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一中附属机关小学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词汇。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真正的高效课堂要达到四大目标,即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新课标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
下面我将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是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我们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6人小组就是A、B、C三类,4人小组就是A、B两类,每组的A都是最强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更能获得自信。一年级刚入学,我们先训练孩子们同桌合作,慢慢地演变为现在的四人小组或者六人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利用”学生,首先要利用好小组长,小组长 如同一个小老师,是所在小组的学习领袖,一个小组6个人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我们现在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各方面能力都有待于提高,有的班级属于适应阶段,是4人小组,有的班级是成型的6人小组,小组越多,小组长也就是能当小老师的人就越紧缺,因为毕竟能力强的孩子是有限的,领袖弱,小组相对能力就会弱。
小组组建之后,我们还给每个小组都起了响亮的名字,(此处 有图片)这里我想说的是四班的小组标志牌是小组分好之后,老师充分民主,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起的名字,大家可以从他们起的名字感受到家长和孩子们那种自然流露的积极向上,充满斗志的思想感情,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竞争、合作成为胜者的强烈的意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习惯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 过程,它需要老师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
(1)引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在合作时,如有同学出现差错,千万不要取笑他,应该给予他理解和鼓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只有学会尊重别人,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合作中才能取长补短。
(2)学会倾听。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言、补充、纠正、辩论的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敢说、会说。我们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组内发言也要条理清楚,说完整话。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理由,不怕出错。
(4)学会交流。这里的交流除了倾听别人的发言,陈述自己的意见,还要敢于反驳他人的观点,善于采纳他人意见,从而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更正确。比如:什么时候打断别人的谈话合适?组内意见不统一,怎样保留意见?要教会孩子多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5)建立基本小组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要先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其次,要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允许提出不同意见并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后要进行汇总工作,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起到锻炼学生总结、归纳、概括问题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小组内部互相学习,也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
(6)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等等。
3、教师对自身的要求
(1)转换角色,起好“导”的作用
新课堂,要求教师能自觉地转换角色,由主演变导演,把教室变学室,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自由、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
(2)发挥集体的智慧
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是教师学生双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抓手,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导演”,教师对于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是应该有操控能力、并且心中有数的,教学难点、重点学生能自己单独自学解决的就不需要小组合作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可能会有什么遗留问题,需要教师怎样引导,怎样优化结构,活用方法,总之概括就是一句话,怎样能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教师责任重大。
(3)学会欣赏,会有更大收获
欣赏学生,就是要欣赏学生的进步,欣赏学生的创造性,欣赏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什么是周长》一课中,在亲自动手操作,测量一片叶子的周长这一环节中,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完成,有的小组竟然合作出了三种方法,用绳子把叶子围一周,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测量一半叶子的边线长度再乘2;把叶子在纸上滚一圈,记录起点和终点,再用直尺测量长度。看!在老师的欣赏之中成长的学生,更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这是上一届的学生五年级小组合作设计的秋游方案,很可惜没有留下当时汇报场面的精彩,这些方案不仅体现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生活能力、集体的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汇报时的那种神采、自信,深深地打动了我。
诚然,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我们有了一些收获,也有思考:优秀更加优秀,落后总是落后;怎样杜绝小组内优秀的学生一言堂,又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展示缺少深度,展示内容缺少选择性?教师怎样引导?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
论文作者:侯利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高效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