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眼睛的喉舌”到“公共话语平台”:人民网观点的表达与整合研究_网络新闻论文

从“党的耳目喉舌”到“公众话语平台”——“人民网”意见表达与整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喉舌论文,人民网论文,耳目论文,话语论文,公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迅猛发展,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一个传媒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纷纷上网,开拓新的媒介形态,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将内容生产拓展到新的领域。《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报网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在全国媒体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1997年1月1日,依托着《人民日报》这一强大平台,人民网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如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创新,人民网已经成为集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的新闻信息与观点意见的发布平台,特别是在意见表达方面,人民网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模式,逐渐成为各类观点、意见的发布与集散中心。

一、从“电子报纸”到“网络媒体”——多个频道构建主流舆论阵地

当前,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比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更加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和意见表达机制,为人们广泛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它比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更开放、更互动、更及时,并且“大大改变了传统政治运动中必须近身集结的模式,把个人电脑变成了公共生活的‘介面端’,让人可以在客厅、卧室等‘幽暗’处‘公开喊话’,以互动方式直接进行公共参与”,公共与私密空间的感知界线变得模糊,“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取代“地点空间”(Space of Place),成为了“政治表达的聚集地”。①人民网作为“报网融合”大军中的先行者,通过技术和内容的结合,不断拓展着自身的话语空间和舆论平台,积极调动公民政治表达的意愿和效度。

创办伊始,人民网只是《人民日报》的“纸媒翻版”,每天用中文发布《人民日报》的电子版,内容与主报完全一致,只有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发表的评论也只是《人民日报》上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及各类专栏评论,没有网站独立发表的评论,因此每天的访问量不过万余次,未收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可以说,“报网互动不是‘网+报’的简单组合,而是静态新闻向动态新闻的转化,文字新闻向视频新闻的融合”②,最终要能产生新的传播内容以及用户互动。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人民网已拥有14种语言15种版本,采用文字、手机、音视频、网上直播等多种手段,全天候发布信息,不仅通过“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将《人民日报》上的所有评论分门别类地进行发布,同时还开辟了“观点频道”、“舆情频道”、“强国论坛”、“强国社区”、“强国博客”、“人民微博”等多个意见交流和言论发布平台,打造出了“人民时评”、“人民网评”、“网友拍案”、“观点周刊”、“观点1+1”等诸多品牌栏目,并且设立了评论员专栏和原创作者专栏,为权威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平民百姓提供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抒发情绪、建言献策的渠道。

在打造舆论平台的过程中,人民网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成为国内第一个开通时政论坛、第一个推出网站时评、第一个设置舆情监测室、第一个给各级党政领导建立留言板的网站,这其中许多栏目都汇集了颇高的人气,吸引了一大批较为活跃的意见表达群体的关注和发言。当前,人民网“日均页面访问量超过2亿,最高达到2.67亿,去年全年日均页面访问量同比增长40%。其中,人民网1/4的访问量来自海外,网友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外中文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③。

2000年4月,人民网在全国网站中第一个开设了专门的评论频道——观点频道。不同于国内其他门户网站的评论频道,人民网观点频道充分利用《人民日报》60余年来积累的作者资源、作品资源、栏目资源和品牌资源,搭建起一个以原创评论为主体,以多个富有个性的栏目为基础,以深度整合其他媒体评论为手段,集“报纸评论”、“网络评论”、“漫画”和“电视评论”四位一体的言论平台,将《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发挥和运用,合力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由于互联网具有海量存储、及时传输、互动便捷的特性,因此人民网上的评论议题比《人民日报》更丰富,评论时效性更强,能够针对当天发生的新闻迅速发表观点或评论,并且可以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和现象开设评论专题,形成各类观点的交锋和回应。如针对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人民网观点频道连续刊载了《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的评论文章,从道德反思、制度拷问、心理剖析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在大多数文章都指责公众冷漠的同时,也有文章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旁观者未必都是“冷血”。这种多个角度、多家媒体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在传统的纸质媒体上是难以实现的,人民网较好地利用了互联网这一平台,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观点的自由流动”。

在人民网观点频道不断发展的同时,2010年1月7日,《人民日报》也推出了自己的言论版《观点》,并且将人民网观点频道作为网络支持。观点版的开办,标志着一向以评论见长的《人民日报》,开始借用言论版这种新的言论整合方式,将更为多样的体裁、更为丰富的选题、更为广泛的主体、更为多元的观点融入到纸质媒体的评论。其中,网络选题、网络言论的引入成为一大亮点,如“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女民警打人事件、联防队员涉嫌强奸案,这些在互联网上引发网友普遍关注的事件,如今也成为了《人民日报》的评论对象。而在“微博之论”栏目中摘录“人民微博”上的相关言论,以及在“反馈”栏目中刊载读者和网友对往期评论的反馈意见等做法,也进一步促进了报网之间的互动。

被誉为“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是人民网2001年3月21日开办的网络时事评论。它邀请人民日报资深编辑记者、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些活跃的评论作者担任特约评论员,围绕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展开评论,评论内容主要涉及时政经济、社会民生、科技教育和文体娱乐四大类,选题丰富、事件性强,评述权威、有力,语言明快、犀利,因而点击率高,转载率高,网友反馈率高。2005年4月14日,该栏目开设到主报的“视点新闻”版,6年来一直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的共享栏目,也是《人民日报》时效性最强的品牌栏目。2011年5月起,人民网开始新一轮改版,6月1日,推出了专属于自己的“人民网评”,而“人民时评”将成为《人民日报》的专属栏目,这也开创了网络时评栏目“移师”报纸的先例。

观点频道的“观点周刊”是人民网在评论方面的又一创新。这一模仿新闻周刊封面版式的栏目,每周出刊一期,截至2011年11月21日,已出刊252期。进入“人民观点周刊”的页面,在由大幅新闻图片和标题新闻组成的封面报道左侧是“编辑点题”和“精品推荐”,此外还有“一周人物”、“一周事件”、“本网评论一周排行”和“一周媒体评论精华”四个栏目。在页面右上角,可以进行评论检索,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搜索出人民网刊载过的包含此关键词的所有评论,这一做法极大地发挥出了互联网的集纳、整合及存储作用。

在开发新的互联网应用方面,人民网也在进行积极的尝试。2010年2月1日,人民网自主研发的微博产品“人民微博”正式对外开放,并支持与强国论坛等人民网互动社区的互通。与国内其他媒体微博不同,“人民微博”大力邀请各部委和地方党政官员、媒体编辑、记者以及专家学者进驻,这部分“意见领袖”对待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能够较为理智、客观地加以分析,并且大多坚持体制内改革的立场。通过这批“意见领袖”的带动以及编辑的议题设置,“人民微博”上网友关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民生领域。

笔者将新浪微博与人民微博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比较:截至2011年11月21日21时,新浪微博“本周话题榜”上的热门话题为:电影《鸿门宴》、单曲循环症、甘肃幼儿园校车事件、2011快乐女生全国巡回演唱会、你会称老师为您吗、聊聊好校车的标准、大学教给你的事儿、电影《杨门女将》、2011ELLE风尚大典、3D《泰坦尼克号》中文版预告片发布;而人民微博“一周热议”上的热门话题为: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动车事故、网上售票、校车安全、公务员考试、官段子大赛、拒绝冷漠温暖你我、随手拍文化新风。比较后发现,除了甘肃“校车事件”,新浪微博和人民微博的议题重合度不大,新浪微博上休闲娱乐类话题所占比重较大,而人民微博的话题则以国计民生为主,这同人民网的媒体定位和功能属性是一致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网的“网络问政”特色。在互动性和更新速度上,新浪微博除了“本周话题榜”,还提供了“1小时话题榜”、分类“话题榜”以及分类“热词榜”,以此更为有效地引导和激发公众讨论,而人民网的更新速度则较为缓慢。因此,在网络言论频道和栏目的建设中,如何加强对网络传播规律以及网民心理特征的把握,使人民网在舆论生成和共识培养中更具主动性,将是摆在人民网及其他网络媒体面前的下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

二、从“官方声音”到“民间舆论”——多类主体拓展公共话语空间

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有“排头兵”之称的人民网,具有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背靠人民日报社,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依托,人民网必然承载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客观报道国际时事消息,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是中国共产党网上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自由、匿名、加密等技术特征使得人民网能够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意见表达的通道,这也就使其承担起反映民情民意、疏通引导舆论的重任。人民网“权威性、公信力、大众化”的办网宗旨正好体现了这一“党性”和“人民性”。

2006年7月1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新改版后正式推出,成为互联网上最集中、最系统、最全面地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权威网站,是“传播党的声音、密切党群关系、推进党务公开、展现党的形象”的最权威信息源之一。此外,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中国政府新闻”、“中国政协新闻”、“中国工会新闻”、“中国妇联新闻”等栏目构成中央网群板块,已成为发布国家重要新闻、权威解读政策法规和沟通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

相比于内外宣传、决策发布和政策解读,人民网在上情下达和疏通民意上的作用则更为引人关注,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了全国性的领导干部网络留言系统,使普通网民无需注册,就能对中央领导、代表委员、部委领导以及各省市政府领导进行留言。打开“地方领导留言板”的页面,网友可以点击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的省份名称,给该省的行政领导留言,而相关领导也会对一些问题进行回复和解决。如今,该留言板已为全国60多位书记省长,近1000位副省、地市级党政正职官员及1000多位县委书记分别开通了页面,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受瞩目的官民互动平台,标志着“网络问政”已经向更高层次迈进。

可以说,互联网上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使得长期处于喑哑状态的各种民间话语找到了发声的渠道,为“网络公民”构建起意见表达的新平台。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人们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电子政府”的构建由此成为可能。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见表1)。

人民网的做法无疑是对“电子政府”理念的一种实践。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增强传递政策信息、汇集民情民意的能力,提高对各种社会矛盾的协调力和控制力。然而,尽管人民网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依然存在缺陷。如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领导们对于网民留言的回复数普遍偏少,一些省份甚至出现了零回复(在黑龙江省的留言板上,除了大庆市有28篇回复,其余的省市领导均为零回复)。在“对党说心里话”的微博手机参与区,网民的发言并不踊跃,从2011年10月21日到2011年11月21日,一共只有9条网友留言。可以说,技术的进步赋予了人们信息自由、表达自由的客观条件,但文化、心理、制度等因素影响了意见的自由表达和交流。为了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和闲置,除了媒介使用者的表达热情和媒介素养有待提高,网络编辑也可以通过议题的设置,组织和引导网友发言。

在汇集舆情方面,人民网开通了“舆情频道”,通过“人民舆评”发布主流声音,并开辟“人民在线”集中整理和发布舆情动向;“两会”期间,开设了“每日舆情报道”栏目,专门摘录、节选网友的留言。在整合网友言论方面,人民网陆续开设了“网友说话”、“网友拍案”、“网友文集”、“网友热评”、“评论靶子”等栏目。其中,“网友文集”收录了几十位网友的评论集,点击每一位作者的名字,即可链接进入其评论集页面。“评论靶子”由“评说由头”、“观点争锋”、“编辑点题”和“留言板”构成,“评说由头”是一段简短的话概括供网民评论的新闻事实,“观点争锋”给出三种对此新闻的不同看法,“编辑点题”则由编辑针对此事进行提问,引发网友进入留言板进行讨论。“网友热评”则是由网友对编辑选取的新闻由头发表评论。这一形式是媒体主动进行议程设置的典型,一度取得良好的收效。此外,从2006年3月2日起,人民日报开设了“人民网网友留言板”栏目,摘编网友对人民日报前日所载报道的评论。目前,在人民网各评论员的专栏主页、一些评论栏目的首页,以及一些新闻专题的页面下方,都附有留言板的链接供网民展开讨论。

人民网上另一个汇集民意的窗口就是“强国论坛”,其前身是1999年5月9日开设的“抗议论坛”,同年6月19日改版为“强国论坛”。它是中国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同时也是官方媒体与民间社区的成功结合。依托着《人民日报》的政治资源,“强国论坛”搭建起了普通百姓同政府高层官员的沟通桥梁。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时曾在“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网络问政”元年。随后,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强国论坛”都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网友交流。在搭建与外国领导人的交流平台方面,“强国论坛”也首开先河。2008年2月,“强国论坛”远赴莫斯科,邀请梅德韦杰夫与中国网民交流。此外,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等国际政要都曾做客“强国论坛”。这种网络在线嘉宾访谈的形式,在解读政策法规、评论热点话题、沟通干群关系、澄清模糊认识、剖析国际局势、加强中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强国论坛”既是人们观察中国政治动向、了解中国民意的一个窗口,又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平台。

与中国整体的网民构成相比,“强国论坛”的网民素质较高。“根据人民网所作的调查,强国论坛的网友以在科研、教育事业单位和党政管理机关工作的人最多,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35.2%,国家行政机关管理人员为18.9%,两者占到一半。从学历上看,大专以上学历占到80.6%,其中本科比例为最高,为42.9%。”⑤这样的网民构成使得“强国论坛”的话题更多地涉及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笔者从201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抽取一个月份,分别为5月和10月,对强国论坛“一语惊坛”栏目进行话题统计(见图1)。

政治,24.39% 经济,6.10% 道德法制,3.5% 科教,2.3% 社会民生,26.43%

社会民主 政治 经济 道德法制 科教

图1 强国论坛“一语惊坛”栏目话题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在抽取的61个样本中,社会民生类话题最多,为26个,接近话题总数的一半;其次是政治类话题,为24个;经济、道德法制和科教类话题所占的比重较小。其中,民生类话题又以“楼市调控”、“物价上涨”、“食品安全”和“公路收费”这四类议题最为热门,出现的次数分别为6次、5次、4次和3次。在所有话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议题在政治领域,是关于“反贪腐”的,一共出现了17次,占政治类话题的71%。这一方面反映出“强国论坛”中的网友对此类话题的关注度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强国论坛”在议题设置方面的倾向。网络编辑着重关注政治民生议题,将当日热烈讨论的话题进行整合,收集论坛中或睿智深刻、或生动有趣的短评快语,生成热帖。这些帖子的浏览次数少则上万,多则十几万,以“多对多”的交流形式在电子空间里形成“蝴蝶效应”,迅速扩大传播半径,形成“二次传播”、“多次传播”。

通过“强国论坛”这一舆论通道,中国社会各

阶层民众能够进行利益表达、情感宣泄和思想碰撞,人民网汇集民意、反映民生、排解民怨的功能得以强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强国论坛”初步具备了尤尔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要素,即“参与成员的平等性,讨论议题的开放性,参与成员的广泛性”⑥,但它仍然只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而非理想的公共领域,管理者的干预、强势话语者的影响、从众心理的干扰以及情绪化宣泄导致的“网络暴力”等诸多因素,削弱了论坛中“自由、公开和理性的辩论”,形成了“沉默的断层”,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客观、公正民意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技术决定论”认为,网络将改变传播者支配传播的局面,消除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角色差别,从而实现信息均等,并且这种平等最终将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人的社会地位差异将会消失,城乡差异将会消失,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也会消失。然而,在现实的媒介环境下,由于受到政治、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电子乌托邦”的理想依然难以完全实现。

三、从“一家之言”到“博采众议”——多家言论实现多元观点碰撞

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支持人际互动的交互性、兼容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性、瞬时传递信息的即时性,以及信息存储容量的无限性等。这些特点使得互联网在言论的收集、聚合以及分类上更为便捷。人民网在意见整合方面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在许多评论栏目和专题事件中将原创评论、人民日报报系评论、各地媒体评论以及网站评论整合到一起,而这一点是《人民日报》观点版难以做到的。例如,在“七日谈”栏目中,从周一至周五,编辑每天选取一个热点话题,并提供三四篇国内媒体评论,周末则是提供“观点周刊”封面报道的媒体评论(见表2)。

在同其他媒体进行观点互动方面,人民网也进行了尝试。如“观点1+1”栏目,这是人民网的一个编读互动栏目,由编辑“小蒋”主持,每天拿出1—2个话题,每个话题都由一段简要的背景,一段媒体相关评论的节选和一段类似于编后的“小蒋随想”组成。尽管只是一来一往的观点碰撞,却能激起人们对事件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中,“小蒋随想”的文体类似于杂文,短小犀利,生动幽默,具有较强的口语化和文艺化色彩,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好评,并引发了大量网友留言。

在事件专题中,人民网同样进行了各类媒体评论的整合。如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人民网观点频道共整合了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多家媒体的11篇评论(见表3)。伴随着事件的进展,这些评论从不同角度着眼,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观点和更加深入的反思。

通过表3可以看出,其他媒体评论的引入,突破了《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自身资源的局限,使评论的形态和内容、观点的立场和角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扩展,也为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可以说,互联网的跨时间、跨地域、跨媒体特性,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网的评论形态,除了社论、时评、短评、述评(“舆情频道”的“人民舆评”采用这一形式)、编者按、杂文、时事漫画等评论形式,人民网还融入了一些视听表现形式,以及口语化的意见表达,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短语、一个“热词”,甚至是一串表情符号,这些言论原本是与实体世界的人际传播相伴随、但无法通过传统媒介表现的,如今却在网络世界得以呈现。作为包容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传播活动的泛传播媒介平台,互联网正在演化为由符号形式及其所表达的意义构成的“符号世界”。

然而,当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纷繁复杂的观点言论时,必然会对这些言论的针对性、有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产生更多的期待。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说过:“当我们被面临的大量信息所淹没时,就很难知道该关注什么。注意力而不是信息就成了稀缺的东西,那些能够把有价值的信息与虚假信息区分开来的人就取得了优势。”⑦因此,在多元信息源的传播环境下,网络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对言论的准确性加以核实,同时善于把握言论的针对性,提高媒体资源的到达率和利用率。

在媒体意见性信息的“把关”和整合中,人民网有着自身的特色。首先,突出原创性,依托人民日报社的媒体资源和人才资源,加强评论员建设。在观点频道的“评论·文集”栏目下,分别设有“评论员专栏”和“原创作者专栏”。前者的作者大约为30人左右,由人民日报社的评论员和经常写作评论的编辑、记者组成,包括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和评论部主任李德民,现任评论部主任卢新宁,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等。这支评论作者队伍,无论人员实力,还是评论传统,其他各大网站的评论频道都很难与之相比。“原创作者专栏”则汇聚了百余位来自其他媒体的评论员、记者、专栏作家和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和人民网邀请他们为特约评论员,以开设专栏等方式撰写评论文章,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上同时刊载。点击进入每一位作者的名字,即可链接进入他的评论集页面。由于互联网的海量存储和及时传输的特性,这些评论员文章突破了纸质媒体的版面限制和刊发时间限制,提高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扩大了新闻评论的议题范围。

与此同时,人民网不断增强评论的分类和索引功能,提供不同事件、不同话题下各家媒体、各个作者的评论,实现观点的多元性。在人民网“观点频道”的搜索区,设立了“报刊言论”、“媒体作者”、“焦点人物”、“热点事件”、“公共话题”等多个搜索栏,建成了“观点频道热词库”,为网络用户提供集“媒体、作者、人物、事件”于一体的多点式、全方位评论检索服务。点击“报刊言论”栏,可以进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新华每日电讯、广州日报、扬子晚报等国内23家媒体的评论集;点击“公共话题”,可以进入“教育改革”、“反腐倡廉”、“重大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房地产”、“社会保障”等42个社会热点话题的评论集。相比于“公共话题”,人民网对于“热点事件”的评论集建设显得较为薄弱,仅提供了“李启红接受调查”、“张悟本‘神话’”等10个热点事件的评论索引,话题陈旧,更新滞后,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作用。

在整合视听媒体的评论资源方面,人民网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人民网观点频道主要提供央视《新闻1+1》和《今日观察》的栏目链接,以及“人民电视”推出的嘉宾访谈节目,形式和内容都较为单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不同传媒的不同运作方式,在网上终将聚合成“数字化的跨平台、跨语言、跨应用的泛传播方式”,传媒、电讯、电脑等不同信息传播行业的服务范畴正在聚合成宽广的“综合性传播服务领域”⑧。因此,人民网在言论频道建设中应该突破传播载体的局限,不断开发和利用多媒体平台,逐步突破旧有传播渠道交互性弱的局限,寻找互联网资源同传统媒体,乃至移动新媒体资源的最佳契合点。

四、从“报网互动”到“三网融合”——多种途径打造国际一流媒体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说:“媒介作为我们感官的延伸,不但导致我们个人的感官中产生新的比例,而且也导致媒介之间产生新的比例。”⑨正如当年电视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曾导致的社会传播系统结构调整一样,互联网以及其他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起传播领域新的结构调整。

在这样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下,《人民日报》率先垂范,积极开拓新媒体平台,通过人民网打造新的主流舆论阵地,为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创造条件。从各类评论栏目,到网络论坛和社区;从媒体评论集,到网友留言板,人民网在进行观点评论发布的同时,也搭建起了人们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在打造“多语种、全媒体、全球化、全覆盖”的国际知名网站这一进程中,人民网同样需要加强意见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建设,“互动—引导—整合—融合”将成为关键词:

(1)加强“编读互动”、“报网互动”,提高内容更新速度,开展“报下网上”活动,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关注民生,了解民意,传递民情,并将报纸的深度和网络的时效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2)在各品牌栏目、论坛、社区、微博进行多重“议程设置”,激发网友讨论,不断增强原生议题的关注度,顺应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机制,加强主流舆论引导和社会共识培育。

(3)整合不同媒体、不同主体、不同体裁、不同介质的观点言论,运用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加强舆论建设,充分利用《人民日报》的政治资源、媒体资源和人才资源,在“人民电视”中开办原创性评论栏目。

(4)加入“三网融合”队伍,将计算机网和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相对接,在《人民日报》手机报、人民舆情手机报、手机人民网、手机“强国论坛”、人民微博、人民电视的基础上,加强跨媒体的内容建设和意见传播,不断拓展舆论空间和用户群体,增强引导力和传播力。

作为《人民日报》着力建设的以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人民网自创办至今已过14年,特殊的政治背景使其担负起了更多的舆论引导重任。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应该在渠道整合、内容整合、观点整合等方面形成合力,最终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呼应的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报网一体化发展、品牌优势突出的国际一流媒体”⑩。

注释:

①⑧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杨容、何宏颖:《〈华尔街日报〉的报网互动研究》,《编辑之友》,2010年第11期。

③⑩吴恒权:《报网融合 同生共赢——在香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发展”研讨会上的演讲》,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92301/192359/192370/13820708.html,2011-01-26。

④参见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http://tech.sina.com.cn/i/c/2002-10-17/1137144328.shtml.2002年10月17日。

⑤彭兰:《强国论坛的多重启示》,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3/22062/2469490.html,2004年4月26日。

⑥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⑦康燕:《新闻不是易碎品——兼谈深度报道及其变革》,《新闻记者》,2009年第9期。

⑨参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标签:;  ;  ;  ;  

从“党的眼睛的喉舌”到“公共话语平台”:人民网观点的表达与整合研究_网络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