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以及非常实用的课程之一,它不仅在高中教育体系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地改进与创新,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以及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一、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一)教师和学生缺少教学互动
高中地理教材因为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过于繁杂,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对相关知识理论进行从头到尾的讲解,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上的互动,这样一来就会显得课堂教学氛围过于冷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显得有些被动,他们无法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低下等情况。
(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虽然很多高中学生都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但是他们的学习效果却始终不太理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学生都认为地理知识都是概念性比较强的东西,所以把这些概念性的东西都背下来就可以获得理想的分数。然而随着高中地理教学的全面改革,地理试卷中除了会呈现出很多概念性的题目以外也会存在一些分析类的问题,当学生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分析类问题时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可见学生并没有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也没有找到更加灵活的学习方法,以至于在面对地理知识点时他们只能依靠简单的记忆进行学习。
二、结合实际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一)把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行有效地结合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全面落实,地理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果只是单纯地凭借口头对教材知识进行讲解,不仅容易降低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增加他们的学习难度。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现象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地理教师在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有效结合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教师本身要提高观察生活中地理现象的意识,可以对生活中所呈现出的各种地理现象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可以对这些现象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进行准确地解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地理认识;第二、地理教师要充分掌握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内容,可以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从而预判第二年的重点考试题型,也要对历年高考试题的出题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把整体的教材知识进行细分化的处理,最终可以和生活现象相匹配;第三、教师可以把教材知识和生活现象进行灵活地结合,既可以在生活现象中穿插教材知识,也能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融入生活现象,使得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教师在讲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因为学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但这时候如果教师只是对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特征和定义进行单纯的讲解,他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太阳对地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太阳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了解到太阳对地球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设想如果地球没有了太阳、没有了光会怎么样?太阳是通过什么而影响地球的?这时候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就可以对相关概念拥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外的教学活动,就可以增强与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能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相应地培养和提高。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之前首先要合理地选择可以进行实践的教学项目,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设计出具体的实践方案,以便于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三)通过地理图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堂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实践平台,地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作为他们的指导者给出思路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达到扩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目的。读图是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拥有地理技能的重要基础,但是读图对于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通过地理图获得更多重要的信息,让他们可以通过地理图去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成因,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除此之外,当学生对图中信息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用文字把图中的内容进行一个具体的描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也能让学生对地理成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突出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
高中地理实际上和其他学科也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地理教学本身也具有一些别的学科没有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它的地域性特点、实用性特点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更好的体现。虽然高中地理属于系统地理,且教材内容都是以概念性知识为主,但是教师也应该突出它的世界性规律、普遍性规律以及空间性规律,因为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每一个案例都应该结合区域背景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在温带季风气候这方面我国大陆性就会更加显著,但日本的温带季风气候则是海洋性更加显著一些。不仅如此,地理的综合性特点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和地区气候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就要通过各个方面去考虑,例如要综合地形、盛行风、洋流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根据地理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对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和思考,也要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重新的整理和定位,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宝忠.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程美花.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常见弊端及其纠正[J].亚太教育,2018(04).
[3]杨利清.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知识经济,2018(03).
作者简介:罗云芳(1982.09—),女,广西全州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论文作者:罗云芳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教师论文; 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现象论文; 他们的论文; 地球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