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下,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教学是很重要的,本人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把自己课堂教学总结的一些经验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经过加工整理,作为资料保存。现将有关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写出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下 课堂教学 问题探讨
一、新课堂开篇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X课。”教师经常把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初听时倒也觉得新鲜,“共同学习”嘛,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育思想可嘉;可后来发现,不少人、不少课的开场白都是这样,上课开篇一成不变,难以调动学生兴趣。这里尽管谈的是写文章,但隔行不隔理。上课之初,设计一段好的导语,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篇就平淡如水,要想上好一堂课谈何容易。
二、语文课堂提问
“×××,请你回答一个问题。”老师一指名,一位学生站了起来,随后,才见老师提出问题。是提问在前好,还是指名在前好,颇有一番考究的必要。课堂提问在前,老师将问题提出之后,每一个学生必然要认真思考,并且做好回答的准备。老师此时的短暂期待,也就是常说的“空白”,正是学生思考之时。提问在前,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开动脑筋。尽管最后答问的只是一个学生,但它却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确保全班学生处于积极思索的状态。指名在前,那效果就迥然不同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想:某同学已被老师指名站起,班上其他同学谁还会对提的问题积极动脑。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一些学生的思维活动。尽管教者主观上并不是这样想的,但客观效果如此,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三、教学语言
我发现,有的老师请学生发言,指甲说“你来”,指乙还说“你来”,指丙、丁亦然,于是乎,一堂课上“你来”一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应当指出的是:教师指名学生发言,每次都说“你来”是不适宜的,应当变换一下说法。另外,它还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小学生除了向课本学习书面语言之外,理所当然地还要向老师学习口头语言。老师讲话语汇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会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口头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长进。
四、配乐朗读
新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的现象比较普遍,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实在令人高兴。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配乐朗读的文章,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按照常理,听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所配音乐其声音之高,足以将朗读者的声音“淹没”,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音乐上去了,影响对有关课文内容朗读的倾听。配乐朗读的初衷是为了增强朗读的听觉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经过这样的包装之后,却走向了愿望的反面。因此,配乐朗读中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应当改变。如要配乐,所配之乐只能处于次要地位,切莫颠倒过来。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配乐朗读不能代替教师范读。教师表情朗读,学生当面听到、看到、感受到,直接受到的教育和感染是任何传媒所代替不了的。教师读得好,会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喜爱,对朗读的兴趣,对教师的崇敬,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配乐朗读,还是要自己练好朗读基本功,当面读给学生听为好,适当时候搞点配乐朗读也可,但应当以听教师范读为主,听课文录音为辅。
五、不要顾此失彼
我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当他叫起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他马上走下讲台,来到这位学生身旁,面对面地听这位学生的发言。其间他对这位学生可谓是全神贯注,众多的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他就不管了。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师生二人说“对口相声”,其他同学放任自流现象。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在课堂上是不宜出现的,这是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人身上,课堂上就会纪律松弛,其他学生听这种“对口相声”的就会寥寥无几,这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教者仍然处于讲台的位置,心中时刻装着全班学生,在认真听取一位学生发言的同时,目光要时不时地扫视全班,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老师此时此刻正在关心着自己,从而保证课堂纪律处于良好状态。
六、不宜充当裁判员
具体某一篇课文如何划分段落,学生的意见并不一致;给一段短文拟个小标题,说法也不尽相同……遇到这种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有的老师是让学生讨论,但更多的是由老师作出判断。谁是谁非,为什么不让学生讨论,而要由老师裁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者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我认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而是直接说出答案,学生记住的仅仅是现成的结论,思维的“闸门”根本没有打开,学生也没有知其所以然,这能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当发现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的时候,应当让他们议论纷纷。这当然需要花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通过争论,学生明辨了是非,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力气用在了刀刃上,不是很好吗?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课堂上的每一环节都要认真创新设计,想一想怎样做效果更好,怎样做会影响教学质量,力争上好每一堂课。
论文作者:张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的是论文; 课文论文; 在前论文; 你来论文; 《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