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探析论文_罗卫南

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探析论文_罗卫南

罗卫南

(广东电网有限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 529200)

摘要:基于在我国电网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展开进一步完善处理。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配网工程建设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优化施工技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配网工程的质量,促进配网工程安全和稳定。基于此,分析了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配电网;工程施工;有效管理

一、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网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需求不断地增加,因此配网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和事故,特别是对于一些城区周边修建城市化的建设中特别明显,地上和地下的建设工程都会对电网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电网建设的要求非常高,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的优化控制非常重要。如今我国施工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专业能力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质量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但是没有完善的统一制度进行规范,从而使得配网项目工程在建设中出现很多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

二、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地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配网工程在方案设计和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落实勘测工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架空走廊设计工作中需要仔细地进行勘测走廊与架空线,然后进行预留情况的勘查,同时在勘查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强化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全面地掌握城市配网工程工程项目的各个管线分布。第二,根据具体的供电需求进行配网工程的划分,同时明确相关区域的供电需求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有效确保维护工作人员安全,更好地保证配网工程可靠性。

2.1加强配电工程的定期检查和养护

完成配电网工程建设后,需要制定出合理的长期配电网养护方案,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带电检测设备,定期加强非得线路故障的检查,有效地缩小故障范围,从而确保快点线路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配电网线路长期保佑在太阳下,如果材料不合格,很容易出现路线老化或者漏电的现象,因此在完成施工后,需要定期加强线路的更换,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保证线路的可靠性。

2.2提高设计技术质量

提高设计技术质量,能够更好的确保可靠性,因此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做好配网设备、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对配网系统运行、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实时收集与监测,通过分析数据来发现故障,重点进行设备的维护处理,从而确保整体质量。(2)调整配电网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使变压器数目合理,有效地将因变压器故障的造成的不好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与故障自动隔离措施相结合,避免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出现,使配网供电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改善。

2.3严格遵照施工技术要求

在进行配网工程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配电工程的质量,首先需要做好配网工程的技术流程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方案施工以及网线的架设等,重点进行各个流程细节的监督控制。另外,配点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施工设备都直接影响配电工程质量,因此需要合理的控制施工技术质量,同时在进行施工设备采购的时候,确保设备的各个性能符合要求,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整体的可靠性。

2.4施工环境的控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配网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环境的因素很多,例如工程地址、水文、气象、工作面等。很多因素都会使得施工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配网工程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特别是施工现场需要营造一个文明施工以及文明生产的环境,有效地维护现场施工条件,从而确保整体的安全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在雨季以及炎热天气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配网线路基础工程、杆塔工程以及架线工程单都需要制定季节性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稳定性,确保配网工程的可靠性。

2.5对人为破坏进行预防

一般情况下,配网杆塔都会设置在远离道路的区域中,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进行配网,杆塔移动需要通过钢塔下部悬挂反光牌或涂抹反光漆的方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止出现一系列的碰撞事故,确保整体的安全。另外,还需要设置相应的警示牌在杆塔周围,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在建设中不会对杆塔产生破坏,确保整体的安全性。

2.6加强过程管理

电力行业管理的时候可以采取多个措施来进行配电网可靠性的优化提高,包括:第一,重点加强配网故障,快速复电推广,不断地加强故障强修控制,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第二,建立故障线路的档案,并针对这些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定期加强巡视和维护,确保整体管理水平;第三,加强人防技防措施优化,有效地控制外力对线路的影响,确保整体可靠性。

2.7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在配电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个部门的沟通控制,防止出现纠纷现象。因为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利益,因此需要做好他们的沟通工作,包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商以建设单位等,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配网工程的有效建设,保证整体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配网工程项目的特点

由于配网设备的分散性,决定T配网施工的流动性,同时也决定了配网项目施工所处面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配网设备的多样性,决定了配网施工的方法的多样性,因此配网工程质量控制比一般商品要困难很多,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系。主要表现配电工程下几个方面:

(1)影响因素多。在配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中会受到方方面面的的原因影响,如设计思路、机具配置、材料选型、地质、水文、气象、人员、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等。项目的设计时常变更,特别是城区配网工程通常分散在各个居民小区之间,地下燃气、污水等营线纵横交错,地上高楼、房屋林立,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再加上缺乏详细的勘察勘测,设计人员对地下管线铺设埋深情况不了解,就凭个人经验亦或是是套用经验图纸来做设计,造成设计图纸无法使用,实际的施工偏差很大,就会直接降低了项目质量。在施工阶段,由于承接配网工程的承包单位多数采用合同工、劳务工和农民工的方式雇佣临时工,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施工单位的人员结构不稳定、人员的技术水平良莽不齐。新招录人员的施工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为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当前的运营模式,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为施工单位先垫资施工,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结算拿钱,若非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极易导致项目缺钱,有时会出现缺资停工的现象,这样投入项目质量管理的资金愈少,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很难开展项目质量管理活动。

(2)质量变异大。由于配网设备的分散性,导致配网施工项目建设过程具有繁杂性及流动性,极易产生质量变异,如施工人员的变动、材料及构配件质量的不同、机械工具的破旧磨损、外在环境因素的改变等各种必然条件的结合均会引起偶然的质量变异;若设计出现重大失误,工艺方法不得当,配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有误,现场违规违章操作等,都会引起系统性的质量变异,轻者影响工期、产生质量缺陷,重者发生事故、影响公共安全。所W施工中要杜绝出现系统性的质量变异,力争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容易产生判断错误。配网工程项目头绪多、中间环节多,从而隐蔽工程多,应及时检查实质,不能事后再看表而质量,巧则容易导致第二判断失误,误将不合格的X艺当成合格的;相反,若检查不仔细、测量不精确,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容易将合格王艺记为不合格。

(4)质量检查的局限性大。工程项目建成后,在竣工验收时不易发现工程内部隐藏的质量缺陷或质量不达标,和工业产品可拆除或解体检查内在质量不同,工程竣工后就无法检测内部质量,特别是对于±建工程、接地王程若没有过程影像记录,工程完工后很难进行质量检查。因此配网工程应严格履行"见证点"、"待检点"制度。

(5)质量受项目投资和进度制约。在正常情况下,资金与质量成正比关系,进度与质量成反比关系。因此投资越大,用于质控管理的部分越充足,形成的质量越好。同样,在满足周期性要求时适当放缓进度,不赶工期,形成的质量则较好;反之则质量较差。在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之间的矛盾。

结束语

总之,配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同时施工非常复杂,因此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整体的质量,提高整体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马洋杰.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8.3

[2]潘洋.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2019.1.

[3]李莉.研究配网调度运行故障与应对措施[J].配电工程,2017.8.

(上接第97页)

(3)状态检测决策。物联网技术下在确定了电力设备异常状况后,需生成状态检修决策和检修报告,说明当前电力设备状况、检修计划等,并依照实际情况和现场环境确定检修决策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形成针对性评估报告。南方电网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开展时对状态检测决策非常重视,往往需要针对异常情况形成不同的决策方案,通过状态检测小组评估,选取最优处理方案,从而提升电力设备异常问题的处理成效。该评估一般将检修人员检修后可能的状态参数、设备试验运行参数等输入到数据库中,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和工作经验分析,判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目标,以形成合理的检修效果评估值,为后续检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3 基于物联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系统的应用

2013年7月25日某变电站1号主变出现异常,5011、5012、2201、404开关跳闸,现场检查后发现,1号主变本体瓦斯动作跳闸,内部有气体。现场检测人员对其故障状况进行检查后确认主变油温、油位等均正常,瓦斯动作。后续处理过程中确认故障原因为呼吸器内的胶垫未取出,造成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异常。该问题直接暴露出人工检测中的缺陷,即现场检查力度不足、人工检测失误、无法实现实时监测,最终导致区域输配电受到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南方电网在该区域变电站中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平台形成实时数据监测,包括变压器一次测的振动传感器位置信息、本体内部气体状态、液体状态、温度、湿度等,在光缆、光端机等设备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数据传输网络,为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除此之外,还结合具体的检修需求对变压器振动、温度、湿度、漏油、异响等形成专业人工智能专家分析体系,通过专家意见为变压器状态检修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确定变压器传感器是否处于正常状况、传感器取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与其他装置相比是否存在异响、异动等,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检修。在需要检修时检修人员和专家人员依照提供的数据形成可靠的检修方案,并将试验数据录入到系统中,对结果进行检验。确认可以达到预期检测效果后方可进行变压器故障处理和维修。

在开展物联网检修后,该变电站运行数据基本上均被完整采集到系统中,可以直接观察到故障设备存在异常,尤其是在变压器跳闸后,基于物联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系统会直接显示异常信息和故障位置,并将现场数据、试验数据等综合反馈给检修人员,能够大大缩短故障分析时间,提升故障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调查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运用物联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后,该区域总共出现电力设备故障0起。2013年到2019年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共发现变压器异常3次,在异常后及时报警并结合区域输配电要求安排断电维修,确认3次报警中变压器均存在异常,不存在误报。对上述问题及时处理后变压器恢复正常供电,电网运行的安全效果明显提升。

4 总结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效益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网需要加大对物联网技术的重视力度,做好基于物联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系统的构建,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升状态检测指标,优化状态检测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改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我国电网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倩.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分析[J]. 科技风,2019(13):74-75.

[2] 徐世军,裴徐良,刘进辉,毛峰超.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2):79-81.

[3] 廖泳.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6):57-58.

[4] 刘青青,翟英姿. 面向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J]. 农村电气化,2017(04):61.

论文作者:罗卫南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  ;  ;  ;  ;  ;  ;  ;  

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探析论文_罗卫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