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波[1]2002年在《符号思维与建筑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当前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建筑工作者都感到建筑理论对于建筑创作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建筑创作理论的研究还很不足。作为建筑师,若没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观作为主导,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作品,甚至陷入创作的危机中。因而我们有必要吸收能引发创见的理论框架来形成自身的思维方式,从而指导创作实践。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力图从符号理论角度探讨其与建筑创作的关系和影响,并希望能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创作手法,从而构筑起一个对具体创作有益的理论框架。符号学是一门二十世纪新兴的学科,与语言学与结构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六十年代以后形成的建筑符号学有效地解决了现代主义所面临的“意义危机”,并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石。同时,它也为解构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论文简明、系统地介绍了符号学的一些概念和建筑符号理论体系,结合当代西方建筑发展趋势和符号美学的观点对现代符号理论体系进行扩充,并介绍了建筑符号构建的基础理论(原型学、完形学和类型学),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符号理论体系。建筑符号学分为符构、符义、符用叁个层面,符构学关注的是建筑的实际构成法;符义学强调建筑的美学要基于抽象的人类文化基础上;而符用学则是要关注人类行为学方面的符号作用。在此基础上,依照建筑符号学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层面,并结合实例着重探讨了建筑形式的一般组织规律及其制约因素以及建筑的意义及其表达方式,也探讨了建筑符号的语境、解释和功能,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论文通过对西方建筑作品的分析和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反思,提出面向未来的符号思维应该是:既要继承传统建筑及文化的优秀品质及符号,又要敢于创新,运用符号理论构建新的符号,来创作反映时代特色、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建筑作品。
刘颖[2]2014年在《西安“新唐风”建筑的符号性与象征性研究》文中认为法国着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千百年来,人们创造的建筑和城市成为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纪念碑。在古城西安,张锦秋设计并建成的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将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建筑空间以传统形式表达出来,为城市文化特色提供了展示平台。“新唐风”一词的提出,最早来源于1992年吴良镛先生为张锦秋的着作《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一书中的序言。随着“新唐风”系列建筑的不断发展,无论从城市规划上,还是建筑创作上,都具有一定地域特征和现实意义。一直以来,对于“新唐风”建筑现象的产生背景、创作手法、形式特征、发展脉络等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然而,从符号学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其建筑形式之下的符号性与象征性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探讨地域建筑创作途径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同语言一样是一种符号系统,那么将符号学理论作为研究问题的方法论,透过建筑现象看建筑所传达的本质内涵,并以此来探讨建筑的文化象征意义,真实客观地再现建筑的形式表达,这便是笔者深感兴趣并致力于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共分为六章,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内容,论述西安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现状,对“新唐风”建筑现象的产生溯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第叁章至第五章)从符构、符义、符用叁个层面上分别对“新唐风”建筑的表象构成、表征意义、功能作用进行逐层分析,总结归纳建筑构成的总体特征、建筑表意的手法原则以及建筑功能的具体表现。第叁部分(第六章)总结“新唐风”建筑在符号性和象征性上的表现特征及其运用手法,论述其对地域建筑创作产生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启示。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唐风”建筑现象中符号性与象征性的内涵意义与文化意识的分析,总结其对西安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作用。研究结论得出其建筑构成的总体特征如下:1.在平面布局上呈现出以自然符号为依托,与地域环境有机结合的特点;在空间序列上呈现出以古意新用手法,匠心独运为理念的特点;在流线组织上呈现出以满足建筑实用功能为主,营造动态体验空间为辅的特点。2.对符号重构的过程,表现出特定文化情境下的象征意识。3.注重建筑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4.关注材料的运用和技术的创新。5.建筑色彩从写实到写意。建筑表意的手法原则包涵形似、神似和古为新用的文化载体叁种方式。建筑功能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下:1.转变建筑原始功能,营造适合使用者活动的空间尺度。2.联系历史文脉,提取符号元素加以运用,使建筑空间协调统一。3.关注建筑整体与细部的联动关系,坚持“以小观大”的设计原则。4.采用符号元素的引借、象征意象的联想,激发使用者对传统元素、地域文化的探求心理。最后,对文化象征的未来展望主要体现在关注建筑空间的表意性和突出建筑文化的可解读性两个方面。笔者希望通过论文的研究,能为“新唐风”建筑从不同层面就同一问题提供新的注释与认识,在新的层次上全面、深入的了解“新唐风”建筑;另一方面,希望能为地域建筑创作提供有关符号思维和文化象征的设计方式,并对西安城市“古都风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来嘉隆[3]2017年在《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文中指出本论文是关于建筑创作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研究,题中的"通感"并不是一种晦涩深奥的理论思辨,也不是建筑师故弄玄虚的神秘玄学,通感是一种基于万事万物之间内在通连关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论文的立论基础是基于当代中国建筑界的两种不良趋势:对于建筑自律性的极端追求和对于建筑表意性的肤浅表达。论文在继承和发扬前辈学者关于通感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创作的自身规律,建构了以建筑通感为研究对象,以意象生成为研究路线的建筑通感研究框架。一般认为,通感是存在于五种感官之间,将本来表示某种感觉的词汇用以表示另一种感觉的独立修辞格。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通感概念的系统化梳理,着重从"官感之外"和"修辞之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对本文中的通感概念进行了定义,澄清了过去对通感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通感的归属;通感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关系;通感的生理学基础;通感与相关概念辨析等几个方面对通感的内在结构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研究。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视角,对通感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论述,指出通感具有跨文化的意义。对通感的远源异质性、反常合道性、直观性、触发性、积淀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分别对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心理过程、基于通感的意象及其"间体"结构、基于通感的艺术创作审美追求等叁个方面对艺术创作中的通感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实例研究入手,通过对浙江美术馆建筑的描述,结合程泰宁先生自己的论述,对建筑通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别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两个层面对建筑通感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建筑"言、象、意"的再读,结合生物学的"生成"理论,对"建筑意象生成"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说明通感是通过建筑的意象生成的方式介入建筑创作之中,并提出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并不仅停留在"完形"的层次上,更表达出一种对建筑意的追求,从而确立了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方法论的技术路线。在这个基础上,阐明了通感之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对建筑创新途径的补充;对建筑表现力的提升;对建筑审美维度的深化;对建筑物理时空观念的突破等。在大多数人看来,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就像一个黑洞。因此,本文尝试对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进行论述,通过分别对中国古代创造器物过程和建筑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出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是一个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建筑自律性与建筑他律性相互统一,逐步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生成的四个步骤:建筑通感的获得;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提取复合;基于通感的建筑意象落实表达;基于通感的建筑审美归宿。并尝试用来分析柯布西耶的名作朗香教堂的创作过程,使基于通感的建筑创作机制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本文反对形而上学,建筑通感只有被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对建筑学才有意义。因此,针对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等层面分别提出:建筑通感的抽象逆反策略;建筑通感的叙事组织策略;建筑通感的场景营造策略,从而将建筑通感表达出来。本研究是在中国建筑市场日益发展、建设规模巨大,而设计水平却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盲目跟风严重,尤其是缺少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建筑创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大背景下完成的。论文认为,源自于中国整体性哲学的通感,对中国建筑师有着特殊意义,它对建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作品将有重要的帮助;通感从根本上改变了思考建筑和创作建筑的方式,通感能够突破建筑学内部既有的条条框框,使建筑师能够打通中外、打通古今、打通建筑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壁垒,从不同事物中寻求创作的通感,打开创作多元化之门,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新思维、新视角与新途径,使更多原创的、艺术容量丰富的建筑作品问世;由于通感的积淀性,使得它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关键是需要处理好"博通众艺"与"专精一门"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中国的建筑教育以及中国建筑师素质的培养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感不仅属于过去,同时也属于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通感非但不会消失,而是会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持续为建筑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文隽逸[4]2010年在《图像的狂欢:读图时代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文中认为在后现代境况中,随着大众媒介技术的发展革新,新的视觉文化崛起,图像时代来临,彻底改变了图像自身的释义系统和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图像成为可以直接操作和传播的资源和媒介,导向了“量”的无限增殖,以及视觉审美的泛化。图像符号的象征价值和意义袭入日常生活,在不同的语境中,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城市、建筑及其设计。图像的视觉直观性和大众媒介化使得对于城市与建筑的体验、感知和想象无一不依赖于图像建立的符号解释模式。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被消解。图像化的城市和建筑试图成为设计实践的价值和导向,同时也成为图像符号意义进一步播撒的媒介。由此,读图时代的城市设计倾向于建立在符号的视觉表意之上,塑造出迥然有别于其他时期的城市形象和空间。而大众文化和数字图像技术对建筑设计的介入则更进一步将建筑作为载体,以图像化的手段和理念,再现视觉符号的意味,并加速着建筑的生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与建筑的物质属性使得一切相关讨论都脱离不开当下的消费社会背景。一方面,城市与建筑空间作为商品被生产;另一方面它们作为城市地方形象价值的符号载体被象征化,成为在全球化境况中塑造特异性,创造地方认同的公共资源。在这一语境中,图像符号意义的生产受困于消费文化逻辑,成为城市与建筑设计过程中附加的交换价值,而失去了其自我批评、自我衍生的功能。城市与建筑设计所呈现的面貌不再是使用功能的结果,而是视觉消费的表征。本文共6章,约十万余字。试图阐释在上述图像转向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作为日常生活体验的场所和可消费的商品,城市与建筑设计图像性转变的机制、实践和价值。其中将讨论后现代图像符号意义生产的全新框架,及其借由大众媒介进行的空间性生产。城市与建筑在这一过程中,由实体的建造趋向了象征表意的建构,并结合大众艺术的手法发展出不同的设计策略。最后指出对地方的回归可能是把握这种转变的关键,并重点结合上海世博会建筑实践进行论述。
吴克勤[5]2013年在《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思维类型研究》文中指出从人类为生存而营建开始,建筑界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革命:从巢居、穴居的原始构筑物,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形态各异,建筑思想也是纷繁复杂。尤其是近30年,作为知识面最为宽广、思想最为开放、坚持自我、勇于创新的一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在借鉴、吸收国外建筑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异于国际风的新建筑,营造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精彩的建筑世界。针对当今建筑流派、建筑理论繁多这一现象,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创新学、创新思维学等理论成果,从思维层面对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的梳理,论述了建筑设计的过程、结构因子、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内容,寻找建筑师创新思维的特点、结构,并根据结构的不同,对其整体做一个类型划分。首先,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心理学与哲学对于创新思维、建筑学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成果,定义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概念以及其四个特征,为后文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过程的评价做出理论依据。其次,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描述出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并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得出建筑设计是由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叁个阶段组成。其中信息处理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核心阶段,是由元思维、初级语言、价值观叁要素构成,并对每一要素分类。再次,将元思维、初级语言、价值观的子项进行一一组合,论证其存在的可能,从而得到人文型、折中型、策略型、格式塔型、先验型、低技型、现象型和感知型8种创新思维类型。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建筑师作为实例,说明在各类型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建筑作品的表现。
杨颖[6]2005年在《符号·情感·形式》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是记载人类文化的符号,建筑艺术的审美形式之所以具有意义、意味,就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把对生活方式、情感观念的认识积淀在建筑符号中,并与普遍的人类情感产生同构对应,从而引起了人们观念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时,建筑艺术才产生了命运感、使命感、历史感等诸多伟大的生命力量。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自二十世纪初问世以来逐渐被理论界认识和接受,并开始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中受到推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符号学理论开始渗透建筑领域,与建筑美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在我国近现代的建筑艺术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显着的影响。建筑艺术和符号学理论都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这使得建筑符号学理论的研究成为可能。对于建筑符号学理论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也将对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本论文旨在借鉴和沿用前辈学者的符号学理论,以建筑符号为切入点,对其在建筑美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建筑符号在传达艺术情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建筑符号的特殊性和表现人类情感的独特方式。研究的目的就是力图从符号理论的角度探讨建筑符号与建筑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并希望能构筑起一个对建筑艺术研究有益的理论框架。论文在美学、艺术学理论的引导下,对建筑艺术的符号学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提出建筑艺术是一种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建筑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利用特殊的艺术符号的外显形式,通过与人类普遍情感形式同构对应,相互交融,从而最终实现成熟的建筑艺术作品——有意味的建筑形式。
刘亮[7]2007年在《当代博览建筑中的叙事思维表达研究》文中认为面对空前繁荣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建筑也不断涌现着新的景象,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而博览建筑则是站在了文化浪潮的最前沿,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短短十几年。大量的博物馆、展览馆,各色的美术馆在世界的不同城市拔地而起,它们正改写着博览建筑的旧面貌,同时带给世人崭新的建筑形象,新鲜的建筑文化。世界上每周就有两个新的博物馆开放,人们的视线从关注博物馆、展览馆中的展品逐渐转而开始对博览建筑本身发生了兴趣,新的建筑的落成都会成为当地乃至国家的重要事件。什么叫叙事表达,如何理解叙事性设计?叙事性表达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在文学、绘画、电影等其他的艺术领域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发展体系。但在建筑设计领域,叙事性表达的发展比较滞后,目前还在探索之中。叙事性设计思维习惯在展示设计与商业空间设计等领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他倾向于以说故事的方式或主题表达的方式来思考设计创作。叙事设计(narrative design)这样的概念,正逐渐被更多的设计者关注和认可,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过程中去。更多的设计作品除了满足所谓的“使用功能”以外,也要满足“设计的某些表达功能”。也就是说作设计时并不是只考虑机能问题的解决而已;更要在一个作品中表达一些深刻的“意涵”,并希望一个作品能像文学作品一样,透过说故事的方法,而让受众理解并感动。
吴帆, 王志飞[8]2018年在《适应与超越——符号学于建筑设计》文中认为简述了建筑符号学的产生与发展,对建筑符号学与建筑设计的关联做了梳理。从符号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语意转换以及建筑符号的外延与内涵两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创作的适应性过程,并对石家庄新客站和重庆大学B区正门两个建筑作品作了评价与解读。最后以超越建筑符号的建筑精神作结语,对面向未来的符号思维提出简要论述。
姜利勇[9]2009年在《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设计创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要平台,建筑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营造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社会经济环境需要建造各具特色、传承文明、演进历史、构筑绚丽多彩的建筑文化。20世纪摩天楼之路是实现人类通天宏愿的奇迹,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有的建筑现象和时代的里程碑;21世纪的高层建筑又进入了一个发展方兴未艾的新时代。中国高层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宏大时空艺术,展示着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建筑活动的强度、建筑技术的高度和建筑文化的深度,它的艺术魅力、文化特质和艺术创作规律令人关注。高层建筑文化特质的建筑个性及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形式表达,包含着兼容性、开放性、适应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等方面,它根植于建筑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因而也表现出当代环境所特有的生活的生动性、多元性和渐进性特征,具有非线性时代的文化复杂性,反映了对人类情感和接受的重新重视。表达这种建筑文化特质的设计创意突出思维的创新性,即当代高层建筑艺术的审美倾向正转向“非总体性思维、非线性思维、混沌思维”模式,建筑的形式语言也倾向一种复杂科学思维的建构,这些构成了城市形态的突变。基于突变理论的建筑复杂思维再现了建筑演化轨迹将出现“分叉”,并突现多种开放的突变可能。论文从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哲学视角,重点阐释了高层建筑“同质化”、“国际式”美学价值迷失和城市文化价值的缺失现象,以及高层建筑艺术发展的混沌与精神维度的丧失,着重探讨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失序实乃生存价值的失却;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造性思维具有动态发展的、整体的、突变的、非线性的特征;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实质是动态的信息审美观的确立;探索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实践方法和策略;进行动态、多维的高层建筑文化批评等问题。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历史与现状,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的范围与视角、论文的创新目标、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探讨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中的文化失序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学价值迷失、城市文化价值的忽略、艺术发展的混沌和精神维度的丧失等问题。第叁部分从立论的角度,探析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理念,运用文化特质创意的分类表达对创作实践作历史的分析和文化观、哲学观分析,并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详解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理论动力和规律。第四部分即论证,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阐释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寄意追求的实践方法,在线性设计及注重理性文化特质创作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线性、整体性、逆向等创新思维方式,分析了基于艺术思维层次的文化特质创造,探寻和揭示一种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物质工具与艺术审美感性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阐述了当代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创作走向,以及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批评策略;分析了文化特质创意的生态文化观、信息审美观等创新方法,提出了建立生态文化信仰的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评价标准。论文最后得出结论:从文化特质创意角度研究高层建筑设计创作是高层建筑发展的一种创新策略,它针对当代高层建筑实践带来的美学价值混沌、城市文化价值迷失和当代社会精神信仰平庸化、大众生活维度的缺乏等现象;非线性思维、整体动态思维可以丰富高层建筑的形式语言,它互补于理性的科学思维,并通过学科群的协作同构创新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策略;最终建立面向未来的动态开放的信息审美观和文化生态观,并从人文价值的生态思维视角发展科学的可持续性高层建筑评价体系。
徐健生[10]2013年在《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是本文命题研究的初衷。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关中传统民居渊源深厚、特色鲜明,在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意义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的同时,关中传统民居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成为当前众多地域性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此时,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成为对其进行现代传承实践的关键影响因素。地域性建筑创作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在设计之初要设定目标,设计行为要追求目标,作为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研究来讲,不能忽视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追求目标的方法是需要研究与总结的,也是有普遍规律可以理性把握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人们提供满足需求,使人赏心悦目的建筑及环境同时还要寻找地域认同感。而地域性建筑创作中,在地域特质影响下,建筑师在整个创作实践中的行为方式以及最终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必然构成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研究的关键切入点。关中传统民居作为民族传统居住建筑的瑰宝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多年来,西安本土众多的地域性建筑作品都体现出了对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质的现代继承,很多建筑师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呈现出了众多优秀作品。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范式,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需要理论上的总结,实践行为需要方法论上的指导。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结合对地域性建筑创作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对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从自然、人文、技术叁个层面加以深入考察研究,分析整理其关键要点:朴实厚重、端庄稳重、不失华丽是其典型的外在特征;窄长院落、单坡屋顶、厚重墙体构成了独有地域技术范式;气候地貌、文化观念与厚重历史都成为关中民居外在特征形成的内在基因。关中人重诗书礼仪而求实守土;其民居形态礼教而厚重,由黄土而自然。总之,关中民居已经形成的外在特征与促使这种特征形成的内在基因都是我们在现今地域性传承中应进行继承与发扬的重点要素。本文首先对关中传统民居地域特质加以明晰明晰,之后对现存的,关中传统民居特质影响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实践过程与手法展开了调查,通过对核心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当前普遍存在于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中的共性规律。综合特质、过程、方式叁个层面的研究与总结,本文将其归纳为叁种模式:“目标—模仿”模式;“解析—重构”模式;“抽象—隐喻”模式。这叁种模式分别代表了叁种不同的设计操作类型,并且每一个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使用人群。本文结合对实际工程案例的追踪,着重对于这叁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归纳各种模式的概念、起因、原理、特征、意义与局限,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目标与策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原则和方法来改进原有操作模式,进而结合对上述叁种模式使用情况的调研与分析,提出了叁种模式的改进要点和建构理想的动态建筑创作模式的设想,使我们从理论层面上建立起对地域性建筑创作行为的客观认识,指导建筑创作者科学地、有效地掌握对关中传统民居进行现代传承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同时也为与之相似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符号思维与建筑设计[D]. 舒波. 重庆大学. 2002
[2]. 西安“新唐风”建筑的符号性与象征性研究[D]. 刘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3]. 建筑通感研究—一种建筑创造性思维的提出与建构[D]. 来嘉隆. 东南大学. 2017
[4]. 图像的狂欢:读图时代的城市与建筑设计[D]. 文隽逸. 重庆大学. 2010
[5]. 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创新思维类型研究[D]. 吴克勤. 合肥工业大学. 2013
[6]. 符号·情感·形式[D]. 杨颖. 河北大学. 2005
[7]. 当代博览建筑中的叙事思维表达研究[D]. 刘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8]. 适应与超越——符号学于建筑设计[J]. 吴帆, 王志飞. 建筑与文化. 2018
[9]. 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及设计创意研究[D]. 姜利勇. 重庆大学. 2009
[10]. 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研究[D]. 徐健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符号学论文; 设计思维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建筑符号论文; 创意思维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通感论文; 地域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