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及其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课堂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网络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
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已使人们充分感到,必须按照时代特征和变化特点,在教学中充实新的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更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时空性等优势开辟了一个新型、开放的学习环境。
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不单一重在结果,学习者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知识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学生从现实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的实践课题或项目,还包括基于校内或校外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对这些知识经验的可靠性及其合理性进行探讨的思辨性课题[1]。
笔者设计了一堂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活用网络资源,在学技术的同时,活学活用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网络研究性学习
(一)批判性思维是网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前提
1.问题设置是批判性思维形成的来源
杜威认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来源于学习对于一个问题的投入,他说:“任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所必须询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需要学生去解决的问题的质量和水平如何。”杜威认为,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并激发求知欲和批判性思考:“只有自己去与问题本身搏斗,探寻和找到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才真正地进行了思考。”[2]
在现代社会,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问题都能设置为批判性,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习惯,观察问题的现象,并深入探索问题,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它的意义也是深远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将会给学生带来思考问题自然的、健康的、目的明确的快乐,在唤醒和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信息技术学科的力量也得以巩固。
2.问题设置的方法
问题设置必须与学生的个人经验或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吸收一个新的概念,学习者必须与已知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决定这一新的概念与学习者已知的东西是怎样的相同与不同。不熟悉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如个人的经验和已存在的知识)联系得越多,它就越容易学习[3]。
《认识心理学》中Bartlett借用图式这一概念,在他看来,图式是“关于过去反应或以往经历的一种主动组织”。图式是一种积极的认知结构,对于解决知识丰富领域中的问题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个人经验或已有知识视为语义记忆中的一个个激活的部位或结点,当然这些部位是有组织的。当这部分语义记忆中的激活结点数足够多时,这部分的组织要素——图式将被激活。而一旦图式被激活后,学生便能够解决当前呈现的刺激信息中的一些未知的情况,从而刺激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批判性思维的问题,以触发或形成学习者的回应为目标,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促使他们应用网络去解决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准备假设和形成论据,激活他们的思维图式。
(二)快速阅读是网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
快速阅读的定位是在信息素养上的,信息技术课堂又如何推进学生的网上快速阅读呢?
1.环环相扣地设计探询式问题引导网上阅读
探询式问题指的是在学生作出回答后继续追问的问题。它的目的是:要求进行澄清、激发新的信息,或者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导向或组织。探询式问题的关键是,要使你的问题仅仅是前一个问题的小小的扩展[4]。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的行为构成了三方面活动:组织、激发和反应,而处于中心地位的是“激发”或“提问”这一行为,“问题”是在你提出的内容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之间架设桥梁的工具。所有的问题简单分类可分作低层次问题(知识层面)和高层次问题(要求进行澄清、扩展、归纳和推理)。信息技术课堂上,利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来进行阅读和学习,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有效率,问题的设置犹为重要。探询式提问方式可使繁多问题更显层次,有序地螺旋上升,而不是简单的集中堆积。在低层次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适当地进行澄清、扩展或归纳,把以前的回答作为阶梯,引发更复杂的回答,并将理解提高到更高层次。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渐进更有创造性的领域。
2.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促进网上阅读的推手
小组学习的核心意义在于“为了冲刺与挑战的合作学习”。当教学过程中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多数学生浮现出困惑的表情的时候,就应当马上组织“合作学习”。这种局面在任何学科教学中都存在。能否抓住时机实施小组学习,使所有学习都能致力于“冲刺与挑战”,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当做的,是对小组的关照。在“合作学习”中难以展开讨论的小组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只要对这些小组进行帮助、推进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接下来交给学生去做就可以了[5]。
“小组合作学习”是借助互学关系形成的,小组里的同学之间展开互动,一旦差生求援,他们之间都会真诚地做出回应。小组合作学习还创造了阅读的氛围,在这种致力于“冲刺与挑战”的氛围里,学生会对主题内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阅读速度也会增快,相互的交流也会推动他们理解力的增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做直接回答,而是要求其“问问小组其他成员”,让小组里的同学之间展开互动。
(三)探索性写作是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通过促进主动学习的方法,教师希望学生变成更积极的富有探索性的学习者、强有力的思考者和优秀的辩论者。课外,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好方式就是指定探索性或正式的写作,这些写作给学生提出了对于阅读与课程的学习目标来说很关键的批判性思维的问题[6]。
阅读和探索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阅读生成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促使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从而推动后续探究实践的动力。学生的思维导图一旦激活,就会从阅读材料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自主而深入地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行探索性写作,这也体现网络研究性学习的真正价值,而不是对网络资源简单的复制粘贴。
探索性写作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教学生怎样以一个论点叙述来开始他们的文章,通过以一个论点来开头,促使学生同时从内容和组织来准备他们的答案。因此,一句话的论点起到了既是一个总结又是一个全文的索引的作用[7]。
三、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
《网络信息的搜索》改编于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网络信息的搜索与下载》,书中是围绕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网上搜索家乡丰富旅游资源的信息并下载。笔者考虑,作为中山学子,对家乡的旅游资源信息还是相对比较了解,如果搜索这方面的内容,可能兴趣不会特别浓。为了激发学生的搜索热情,笔者设计了一节围绕“蝙蝠”的课题,首先,副标题“蝙蝠能做宠物吗?”就已经激发了他们第一轮讨论。根据他们的个人经验,蝙蝠是种很恐怖的动物,还有吸血鬼的恶名,这些只是他们思维图式中的某几个结点。而提出“蝙蝠能做宠物吗?”这类问题,就是典型批判性思维任务,为激活他们的思维图式做准备。
(一)导入
直接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对蝙蝠的兴趣,激发想深入了解蝙蝠的动机。问及什么是宠物,向新的学习者解释课程概念。这一任务让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使得他们努力寻找方法将课程概念与假定的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联系起来。教师先让学生解释,他们提到几个关键词:放在家里养、喜欢它、跟它做朋友、让自己开心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接着教师列出了“宠物”这一科技名词的新解:人类豢养并宠爱的动物。让学生明确,豢养宠物并不一定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两张对比鲜明的蝙蝠照片,让学生的想法有点摇摆不定了,这为进一步的探究打下牢固的基础。课堂上教师又故意读混淆“蝙蝠”两字的读音,让大家试身手,选一个搜索引擎,搜索一下答案。学生探究活动初步展开。
(二)任务
任务1:明确搜索引擎概念,比一比搜索引擎性能。
明确搜索引擎概念,在网上搜集信息资源要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网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接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每人代表一个搜索引擎,同一个问题,合乎条件的篇数和所用时间各多少,搜索完后小组交流一下。搜索问题是:蝙蝠的美称是什么?这个活动把学生带入愉快而又稍稍紧张的气氛中去,也让他们对常用搜索引擎的性能有了进一步认识。而双赢的结果是,认识到,蝙蝠跟人类一样同属于哺乳动物,不过它是“会飞的哺乳动物”。
任务2:提取关键字,比一比谁巧搜。
这里设置了一系列探询式问题,“吸血蝙蝠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它主要吸食什么血?”对于这么长的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是全文输入进行搜索,针对快慢对比,强调提取关键字的重要性,并指导方法,要学会巧搜。继而在“比一比”竞赛活动中,一连又搜索了三道问答题,如:蝙蝠的食性是什么?一只20克重的食虫性蝙蝠一年能吃掉多少千克昆虫?蝙蝠身上携带什么病菌吗?后一个问题是前一问题基础上的扩展。通过训练,学生逐步掌握获取关键词的方法,从会搜向巧搜跃进;也正面引导学生认识蝙蝠,它的食性广泛,以吃害虫为主,吸血蝙蝠也主要吸食牲畜血,中国境内没有发现吸血蝙蝠。反面也正确认识蝙蝠是“携毒王”,对人类而言有极高的医学价值。这一轮的问题轰炸之后再适当做归纳,学生的思维图式里对蝙蝠有了全新的认识,情感上逐步消除了对蝙蝠恐怖的印象。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明显,为了推动学习小组的前驱力,教师采用了“比一比蝙蝠侠非你莫属”小组评价机制,组长检查成员完成情况,全部搜索成功,才能举手回答,回答正确的组奖励一张小蝙蝠图片。这种促进“冲刺与挑战”的合作学习,让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带动和感染小组其他成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特别是在提取关键词上,有的学生习惯把问题全文输入搜索,打字速度慢,就会影响搜索速度。在小组活动促进下,几个问题下来,他们在关键词提取上互学,而且越来越有经验,程度好的学生很热衷于帮助程度差点的学生。学生的阅读效率也增强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任务3:搜索小技巧,比一比谁进步。
掌握搜索小技巧(如通配符的使用、改变搜索目录等),让学生搜索更加高效,这里又设置了一轮探询式问题。展示了两张民族文化的图片:门贴和瓷器,为什么门贴和瓷器上画五只蝙蝠?学生马上想到:五福临门,让学生搜索“五福”指哪五福,福字开头的成语(强调通配符*的用法)。学生领会到传统文化里蝙蝠是吉祥物,这与西方文化里吸血鬼的恶名截然相反。
接着两张图片的搜索,一张是澳大利亚救助站收容的蝙蝠幼仔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蝙蝠面临的生态危机,同时蝙蝠幼仔也是可以人工饲养的,也让学生对能否豢养小蝙蝠有了重新的思考,当教师问道:“小蝙蝠为什么豢养四周之后要放飞?”一名学生脱口而出:“因为它属于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溢于言表。另一张是蝙蝠景区,通过搜索,学生了解我国境内的蝙蝠生存状态,有的蝙蝠景区因为游客过多,影响到它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绝迹的危险,呼吁保护蝙蝠的生态环境。这里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都比较大,需要学生快速阅读的同时,能灵活转换图片和网页目录。
接着一个问题是蝙蝠最易患上的病症,目录又转换到百科,学生了解到夺命的白鼻综合症导致蝙蝠数量锐减。最后一个问题落到了“哪一年是国际蝙蝠年”,学生都迅速搜索到,异口同声地说道:2011年。这一轮的问题轰炸,让学生对蝙蝠情感上升华,从恐怖害怕到接受怜惜。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探询式问题,学生的思维图式激活,学生朝更有成效的方向发展,进而把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面,也为下一步的探索性写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
任务4:探索性写作。
课堂尾声又回到课题“蝙蝠能不能做宠物?”布置学生一个拓展训练,在学案上进行探索性的写作,能与不能都从两点来谈:(1)能否豢养;(2)能否宠爱,并写理由。介于这样的设计,学生写作更有了方向感,他们不再像刚开始上课那般,盲目地回答“可以”或“不可以”,经过一堂课的搜索,他们对蝙蝠的了解更加深刻,也越来越喜爱这种动物,看问题的角度也多样化了,比如说:有的从野生上做文章,蝙蝠是野生动物,自由自在之物,把它关养起来,这种“喜爱”太残忍了。有的考虑个人的安全问题,因为蝙蝠是“携毒王”。也有人认为它很可爱,能给人带来“福”气,所以能够养……
(三)展示及评价
最后,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观点,普遍认为蝙蝠是可以宠爱的,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豢养问题上,大多数认为不适合豢养,它身上有病毒,属于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不适合与人类相处。有少数学生认为,如果遇到无助的小蝙蝠,是可以豢养的。无论是哪种观点,爱护之情都融合在文字里,这是笔者最终想达到的目的,也是对2011年国际蝙蝠年一个很好的宣传。
学习小组评价活动“比一比 蝙蝠侠非你莫属”,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目的就是全面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小组成员只有积极投入,相互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从而收获奖励。最后查看竞赛结果,表扬获小蝙蝠图片最多的组,他们自然当选为“蝙蝠侠”,小组的荣誉也是个人的荣誉。
“遇到问题找百度”,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开始都已经用百度搜索。对初中生的网络搜索能力及搜索引擎的性能初步调查分析,全班50名学生分成5组,分别是:Google中文组、百度组、搜狗组、搜搜组、雅虎中国组,平均每组有10人,设置了10个问题让学生用各自的搜索引擎搜索,结果显示,同一问题,前四组搜到结果的速度更快。另外,同一组顺利找到结果的比例并不高,一般一个同学找到结果,其他同学就停止搜索;并且快速阅读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学后的调查结果是,全班50人,10个问题全部都能搜索到的,只有30%左右,搜索能力参差不齐。这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何让学生爱搜、快搜,是这堂课的难点。爱搜,是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用智力去控制它们的欲望;而快搜,是指在方法的指导下,能快速并准确地找到问题答案。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90%以上的学生能灵活运用搜索引擎,个别学生因打字速度太慢影响了搜索速度。他们普遍在方法掌握和探究能力上表现出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小组成员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们感觉这一堂课像打了一局漂亮的升级游戏,玩中学习,学中成长,这种网络研究性学习能让课堂更高效。
实践证明,网络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是行之有效的,当然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强有力地推进。这堂信息技术,点燃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和探索的热情,笔者相信触动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层面,而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