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保产业 商机悄然出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保产业论文,商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为我国农业从产业化走向国际化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然而,由于屡受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阻碍和影响,农业标准化问题由此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而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的“良方灵药”——农业环保产业化也随之在农业国际化的大潮中呼之欲出。
农业环保产业 潜在商机无限
农业环保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它是按照农业标准和产业要求,以防止农业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绿色品质、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产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是体现和反映农业绿色品味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环保产业化不仅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而且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如美国的农产品绿色环保附加值已占到产品总价值的40%;英、法、德等国占到35%以上;瑞典、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已超过45%。而我国由于农业标准化推行尚处在起步阶段,农产品绿色环保附加值远远落后。
事实上,无论是劳动密集型的蔬菜、果品、畜牧、水产等的生产、加工和管理,还是技术密集型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研制、开发、推广和应用,都需要环保产业的广泛支持。就拿农产品来说,从其种植到加工、包装,直到交易流通,环保产业在其全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譬如,种植条件中的土、肥、水等要素,由于多年的高化肥和高农药的投入,使得环境污染加剧,种植条件恶化,难以达到国际化种植要求。为此,土壤的消毒、水质的净化和肥料的科学施用,都需要环保产业提供完整系统的技术和设备。再如,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现在的农药大都是长效高毒的,喷洒后往往会使农产品药残超标。因而,低毒高效、渗透性小的农药需要环保产业的大力帮助。
面对这样一个农业国际化开创的拥有巨大潜在商机的市场,如何抓住机遇,成为摆在环保产业界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重要课题。
推进农业环保产业化的基本对策
我国刚刚入世,国情有别于世贸组织中的其他国家。因此,发展我国农业环保产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既有相当产业规模,又与农业标准化相配套,还拥有鲜明特色的农业环保产业化体系。
第一,树立全新理念,积极推进传统型农业向农业环保产业化转变。这就要树立以下几个理念:(1)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的理念;(2)由单纯环境保护不断向环境保护与经济相隔合的方向转变的理念;(3)由依靠政府不断向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农业环保产业化目标转变的理念。
第二,实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业环保产业化快速发展。其中包括:(1)引导资金向农业环保产业流动;(2)政府计划、经济、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应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税收、投入等方面给予积极帮助;(3)探索建立农业环保产业化专门基金,集中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第三,与国际标准接轨,将农业环保产业化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这些国际标准包括:(1)农业环保产业化发展标准,包括《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WTO农业协议》、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等;(2)农业环保产业化建设规范。按照国际通用建设规则,引入和借鉴BOT、TOT、ABS模式,将农业环保产业化建设推向正规化。(3)农业环保产业化运作规则。依据国际环保产业化运作规则和规律,有针对性地与农业国际标准相配套,以便使农业产业与国际化运作接轨。
第四,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与农业标准化相协调的市场运行机制。农业环保产业一方面应遵从农业标准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一方面还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本着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协调统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市场的合理、有序、高效的调度和运作,不断增强自身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五,实施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环保产业化技术运作水平。(1)不间断地推进技术进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农业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需要。(2)注意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3)积极地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广泛合作实施技术攻关。(4)努力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