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探究论文_杨斌

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探究论文_杨斌

江苏省泗洪县妇产医院麻醉科 22399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管活性药物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产妇分成三组,每组22例,Ⅰ组10mg黄麻素,Ⅱ组100μg苯肾,Ⅲ组为对照组,5mL等量生理盐水。术前30min预充液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术中注意持续静脉点滴平衡液。记录苯肾上腺素与麻黄素用药量,记录术中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医生、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Ⅲ组变化最大,Ⅰ组、Ⅱ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血管活性药用量Ⅲ组是最大的,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腰麻后低血压的方法,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临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74-01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当前临床剖宫产病例逐年增加。其中,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种常见的联合麻醉方法,凭借其可以有效减少全身用药对胎儿的影响、缩短硬膜外阻滞潜伏期等一系列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并成为当今剖宫产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然而有关产科麻醉中如何选择升压药物,始终存在着较大争议[1],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寻一种有效防治剖宫产腰麻以后低血压并发症的方法,为剖宫产手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6例行剖宫产的足月孕产妇,其年龄分布在21.5~35.7岁之间,平均年龄(28.9±5.8)岁,身高在156~172cm,体重在60~78kg,排除双胎妊娠及合并有心脏病、妊高症及糖尿病等并发症的产妇。随机将66例产妇分成三组,每组22例,Ⅰ组10mg黄麻素,Ⅱ组100μg苯肾,Ⅲ组为对照组,5mL等量生理盐水。术前30min预充液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术中注意持续静脉点滴平衡液。

1.2麻醉方法

术前患者禁食6h,开通静脉通道,30min预充液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严格检测无创血压、心率数值等,并取其中的均值作为基础血压和心率值。取产妇左侧卧位,在L3~4椎间隙实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以后将0.75%布比卡因2mL和10%葡萄糖1mL混合液1.6mL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并向头端置入3.5cm硬膜外导,患者取30°斜卧位,并调整产妇上下半身位置。一方面给予腰麻药物,另一方面静脉输注升压药物与安慰剂。Ⅰ组黄麻素10mg,Ⅱ组苯肾100μg,Ⅲ组等量生理盐水。完成麻醉后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心率在100次?min-1以上,血压低于基础值20%,这时应追加苯肾或麻黄素,将血压、心率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1.3观察指标

详细患者的年龄、身高、性别及体重等一般情况,产妇进入手术室以后,分别测量三次无创血压和心率数值,每5min测量一次,并选择其中的均值作为基础血压和心率值,腰麻醉药给完以后的1、3、5、10、15、20、25、30min分别记录一次血压和心率值,记录好新生儿出生后Apar评分、胎儿娩出以后脐带血的PH值、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素累积用药量、术中患者出现恶性与呕吐的情况等,完成手术后还要询问手术医生、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SPSS18为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患者的体重、年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三组分别为(198.4±17.2)mL、(202.4±12.3)mL、(199.4±18.3)mL,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流动力学变化来看,Ⅲ组的变化是最大的,从(76.0±4.7)到(116.7±5.8),Ⅰ组、Ⅱ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从血管活性药用量来看,Ⅲ组是最大的,明显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低血压是腰麻剖宫产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受到产妇特有病理生理特点的影响,腰麻以后产妇非常容易产生低血压,且低血压程度比较严重,甚至还会产生很多不适症状与不良反应,对胎儿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剖宫产术中腰麻和胎儿酸血症直接相关[2],因此很多人并不主张将腰麻作为剖宫产术的最佳麻醉手段。

腰麻是一种联合麻醉方式,当前已经在剖宫产术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成为当前剖宫产术中的主要麻醉方式。腰麻在剖宫产术中不仅不会受到手术时间的影响,还能起到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局部用药量,降低药物对胎儿造成的影响,缩短了单纯硬膜外阻滞的起效时间,从总体上来看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式。但是由于胎儿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下肢静脉回流较差等原因的影响,很容易会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由于胎盘血流量不能自主调节,在严重的低血压影响下,胎盘血供很差,会出现胎儿窘迫的问题,甚至造成新生儿窒息,这也是产妇术中诱发羊水栓塞的一种常见诱发因素。还会造成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酸血症等问题,严重影响胎儿预后,因此,严重的低血压将会影响新生儿与产妇的生命安全。虽然可以利用麻醉之前的预扩容、麻醉以后对体位的调整等方式减轻血管受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式防治腰麻以后低血压的出现,但是效果尚不是非常理想。

椎管内阻滞可以使循环系统更好的耐受高容量负荷,这就为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预先利用胶体液进行扩容,利用羟乙基淀粉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但是对腰麻造成的低血压起到的防治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3、4]。所以,可以利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腰麻后低血压起到防治性作用。近年来麻黄素一直被应用于剖宫产术麻醉后低血压的防治中,但是临床实践也证实了它存在一定不足。苯肾是一种速效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将其应用于剖宫产术后腰麻低血压的防治中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麻黄碱和苯肾相比,在剖宫产术后腰麻低血压的防治中应用差异不明显,单纯麻醉前预充液并不能起到有效防止低血压的作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非常多。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充分证实了腰麻下行剖宫产术发生低血压极为常见,虽然我们已经可以采用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素的注射避免出现该问题,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始终不能有效防止腰麻后低血压的出现,仅能小幅度降低血压加下降的速度,适当缩短低血压的持续时间。预扩容下注射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素,可以有效防治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从而降低升压药物的使用量,保证胎儿顺利的娩出,同时还能提升手术医生和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该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腰麻后低血压的方法,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立红,侯志艳,滕金亮. 血管活性药物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91-93.

[2]潘松,徐晖,张景俊,吴鸿浩,岳侃. 不同液体预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淮海医药,2015,01:22-23.

[3]谢淑华,薛卫东. 剖宫产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1:1590-1591.

[4]敖德富,朱玉霖. 7.5%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注射液对腰麻后剖宫产心血管系统稳定作用[J]. 四川医学,2014,02:216-218.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探究论文_杨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