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将地下停车场改造为人防物资库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具体的案例,提出两种可行性的改造方案,方案一是将现有机械停车库改造为物资库兼顾人防,方案二是改将机械停车库改造为普通人防物资库。并对比了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从可实现性和经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认为第一种改造方案在今后的改造工程更值得普遍推广。
关键字:人防物资库 地下停车库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开发密度越来越大,土地资源愈发紧张,因此社会急需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随着地下工程技术和保障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水平不高,缺乏规划,特别是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建设脱节,布局不合理,利用水平低,影响了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与发展,造成了地下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新建民用建筑地下室绝大部分按照一定比例修建了防空地下室,但由于人防规划起步晚,规划不合理、且城市需要防护的人员及物资越来越多,目前所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已经无法覆盖城市所需掩蔽的人员及物资,很多城市的地下空间已有过度开发的迹象。为了解决目前防空地下室不能满足城市需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现有的非人防工程改造为人防工程的解决思路。目前可利用的普通地下室(地下停车场、普通地下室等),虽然不像防护工程那样对灾害具有极强的防护能力,但是由于土壤本身可以削弱空气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因此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常规武器的碎片杀伤作用,从而弥补防护工程数量和面积的不足。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研究普通地下室可改造为人防地下室的可行性。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某市的市政道路下方,共设四个独立的机械停车库。每个停车库面积不等,面积均不大于2500平方米,每个停车库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停车库地下共一层,局部有夹层。每个独立车库内均设一部检修楼梯及一套车辆升降系统,且有完整的进排风系统。
二、物资库工程需求:
防护要求:能承受规定爆炸动荷载作用,有防化、防辐射要求。
通风系统:进风系统中设清洁、隔绝两种通风方式,无滤毒通风;空袭时可暂停通风。
出入口要求:设至少两个出入口,一个主要出入口;至少一个次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设计:不设人员洗消。具有物资运输能力,通道及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米,可通过坡道或垂直运输设备运输物资。主要出入口出地面应设在倒塌范围之外或设防倒塌措施。
三、条件分析:
表3-1 项目条件分析
四、项目分析:
方案一、将地下停车库改造为物资库兼顾人防(满足物资库工程的基本要求)
此方案不完全满足人防物资库的设计要求,保留车库内的检修楼梯,方便战前运输物资时,管理人员进入工程内。车辆升降机战前用来运输重要物资、临战封堵。工程内进排风系统战停止使用,通过对其围护结构及孔洞的抗爆设计及封堵,予以妥善的“掩埋式”封存。战时此工程无人值守,仅有可能进行紧急巡视可通过楼梯进入,等战后由专业人员进入工程搬运物资。
此工程主要针对国家重点设备的防护。特别是进口、定制的设备,生产、运输周期较长且投资昂贵,在战时或自然灾害时,此类资产是不易采购及远程运输的,也是敌人重点打击的对象。可在战前将此设备运输于此工程内,使得这些设备物资在战时及特殊情况下予以保全,这对战后征用稀缺物资或重建,保障重要设施的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改造要求:
1、防护要求:
a)梯前室改造为密闭通道,补增一道防护密闭门及一道密闭门,楼梯及密闭通道墙体、人防门均应满足能承受规定爆炸动荷载,且核实维护结构能否满足相应荷载。
b)升降井封堵,低于室外地坪的标高处采用满足抗力、密闭要求的封堵板水平封堵。
c)通风竖井按照风井+人防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集气室改造设计,临战封堵。
d)围护结构其它设备孔洞均安装封堵板,临战封堵。
2、通风系统:因考虑战时“掩埋式”封存,不考虑战时通风需求。
3、出入口设计:
a)物资运输:本方案仅考虑战前、战后物资运输。车辆升降机战前用来运输重要物资、临战封堵,战后由专业人员进入工程搬运物资。
b)人员口设计:方案仅考虑紧急巡视,如有紧急情况通过检修楼梯进入人防工程,工程在市政道路下方,检修楼梯出地面后空旷,无需考虑倒塌情况。
方案优势:改造难度低、改造工程量小、改造使用范围大。
方案劣势:仅能满足物资库的基本要求,战时物资无法启用,掩蔽的物资受限高。
方案二、将地下停车库改造为人防物资库(满足物资库的设计要求)
此方案改造时按照人防物资库一个防护单元设计,在保留车库内的检修楼梯同时,增加一部人防楼梯,楼梯宽度可满足小型物资运输。车辆升降机战前用来运输重要物资、临战封堵。保留车库内的进排风系统,防护单元内根据车库的面积可停留5~20管理工作人员。
此方案针对一般物资的防护。尤其是战时临战征用稀缺物资,可以通过升降井提升或靠人防楼梯人工搬运。
改造要求
1、防护要求:
a)梯前室改造为密闭通道,补增一道防护密闭门及一道密闭门,楼梯及密闭通道墙体、人防门均应满足能承受规定爆炸动荷载,且核实维护结构能否满足相应荷载。
b)升降井改垂直运输井,升降井内增设密闭通道,补增一道防护密闭门及一道密闭门,通道及人防门洞口宽度不小于1.5米。
c)通风竖井按照风井+扩散室做消波设计或风井+密闭通道设计。
d)围护结构其它设备孔洞均安装封堵板,临战封堵。
2、通风系统:因有完整的进排风系统,满足战时通风需求。
3、出入口设计:
a)物资运输:升降井改垂直运输井。
b)人员口设计:在合适位置增补一部疏散楼梯,楼梯按照人防主要出入口设计。检修楼梯加密闭通道后作为物资库的次要出入口。
注:如升降井加密闭通道困难时,可改为升降井临战封堵,增补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5米,兼做物资运输口。
4、因物资库战时需要风机工作,需在汽车库内加装EPS蓄电池,如车库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时,补充柴油电站的设计。
方案优势:正规人防物资库,可掩蔽物资种类多、灵活。
方案劣势:改造难度大、改造工程量大、改造适用范围小。
五、结论
基于上述两个方案的分析比较,如条件确实无法满足改造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下停车库改造为物资库兼顾人防,这种方案改造难度及工程量较小,战时转换工作量也不大,且对临战前工作人员要求较低,也能基本满足物资库的基本要求,对战时不使用,但对战后由国家恢复工作有重要意义的物资掩蔽有很好的适用性。这种方案是对普通人防物资工程很好的补充。
参考文献:
[]陈志龙 刘宏.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第一作者:范俊玲,建筑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人防工程设计研究。
论文作者:范俊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物资论文; 人防论文; 方案论文; 地下论文; 楼梯论文; 战时论文; 防护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