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儿童教育清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儿童教育论文,清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位德国教育工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比较,列出了一份儿童教育清单,内容包括:会荡秋千,知道使用不同的身体力量会对秋千的高度有不同的作用;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有爬过一棵树的经历;研究过拉链,会用钥匙开锁,会使用工具;看过爸爸刮胡子……
从美茵茨出差回柏林的路上,我开车,同事在一旁突然感叹:德国的孩子真舒服,从小玩到大,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31减去29他说等于0,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反而比中国从小苦到大的孩子更像样,世界真是不公平。他10岁的女儿就在德国上小学,因为近期要回国了,正为孩子学习转轨的事情忧心忡忡。
德国幼儿园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玩耍
联想到女儿唯唯的幼儿园生活,确实主要内容就是玩耍。每天早晨吃完早餐,老师带领着讲故事,做游戏。到了10点半,如果天气尚好,不是在露天游乐场玩就是去集体“远足”,农场看动物,并且定期去影剧场看演出。虽然唯唯因为语言问题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上仍存在障碍,让我担心对她的心灵会有不良的影响,但想到起码躲开了国内孩子过早面对的残酷起跑线,还是挺欣慰的。Shelley表姐的孩子就在国内幼儿园参加了英语学习班,据说师资优良,学费也就不菲。几个月下来,她表姐自嘲说:起码儿子知道了APPLE是苹果。从经济方面估算了一下,一个单词大概值100多块钱。我在一旁想,花钱事小,没让孩子恨上外语就好。
传统灌输式教育西方用一个世纪的时间去否定,我们仍然在延续它
中国现在的很多幼儿园所奉行的幼教理论还在重复着西方昨天的错误。比如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西方对这一方法从产生怀疑加以否定,已经花了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
一名访华的德国教育家就曾惊叹,她目睹的中国儿童幼儿园生活,让她的失望超出想象。比如在北京一个标榜与国际接轨接得最紧密的现代寄宿制幼儿园里,她见到的却是最厉害的灌输教育。
那家幼儿园的招生广告中频繁出现的字样是世界著名大学剑桥、牛津和博士帽;这家幼儿园的园长是从外国学习回来的“海归”;家长送孩子上这样的幼儿园感觉是送到了外国……但这家幼儿园里,没有一个专门为孩子们玩“过娃娃家”而布置的角落;书架上也没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用的材料。凡孩子目光所及之处贴的只是中国汉字,连绵不断,从教室一直延续到寝室。房间里摆得满满的,小床四周见不到孩子家人的照片,美丽的图片和孩子从家中带来用以安慰自己的私人玩具。当然,据说这家幼儿园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认识1000多汉字了。
德国儿童教育清单
与此相比,德国的幼儿园则要单纯得多,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复杂得多。一位德国教育工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比较,列出了一份儿童教育清单,内容涉及实际生活,社会经验,情感体验和美感感受。这才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前7年应该具备的经历、体验和要掌握的知识。
■体验过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缺少你”等称赞的话语;
■体验过压抑的心情。能够分得清饥饿与劳累,愤怒与悲伤之间的差别;
■能够原谅大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体验过出门在外时对家和父母的想念,在家与在外的不同,在路上奔波时产生的思乡、漂泊、借宿及无家可归的概念;
■想赢,但也输得起;
■体验过水对人体有浮力;
■会荡秋千,知道使用不同的身体力量会对秋千的高度有不同的作用;
■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
■堆过雪人,沙堡,在小溪中搭过水坝,在野地里生过火,并能够熄灭;
■了解身体生病时的基本急救常识,发烧应热敷还是冷敷,呼吸有痛感应休息还是运动,知道鸡皮疙瘩,战胜疾病后有自豪感,知道身体生病在所难免的道理;
■有爬过一棵树的经历;
■研究过拉链,会用钥匙开锁,会使用工具;
■有收集东西的愿望;
■能区分零食和膳食,动作与姿势,气味和气息,能够区分看、凝视和一瞥之间的区别;
■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知道“只有你和我两个人知道”的意义;
■听过童话故事,从寓言和故事中懂得什么是受难,什么是安逸;
■熟知家中的亲戚朋友,理解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或姨妈;
■能为大人分担忧愁;
■看过爸爸刮胡子……
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要随意拔高
偶然看到的这个清单为我对唯唯的教育提供了一条更为纯洁的思路,那些比认字和做数学题,向别的父母炫耀更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该回归到关注孩子身心健康这个层面,而不是随意拔高。单纯地提前学习时间并不能加快儿童成长的速度。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时间表,不应该人为地提前或推后。
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不可能来自被动式的说教,违背教育的自然规律是会受到惩罚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们非常辛苦地长大,但结果不仅较少成就,更较少快乐的原因。我想起自己的小时候,那时真觉得长大是件特别艰难、漫长和绝望的事情。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这种感觉达到了顶点。好在我的童年是在农村以最接近自然的方式成长的,还算有些抗体。
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话是否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不过,比起现在的孩子,自己的童年甚至学生时代已经算是幸福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成千上万中国父母喘不过气来。“早教”也就成了一个很流行的词。在电视上,我经常看到一群10来个月大的婴儿参加爬行比赛,孩子们被抱到起跑线上,然后面对母亲或亲人的大声招呼向终点爬去。“当第一,争先进”似乎从起跑线开始已经渗入这些婴儿的头脑中。只有冠军才是一切,以至于我们都很难记起奥运会亚军们的名字。让我们欣慰的是,现在的唯唯,对成长充满了期待,对幼儿园充满了自豪,每天回家时会大声宣布:我放学了!然后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讲述幼儿园的趣事或者受到表扬的经历。
我和Shelley好久前商量,要给唯唯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个想法并不先进,因为它应该也是每个父母的愿望,重要的是在现实中能否坚持。我希望在今后有勇气对唯唯说:世界上最不重要的就是考试分数,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和学习。不要因为分数,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中国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好的生存境遇,一切还要靠被社会承认的奋斗来改变。但中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我不希望唯唯在赶上一个最好的年代时,却因为接受了最坏的教育而无力全心拥抱和享受生活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