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兵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兵

刘兵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卫生院, 湖北445033)

【摘要】目的:将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40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来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总费以及产生的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手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的患儿产生的平均住院总费用显然减少,术后没有并发症及疝气等症状的复发 ( P<0.05)。讨论:采用小切口治疗的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它手术快、出血量少、恢复正常活动早、术后并发症少、经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腹股沟疝;小儿

随着现代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外科逐渐向临床医学的各个方向发展,表现出其良好的利用价值。小儿普通外科常见病之一的小儿腹股沟疝,当年龄超过1岁的儿童患上时,由于他们自身和病的性质原因,自愈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肠管缺血坏死等病会接踵而来。其治疗一般采用传统手术,会产生长为3~4cm切口的腹股沟斜的切口手术,但是其缺点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近年来逐渐采用腹横纹下小切口的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

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80例,随机分为了各为40例的两组,分别进行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手术,新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验的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患腹股沟疝的儿童80例,排除了患有其他病例的可能性,包括滑动性、嵌顿性、复发性腹股沟疝及有其他合并症,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被分为40例,治疗组男性20例,女20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4岁;对照组含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 7个月~12岁,平均4.5岁。经过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儿在年龄、病程、性别、 体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中所有患者的手术均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进行,按常规外科的标准消毒, 给他们铺无菌巾后, 继而确定手术切口。

治疗组的患儿采用新型的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用手指经阴囊向上触摸外环,并用龙胆紫标记, 在外环体表投影处顺皮横纹切开皮肤1.5 cm~2.0 cm , 用小剪刀及小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 暴露外环并保持基完整性, 于外环内、 外侧脚间用小纹式血管钳将提睾肌提起, 稍稍纵行分开, 寻找呈灰白色疝囊。打开疝囊, 沿囊壁周边向内环外分离, 将疝囊分离至颈部高位结扎。如果疝囊较大或有内容物时, 还纳内容物后横断疝囊, 直视下分离至疝囊颈。远端疝囊不必剥离。将近端疝囊完全分离,分离到内环口的程度。将疝囊颈拧转 1~2周, 用4号丝线贯穿缝扎疝囊颈并切除疝囊, 探查内环情况, 对内环稍大者,如腹横筋膜较好, 加缝 1~2针, 缩小内环作修补。最后仔细地对创面进行止血后, 将皮下组织缝合起来, 连续地对皮内皮肤进行缝合。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方法进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患儿在床上卧平,将其臀部垫高在耻骨结节上,取患侧腹股沟中内侧上 1 cm平行切口,沿腹股沟管处做一长约4 ~5cm 的斜切口,然后按顺序地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脂肪层,一直到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腹股沟管,让精索显露出来,沿纵方向将提睾肌切开,沿精索前面的内侧找到乳白色的疝囊,使疝囊游离,一直到内环口处的疝囊颈部,这时腹膜外脂肪就显现出来了,然后用4号丝线 8 字贯穿缝扎疝囊颈,在距离结扎线约 0.5cm 处,剪去多余囊壁,最后对其进行彻底地止血,将提睾肌缝合起来,按顺序逐层地将切口进行缝合[2]。

分别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总费以及产生的并发症。

2、结果

经过几天时间的治疗,所有腹股沟疝患儿都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且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对于40例患儿的治疗组, 手术产生的切口长度在1cm至2cm之间 ,平均为1.5cm,治疗的手术时间为20±10min,术中出血量为4±2ml,住院时间为2天,术后没有发生并发症及疝复发的情况;手术产生的平均住院费为2000元。对于40例患儿的对照组, 手术产生的切口长度在2cm至4cm之间 ,平均为3cm,治疗的手术时间为50±10min,术中出血量为10±3ml,住院时间为6天手术后发生阴囊血肿4例, 疝复发 1例;手术产生的平均住院费为2500元。然后进行分析,对比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组别 例数手术时间(分钟)住院时间(天)术中出血量(ml)

对照组40 50±10 6 10±3

治疗组40 20±10 2 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普通外科最常见病之一,一经诊断,大多都选择手术治疗,否则后果严重既而危及生命。各位家长发现有症状时,1岁之前需要留意,细心观察,如果发生有疝块逐渐增大的情况,在6个月后即可求医进行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的方法治疗腹股沟疝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它手术快、出血量少、恢复正常活动早、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瘢痕小[3]。而且极为可贵的是,手术对医疗器械的要求不高,适于县、乡、镇等各个医院应用,患儿痛苦小,费用低,易于被家属接受;大多数患儿在手术后1天或等待麻醉清醒后即可出院,可谓经济又实惠。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敏.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护理[J]. 河北医学,2013,09:1434-1436.

[2]王武彬. 横形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5:117.

[3]汪江,龚建云,邱学辉,梁永强.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50例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4:741-742.

作者简介:刘兵,男 , 1976年06月出生,大学本科, 1996年参加工作,2009年取得中级职称。

论文作者:刘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论文_刘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