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那隆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参与度,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尤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展开研究与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能够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兴趣;培养
一、引言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难度较高也是较难的一部分,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以及充盈的知识水平,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开展创新型教学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本文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展开研究与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二、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
普洛塔格说:“头脑不是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那么,巧妙有趣的导入语很明显就是点燃学生兴趣的火把,也是课堂成功的第一步。导语导入成功了,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良好氛围中。所以,精彩、新颖、扣文的导入语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引人入胜。
法国作曲家福莱说:“诗是寄寓于文字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声乐中的诗。”确实如此,好的音乐直击人心,引发共鸣, 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在开新课前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快速进入预设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讲《项羽之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利用自己的特长,现场演唱了《霸王别姬》这首歌。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我的歌声吸引,我唱着歌,同时也看到了学生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透出的专注。于是我乘胜追击,发出问题:“这首歌曲力词深情,写出了西楚霸王铮铮铁骨的绕指柔。面对情感,我们感受到的是这样的楚霸王,那么当战鼓烈烈,四面楚歌时,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项羽之死》来感受垓下之战之后悲恸壮怀的一幕,认识项羽的另一面。
三、强化参与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情趣的重要条件。”以往的文言文课堂里,老师有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文言文是难点,太难了学生一定不懂,于是不自觉地讲多,说多,尽可能让学生多买参考辅助资料。长此以往,学生也养成了“等、靠、要”的坏习惯。一昧地等老师讲,靠老师说,要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变成了学习文言文的旁观者,处于被动角色,也就失去了文言文的研究精神,最终失去了兴趣。
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去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学生在彼此协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以更开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提高参与感。例如:随机让学生当小老师。一篇文言文中留出一两段比较简单的给学生讲解。这样,可以促发学生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而这一个备课过程就是一个深刻预习的过程,很多问题学生已经在这时已经自行解决了。故此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也让学生能在不自不觉中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挖掘文言词句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现代文学习相比,文言文学习多了一个字词教学的问题。只有进行了相对应的字词教学,才谈得上完成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传承传统文化获得精神营养”的目标。而如何挖掘字词的魅力成了语文老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文言字词的畏惧,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扫清字词障碍,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而我们最熟悉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那么,现代汉语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巧借成语积累义项,如“是”字在唯利是图(助,提宾,无义)、混淆是非(正确的)、是古非今(认为……正确)、一身是胆(判断动词 是)等成语中意思各不相同,积累了这些不同的词义,就有助于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迁移理解。这样的训练会缩短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文言知识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有心它是无处不在的。”除此以外,我们老师得多想办法,多花心思去帮助学生喜欢去工科字词难点。譬如,文言文的18个常见虚词,我们可以分小组,安排小组制作手卡,每一个小组制作一个文言虚词多种用法意义的手卡,并列出一个相对应意义用法的例句。这样,18个小组就把18个虚词的意义用法全都总结出来,然后小组之间相互考察有趣又有用,何乐而不为。
五、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老的文章离我们看似遥远但其中的道义,精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那学生为什么还觉的难不可测呢?因为读得少。所以,文言文的教学,必须注重诵读。“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
亲其师,信其道。你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现有一桶水。在文言文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功底与魅力。如果上课时教师能对某些文言名句名段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学生自会对教师产生崇敬之情,接着想效仿,对背诵文言名篇这一技能产生兴趣。譬如,我曾在网上看到以为教师能在 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背诵《陈情表》,这种高端的表演不仅引得底下学生的雷鸣般的掌声,连我都不得不五体投地。有老师的示范作用,学生就能全情投入地去学习,甚至争着去背诵课文。
六、开展相关活动,拓宽学习范围
教师可以多举办与文文言学习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走出课本的文言文,在课余时间的玩耍里加入文言文,消除学习文言文的压力,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譬如:可以做黑板报啊,课前用现代白话讲述学过的文言故事啊,等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就渐渐消除了畏难心理,提高兴趣。
七、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从中获得给养。”教无定法,文言学习虽然难,但只要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一定能轻松做到快乐学习,轻松育人,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唐秀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导刊,2008(4).
[2]谭灿.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6.
[3]刘晓娟.学生权利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6.
作者简介:黄业敏(1985年8月—),女,汉族,广西灵山人,本科学历,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那隆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
论文作者:黄业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文言论文; 兴趣论文; 高中论文; 广西论文; 项羽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