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雷颖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雷颖

(国网福建屏南县供电有限公司 福建省宁德市 352300)

摘要:电力的供应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能源和动力,传统意义的电力系统无法满足如今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电力管理的高要求,要想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将各种智能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管理中,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这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阅。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引言

智能技术属于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智能技术由于其巨大的技术优势,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公众对新建高压线路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线路造价,特别是走廊使用权的费用日益昂贵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电力网的不断增大,使得人们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效率,为电力系统的正常提供了保证,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

1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1智能技术的概念

智能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具体是指具有组织、学习和适应等功能的一种人机接口和体系结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分析产品问题并解决传统控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特别适用于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上。相对于传统控制手段,智能技术控制手段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不再单纯的反馈问题,更能够有效的自动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以说,智能技术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从辅助性作用向主导性作用的转变。随着国家电网改革的进行,智能技术的优势也逐渐的受到重视,很多电力系统已经开始将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2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在传统电力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根据当前系统实际情况自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对电力系统来说,其自动化管理主要是针对变电站、调度网和配电站等,由于是用设定好的计算机程序对电力系统进行管理,只要达到某个逻辑条件系统便会自动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因此极大降低了系统操作误差,提高了精确度,从而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安全和稳定,是电力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1模糊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最常见的系统是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加强大型电力系统的监管,而且能准确把握系统的动态模式。目前,我国开发的模糊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电力系统动力系统中变量复杂性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过程。模糊系统具有自己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数据,提高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是一种基于人的神经网络控制理论而构建的新型智能控制技术,具有“非线性”特征。众所周知,神经网络系统是成千上万种神经元组建而成,不仅复杂,而且多变,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记忆学习能力、信息开发及处理能力,逐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蕴含的科技潜力也慢慢的被人们在电力系统中所挖掘。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其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神经元接头处的特殊连接方式而实现的,这种特殊的连接方式蕴含了大量的信息权值,不仅可以传导信息,而且可以整合信息。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主要集中于图像的处理和实时监控等方面。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广博,其中包括了数学分析系统、智能人工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如利用数学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自动分析,并可以折算出电力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的能耗等。

2.3专家系统控制

这里所提到的专家系统控制技术主要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中,借助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和专家知识来对复杂问题进行有效求解的一种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一般是把将众多的专家知识借助相对应的数据模式来转入到计算机中,如果转入过程中出现问题则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推理和判断。将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引入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分辨出电力系统的警告状态,从而为电力系统故障的紧急处理和恢复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而且借助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还能够有效的开展静态、动态安全分析和状态转换分析。虽然目前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还需要借助储备知识来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决,但是当遇到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则会显得手足无措。然而将其引入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将会更好的突出其优势,具有非常远大的发挥咱前景。所以要加大对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有效研究和开发,以更好的提高专家系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并在系统储备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电力系统相关功能的有效开发。

2.4中线性最优控制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线性最优控制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在实践中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是最为普遍的,技术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目前,有部分电力专家提倡采用最优励磁控制手段来改善动态品质的问题,并且提高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这一建议已经被得到证实,并逐步应用于输电线路建设中。此外,水轮发电机制动电阻最优控制理论的应用,也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这项技术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其它环境中其作用和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我们要谨慎的使用这项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行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想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就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特点,来针对性的引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等智能技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范围和程度,而且还能更好的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安林.浅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148-149.

[2]刘圳.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4):35-36.

[3]师君.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

论文作者:雷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雷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