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更多重视,越来越多的风景园林投入建设施工。风景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设计工作对其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满足风景园林可靠性、观赏性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对结构计算工作、构造设计方法的应用产生更多重视,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选择,进而为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方法
为了对城市绿化面积及植被覆盖率进行提升,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对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产生更多重视。构造设计工作及建筑结构是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基础,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对构造设计方法进行科学选择,进而为后续风景园林施工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对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希望为风景园林设计及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
一、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思路分析
对园林设计人才而言,其常常受到现有知识结构等原因的影响,无法将更多建筑结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建设中,仅仅对建筑造型方面的设计工作较为重视,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视觉效果过于看重,对结构设计方面即安全、可靠性等工作有所忽视,导致园林设计人才无法将造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综合考虑进行设计。为此需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结构处理方案的选择。结构配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安全性、承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计算,并对构造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风景园林的建设位置依山傍水,环境对建筑的侵蚀影响较大,其耐久性受到构造设计工作的影响。
其二,结构选型。对风景园林建筑方案进行设计时,需要对风景园林建设位置的环境情况、建筑艺术价值、观赏价值进行考虑,对设计工作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原则进行考虑,从众多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佳结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建设。
其三,结合建筑方案绘制结构的计算简图。风景园林设计及建设工作中具有较多特殊结构及造型的小品建筑,基于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对结构的计算简图进行绘制,为后续结构分析、构造设计工作提供更多可靠数据支持。
其四,对荷载进行综合分析。“不重不漏”便是该部分工作中的重要原则,设计人员需要对荷载的作用时长、类型以及积极或是消极的性质进行甄别判断,为组合及分项系数的确认工作提供支持。
其五,内力计算工作。扭矩、弯矩、剪力等方面的内力计算工作对建筑造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风景园林特殊性造型的设计工作提供支持,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二、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方法
(一)选型及构造设计方法的案例分析
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建筑耐久性、实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下面对几方面工作进行分析:
其一,防水层方面的设计方法。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对使用植物根系穿透能力方面的情况进行考虑,避免对建筑屋面等结构密封性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需要将抗穿透层设置在密封层及蓄水排水层之间,将比例1比3、厚度参数为20毫米的水泥砂浆应用于整平工作中,对复合防水材料进行增设。
其二,基质层的设计。为了促进风景园林建筑屋顶结构中植物的生长,需要设置基质层,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屋顶荷重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将混合土壤应用于设计工作中,对土壤养分、重量方面的因素进行平衡,为植物种子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减少荷重。砂砾覆盖层的增设能够起到防风、抗干旱的作用,进而减少基质层内水分的流失,30至50毫米的厚度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
其三,蓄水排水层的设计。砂砾、泡沫塑料的排水板、膨胀粘土等均为蓄水排水层的主要材料,能够满足屋顶绿化层水分调节方面的需求,在降水过程中水分可以透过基质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下渗进而避免在植物根系位置滞留过多水分出现烂根问题,并且能够将适宜量的雨水进行贮存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四,坡度的设计。对风景园林屋面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多余水分的排出问题进行考虑,使其坡度维持在5至15度的范围内,借助结构找坡等手段对荷载值进行下调。
(二)对结构方案进行科学选择
以我国某市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为例进行分析:设计人员事先设计2种结构方案,方案1:将观赏及休憩亭子的建设位置设定在风景园林的湖中;方案2:将悬挑结构融入风景园林建筑及构造设计工作中,为观赏及休憩的亭子提供支撑,在岸边位置对亭子进行建设。最终该市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选择方案2中的结构,在对湖底地质条件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勘察、处理等工作需要消耗的经费,减少水下作业的同时为建筑结构稳定性提供更多保障,应用第二种结构进行设计,经过较为复杂的计算后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故选择第二种结构方案。
(三)对结构稳定性进行验算
小品在风景园林中较为常见,设计人员对置石、假山等方面的造型进行设计时,对造型效果方面的考虑较多,导致最终设计结构重心具有某个方向的倾向性,大型悬挑石在其中的应用较多,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倾覆,通过抗倾覆计算能够对结构安全性进行提升。
三、提高方法分析
(一)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进行科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风景园林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工作中的应用空间较多,设计人员需要对其应用进行推广,对设计工作进行可行性、安全性、美观性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减少对生态产生的负面影响,为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绿色发展奠定基础。对其中配套设施进行布置和作业时,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调配,对监管工作产生更多重视,为风景园林建筑结构提供保障,避免构造设计的落实受到影响。
(二)加深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设计工作的理解
设计人员是风景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主体,其认知水平对结构及构造设计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设计人员自身需要对错误的观念进行调整和纠正,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产生更多认识,将绿色生态理念、美观设计、安全性设计等理念融入设计工作中。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对风景园林设计人员的意识及专业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能够在设计工作中进行全面的思考及综合分析,对设计合理性进行提升。
传统的教育培训工作中侧重点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对造型方面的设计较为关注,对风景园林建筑结构及构造设计方面的问题有所忽视。为了对其建筑结构可靠性及稳定性进行提升,使风景园林更好的发挥美好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作用,需要对人民的意愿及意见进行更多的考虑,将其融入设计工作中,对设计技巧进行科学合理应用。
结束语:
总结全文,建筑结构及构造设计工作的可靠性与风景园林的美学价值及视觉效果同样重要,前者可谓是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及构造设计方法,对风景园林结构进行细致分析。上文已经对结构分析及构造设计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希望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借鉴文中观点对设计方法策略进行调整,促进园林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俊,朱亚红.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设计方法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2):119-121.
[2]冯江聪.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9):136-136.
[3]刘玲华.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设计方法探讨[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16):218-218.
[4]李莉.园林生态景观应用中的木结构建筑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4(16):86-86.
[5]刘晓静.竹建筑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论文作者:陈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结构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方法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