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党的作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作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从这个战略高度来思考问题,无疑会大大提高全党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党的作风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简而言之,就是必须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中共中央提出2002年为转变作风年,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时,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以其独特的政治风貌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独特的政治风貌就包括其他政党不曾具有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继续区别于其他政党,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克敌制胜,不断推进伟大事业的不可或缺的法宝。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实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依靠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把全国人民引上社会主义大道,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并通过改革开放,初步走向小康社会。可以这样说,我们过去的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联系在一起的。
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继续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条件。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在历史过程中积累和沉淀起来的。如果我们把历史上沉淀下来的,又为实践证明是好的东西抛弃掉,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可以说,丢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先进性就会面临变数,继续执政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就会受到破坏。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也必须不断创新。在不同时期,党的作风的内涵与外延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也就是说,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新经验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这本身既是创新的成果,又是需要以创新精神去研究的问题。如果没有新的理论、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新的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就会因为落于旧巢而无所作为。
首先,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从作风问题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到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到“也是形象问题”,反映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表现为不断的理论创新。特别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80年建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它不仅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为新的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理论。
其次,必须不断地进行内容创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良作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全面论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上,极富远见地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并深刻地认识到各种不良作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领导全党花大力气进行反对党内不正之风的斗争,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当代中国实践,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江泽民同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就是从全党的实际出发,赋予了党的作风建设新的内涵。
再次,必须不断地进行形式创新。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高度统一。随着党的作风建设内容的不断创新,也需要实现形式的创新。民主革命时期创造了以整风的形式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通过延安整风,解决了长期制约党的战斗力发挥的学风、党风和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又审时度势,实现了党的作风建设上的拨乱反正,停止了以群众运动形式来解决党内问题的做法,创造了“三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等形式,通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来提高全党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总之,创新是多方面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也必将探索出新形式,积累新经验。
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全面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既需要继承,又需要创新,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继承是基础,不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承下来,要形成新的作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通过继承与创新全面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其一,必须突出重点。抓重点,这是毛泽东长期倡导的,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我们要从党的作风建设的实际出发,正确确定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六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并规定了主要任务。这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些重点,带动党的作风建设的全面进步。
其二,必须抓住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这一关键。领导干部的作风犹如一面旗帜,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党风、政风、民风。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好了,就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会损害党的威信,甚至使人民群众与党产生离心力。因此,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抓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从领导机关的领导干部做起,这是根据党的作风建设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判断。
其三,必须抓住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核心。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体现了对执政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认识,也反映了对世界其他政党兴衰规律的思考。党的作风,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但它传输的信息和表达的意蕴却是内在的,包含着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和认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