、L5~S1,扫描范围为相邻椎体上下缘。选取资历丰厚医生阅片,并对比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
1.3 统计学原理
选择SPSS 17.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数据资料以率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比
CT诊断检出48例,其检出率为96%,手术诊断检出50例,检出率100.00%,两者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50例患者CT诊断具体情况及影像学分析
50例患者中,硬膜囊受损12例,椎间盘部分脱出18例,韧带肥厚11例,侧隐窝狭窄6例,椎间孔狭窄3例。其中硬膜囊受损的影像学表现为:硬膜囊脂肪层出现消失或不对称现象,神经根推压移位等;椎间盘部分脱出的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存在弧形突出稍低密度影,椎体缘中部为主要部位;韧带肥厚的影像学表现为:韧带厚度约为7mm,其中7例患者的黄韧带肥厚并合并钙化,余下患者因为韧带肥厚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移位甚至变形;侧隐窝狭窄的影像学表现为:隐窝比正常者小,大概在2mm;椎间孔狭窄的影像学表现为:椎小关节增生并压迫椎小关节,造成椎间孔狭窄,少数患者合并韧带肥厚,厚度约为7.4mm。
3.讨论
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以腰腿疼痛为主,L4/5、L5/S1是其好发部位,该病与椎管狭窄合并时,患者疼痛加剧,就算患者开展轻微活动也会压迫神经,甚至造成患者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的脊椎神经受压迫,经常产生神经疼痛症状,情况过于严重时还能导致患者出现活动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而早期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不仅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螺旋CT为目前常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诊断方法,效果明显,具有比较精准的检出率。
以往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时以腰椎X线检查为主,该诊断方式无法把椎间盘突出及其压迫周围神经根情况直接显示出来,检出率很低。同时X线检查时会对患者形成放射性损伤,严重伤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腰椎X线检查并不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最佳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螺旋CT、MRI被普遍应用在腰椎病变临床诊断中,并且逐渐成为主要诊断方式。其中MRI虽然具备较好的成像效果,组织分辨率很高、骨伪影率低及无放射性损伤,但是需要较高的检查费用,并且图像变化多端,成像参数不少,临床操作难度极大,应用在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临床诊断时存在一定的局限。螺旋CT与MRI相对比,具备以下优点:
(1)螺旋CT检查费用并不高,扫描速度很快,检查时间不长,能够预防给患者带来痛苦。
(2)可以直观且具备高分辨率、高准确率及三维重建功能,螺旋CT检查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能够直接观察椎管及其附属结构异常状况,可将椎间盘突出情况、部位与大小变化清晰显示出来,同时还可显示椎小关节有没有退变、增生及钙化等现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3)因为螺旋CT检查扫描速度很快,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带来的痛苦极小,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尽管螺旋CT检查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检出率,但是患者尚未开展CT检查时,临床工作人员应做到以下两点:
(1)检查过程中应将CT检查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史相互结合进行分析,且将病变椎间盘当做重点扫描部位。
(2)由于L5/S1椎间隙及其上层面椎间隙两者并不平行,CT检查时无法清楚地将该层面突出椎间盘显示出来,无法避免误诊,对此,医生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而不是盲目做下结论[3]。
此外,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有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详细分析,从而将螺旋CT扫描部位精准地定位,同时认真分析CT图像,方便能正确分析部分细微结构。另外,由专业、经验丰厚的医生来阅片,阅片医生不仅需要掌握人体脊柱解剖特征与CT机性能,同时还应该对CT机倾斜度进行科学的调整,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增加CT图像质量,预防出现误诊或者漏诊情况。本研究中,通过分析螺旋CT检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患者的椎间盘均被破坏,存在髓核外流现象,该结果显示螺旋CT检查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检查中,能够正确地检出患者椎间盘有没有被破坏或者出现髓核外流等现象,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健.CT与MRI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2):61-62.
[2]周旭,张海龙,顾广飞等.后路椎间盘镜单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CT影像学评估与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4,26(3):35-36.
论文作者:麦天勇,魏萌涛,万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椎管论文; 患者论文; 狭窄论文; 螺旋论文; 检出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椎间盘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