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地区论文,新战略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注:邓小平同志多次表述“教育是基本建设”的思想(参见邢永富:《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学习邓小平“教育是基本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从这一思想出发,笔者认为西部民族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就是一项基本建设工程。)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宏观的、整体的、政策性的战略研究。为此,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研究及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解,提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三大战略”,即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战略、超常规发展战略。本文试就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等作一探讨。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及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
均衡发展是一个源于资源经济学的概念,指通过合理地配置人类有限的资源,达到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均衡,使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相当,形成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资源经济学之所以提出经济均衡发展理论,是基于这一认识:人类的资源本身是稀缺的,而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多种多样的,这就有可能造成人类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发展,甚至会出现科学家担心的人类资源的消耗殆尽。要解决资源稀缺性与人们需要的无限性、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使国民经济成为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使有限的资源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使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使用。资源经济学的均衡发展理论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不仅是一种较新的理论,而且在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此,这一理论也受到了其他学科的青睐。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就是对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移植。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调整制定及资源的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一般而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注:参见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一种有待确立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在这三层含义中,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受教育机会均等、条件均衡、教育成功机会和效果相对均衡的前提;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和条件均衡是进一步的要求,又是效果相对均衡的前提和条件;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衡是教育民主发展的最高要求和目标。由此可见,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不仅要有教育“输入”的平等,而且更在于教育要有平等的“输出”效果,即达到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均衡。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同的投入肯定有着不同的产出,相同的投入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产出,这是由教育资源的配置因素来决定的。两种情况都有导致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不同的教育产出又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投入,这样便有了教育发展中的非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所以,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即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不同子系统之间分配,这既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配置,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行业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类地区教育事业间的分配。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就是使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相对均衡。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发展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差别,最典型的就是东、西部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注:本文所指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云南、贵州、青海、甘肃、陕西、四川、重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省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9省区;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9省市。)二是城乡差别,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设施、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上的不均衡;三是民族群体差别,指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恶性循环;四是家庭差别,即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所造成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目前我国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中尤以东部与西部、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教育非均衡发展较为明显。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从西部民族地区来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话,它既是目前我国教育现实问题(东西部差异、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差异)的反映,又是人们对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教育的民主与公平、教育的权利与保障)的憧憬。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区位和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有4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全国154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也主要分布在这里,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2个自治县(旗),(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不属于西部,未统计在内,但这三个自治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待遇。)约占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的96.72%,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86.4%,民族自治地方构成了西部国土的绝大多数区域。(2)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比重最高的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8.01%,而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高达20.34%,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2.32%。西部各民族分布呈现相对集中、散居程度相对不高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汉族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的相对聚居,其中汉族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三省一市,其汉族人口占西部汉族人口总数的60.83%;少数民族人口则主要集中在除这些省市之外的其他西部省区,那里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整个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89.60%。(注:文中人口方面的数据均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人民日报》2001年4月3日。)(3)西部民族地区是多元文化与教育并存的区域。西部各少数民族均具有自己民族性与区域性相统一的文化体系,他们几乎都拥有自己的语言,如藏文、蒙古文、彝文、壮文、布依文、苗文、侗文、哈尼文、纳西文、傣文、土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其中藏文和蒙古文字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审定,成为国际标准语言文字;他们还拥有自己的教育传统和宗教习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及与本民族文化相一致的民族传统教育,如藏文化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彝族文化与毕摩传承教育等。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教育从各方面以各种形式已经渗透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多民族与多文化并存的特点,使西部地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也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了地区差距。(4)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地区的集中地区。全国共有592个贫困县,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就有257个贫困县,占总数的43.4%。西部地区人口中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达3200多万,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40%。少数民族尚未解决温饱的12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人年均收入低于625元(国家统计局根据物价上涨指数确定的1999年温饱标准线)。西部民族地区扶贫效果极不稳定,平常年景返贫率多在15%以上,灾年有的地区高达30%以上。(注:参见牟本理:《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工作》,《中国民族》2001年第9期。)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上,由于以上特点的影响,不均衡发展的现象就尤为突出。认真分析和对待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对于发展我国整体的教育事业、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对于西部大开发,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西部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与东部地区、汉族地区相比,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现象,这些非均衡发展下形成的较低的教育水平,又成为制约和影响西部民族教育的现实因素。这些非均衡发展的教育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非均衡发展状况。不仅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而且西部各省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从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个评价一国或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我国在上世纪末宣布“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基本完成的同时,西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6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要少1-2年,仅仅是接近小学程度的受教育水平,与我国普及初中教育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更不用说与东部发达省区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相比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差距还可以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见表1)、人口文化程度构成指标(见表2)中得到进一步反映。(注: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统计整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78页;论文中的数据除了专门说明的之外,其余均根据此研究报告整理。)
表1 2000年全国及不同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所占比重(%)
比较范围小计
男 女
全国平均15.14 8.81
21.56
西部地区18.6511.56
25.93
西部民族地区22.4314.60
30.25
表2 2000年全国及不同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
文化程度 全国平均 西部平均西部民族 西部占
地区平均 全国%
大专以上 3.09 2.392.6 21.9
高中 10.7 8.8 8.2 23.4
初中 34.4 29.026.5 24.0
小学 38.5 43.334
31.9
识字很少 13.4 16.528.5 35.1
从西部民族地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来看,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地区之间和男女之间差异明显、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更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失衡且总量短缺、流失严重等特点。据统计,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在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西部省区除了新疆、宁夏和陕西三省区外,其余各省区在全国排名均为15位以后。这一反映社会高素质人才的指标进一步说明西部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与东部省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正在拉大。
2.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状况。西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对学生入学率、辍学率、保留率、升学率等的比较(见表3)和对办学条件(见表4、表5))、师资队伍(见表6)、经费投入(见表7)等的分析来证明。
表3 全国及不同地区“五率”比较
数据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1999)》,2000年。
从教育领域常用的生均校舍面积、校舍危房率、理科教学仪器达标校和图书达标校比例等办学条件指标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普通中小学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从1999年的统计资料来看,全国小学危房率为0.72%,西部小学危房率为1.47%,东部为0.28%。西部民族地区如青海、宁夏等地的小学校舍危房率高达4%以上,与全国平均数相比有着更大的差距。这一指标反映了西部省区校舍落后的状况。西部省区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校比例较低,1999年全国小学校的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校东部高出西部民族地区17.66个百分点;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如西藏仅为2.20%,青海仅为9.34%,新疆、云南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小学图书达标状况与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状况相似,差距十分显著,统计显示,东部小学校的图书达标校比例高出西部民族地区31.53个百分点,而且不同省区之间也相差十几甚至几十个百分点。
表4 1999年全国及不同地区小学办学条件情况
普通中学以上4个方面的情况基本上与小学相似(见表5):
表5 1999年全国及不同地区普通中学办学条件情况
从师资力量的学历达标率与教学能力等指标而言,东、西部也有明显的差距(见表6)。据统计,1999年西部12省区小学专任教师拥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占92.86%,其中云南、贵州、西藏这一比例低于90%;东部省市这一比例为97.28%。1999年西部初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为82.70%,其中广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均在80%左右;东部地区平均为88.22%。1999年西部高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60.52%,其中甘肃、青海、新疆这一比例为50%左右:东部省区平均为70.98%。
表6 1999年全国及不同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状况
东、西部教师学历达标率的差异,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别,再加上西部民族地区的学历达标率还是在民族师范院校降低录取分数线、扩大招生数量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的,所以正像一些从事民族教育研究的学者所指出的“高学历与低水平的矛盾”一样,民族教育的质量问题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仍有相当数量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教师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和持证上岗制度尚未健全;教师的工资往往被拖欠,公费医疗难以有效保证,办公条件和工作条件差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所有这些已经成为阻碍西部民族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从教育经费投入的体制与现状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在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和生均教育事业费用上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1998年西部省区平均教育经费总额为50.76亿元,东部省市平均教育经费总额为157.40亿元,是西部的3.1倍多。东部与西部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构成也不一样,东部省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来源的66.98%,西部为76.35%。(注:参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教育统计报告》2001年第1期。)事实上,越是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越要依靠政府财政性支出。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高,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情况明显不如东部地区。1998年,全国小学生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为370.79元,东部是西部的1.8倍,贵州、陕西、广西、甘肃的投入偏低,均不足300元;同年全国初中生的生均教育事业费为610.65元,东部是西部的1.38倍;同年全国高中生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248.25元,东部是西部的1.43倍(参见表7)。到2000年,“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累计投入39亿元,其中对西部省区重点投入24亿元,这对解决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毕竟数量不大,再加上各级政府财力与其在义务教育投入上应承担的责任相比不足,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依然很大。
表7 1998全国及不同地区小学、初中、高中的生均教育事业费状况(元/人)
全国及不同地区 小学 初中
高中
全国均值
370.79610.651248.25
东部均值
784.281126.95
1976.17
西部均值
429.94813.941384.26
西部民族地区均值
475.80909.191510.29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整理而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受该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和工业化发展程度的限制,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为该地区各行各业提供应用型人才和生产建设第一线人才资源能力的限制,在结构与发展水平上与东部地区都有着较大的差距。1999年,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有161所,其中西部仅有23所;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本专科生共23.42万人,其中西部仅为2.72万人,占全国的11.61%。1999年,西部省区平均每万人中的中等技术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25.38人,东部是54.18人,东部是西部的2倍多;西部省区平均每万人中职业中学平均在校生数为31.66人,东部为56.34人,东部是西部的1.78倍。从西部地区内部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又主要集中在汉族人口集中的城镇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情况就更不理想了。从西部教育经费的统计结果来看,职业教育事业费除新疆达到较高水平,为生均2168元外,西部其他各省区生均职业教育费大都不足千元,不仅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114元)。
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普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西部成人教育发展程度就更低。首先是成人教育中任务较大的扫盲教育,从成人文盲率来看,1999年新疆为11.52%,西藏为54.08%,内蒙古为16.78%,广西为15.12%,宁夏为25.83%,云南为25.22%,青海为43.62%。其次是西部成人每万人中高等院校在校生平均数为23.89人,远远低于东部省市的平均数59.09人。再次,西部省区平均每万人口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平均数为14.43人,东部平均为39.39人,西部也明显落后于东部。
4.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高层次的教育资源存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加显著,西部省区拥有高等院校142所,东部为415所,是西部的2.9倍;从学校层次规模结构看,西部省区的高校、中专、普通中学、小学四类学校的数量之比为1:6:94:757,东部为1:4:53:313,显然西部省区学生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不如东部省市充足。而且,这些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陕西、四川等省,只能在不同程度上辐射西部的民族地区。许多从民族学校毕业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的机会主要集中在全国十几所民族院校,但不论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规模上讲,这些民族院校还是十分有限的。二是从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来看,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有较大的差距(见表8)。三是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力。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大都集中在师范、农林、民族等方面,现代性的专业和学科以及综合性大学发育不足。西部高等院校不仅处在有许多不利条件的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资金来源单一,而且自己所拥有的一些特色学科与专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有的十分不景气,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国家的高校建设“211工程”,西部高校进入的仅有5所,东部为63所,是西部的12.6倍。西部民族地区的藏学、维吾尔学、民族学、敦煌学、生态环境学等特色学科与专业正面临着人才流失、资金缺乏等问题。四是西部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与知识贡献能力较低。
表8 1999年全国及不同地区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单位:人)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的表现,事实上,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统计数据中含有大量以汉族为主的城市教育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隐藏性。每当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学者和全国学者一起探讨教育的均衡发展时,他们总是大声疾呼、慷慨激昂,而东部发达省区的一些学者总是难以理解。长期深入民族地区的西部学者对民族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与不公平发展有着更深切的体验。每当他们看到民族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危房中上课时,每当他们与工资被拖欠半年之久的教师谈心时,每当他们走访少数民族地区的“马背小学”、“帐篷学校”时,他们对民族教育的感情和他们对民族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的理性分析总是交织在一起。真正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了解西部的民族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远比我们通过教育统计的数据比较来反映这一问题要深入得多、透彻得多。
三、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西部大开发本来就是国家宏观战略政策西移的体现,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因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行为。
政府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中的主要责任有:(1)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制定专门的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行为,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支助扶持政策,支持经济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保障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以超常规发展的模式和新的赶超战略,缩短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而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国民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应在原有的发展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和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提出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西部民族教育的力度,在西部民族地区启动并开展一些教育领域的大项目、大工程,使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西移有更明确、更具体的政策依据。(2)明确政府投资主体。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由于受西部经济发展模式与水平的限制,教育经费的来源主体在国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政府其实一直就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的主体,但是从提法上不够明确,从力度上倾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造成西部民族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在分析了西部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明确了西部民族教育投资的主体之后,政府就不仅要把西部地区的民族教育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基本建设”来定位,而且,要在西部大开发基础建设项目投入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西部民族教育发展的专项投入经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还要集中一定资金,抓一些大工程、大项目,既从宏观上整体规划西部民族教育的发展战略,又有重点地优先解决一些诸如普及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扶持特殊学科专业等与教育均衡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3)加快制度创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方案中增加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给予一定补偿的方案,以实现现实的非均衡向理想的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就要在公平的原则下更多地采取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实行宏观计划倾斜;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开放教育市场,多元化办学,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流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形成一定的教育发展加速度,全面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与东部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达到通过强化政府责任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各级政府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和落实其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上。政府应做好调整完善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工作,保障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同时要坚持在积极发展中促进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事求是地对西部民族地区进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
2.国家建立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优先区”,开展西部民族教育的专门工程。教育优先区(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EPA)一词系指被政府列为物质或经济极为贫乏和不利,须优先予以改善以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理想之实现的地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中都曾实行过这一政策。(注:关于“教育优先发展区”理论参见我国台湾学者吴清山、林天祜:《教育优先区》,《教育资料与研究》1984年第5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和经验对我们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正是在这些成功政策与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发展区”的战略构想。(注:参见王鉴:《民族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3页;万明钢:《“积极差别待遇”与“教育优先区”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这一构想的提出,是以我国经济领域的“经济特区”经验和我国民族教育领域长期实施的特殊优惠政策为基础的。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行倾斜政策的国家。从50年代起,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就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成就显著,取得了历史上空前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国家更是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些特殊政策与工程,比如已经实施多年的“义务教育工程”、“对口扶贫支教工程”、“希望工程”、“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春蕾计划”、“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其他专项基金以及国际组织的援助项目等。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又提出了一系列“输血”计划,如国家教育部就提出了支援西部教育(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十条措施。(注:《教育部采取十项举措支持西部大开发》,参见教育部网站“政策法规栏”(www.moe.gov.cn)。)
所有这些党和政府采取的新、旧优惠政策,在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下,会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区”的设立和运行创造条件。当前,在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时,如何把“教育优先发展区”的设立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大型的、专门的工程?如何明确国家在“教育优先区”发展中的投资主体角色并发挥其作用?如何统一规划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区”工作?如何确定“教育优先发展区”的投资保障和特殊扶持政策?这些问题都将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
3.充分发挥西部民族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作用,走西部民族经济与教育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我国学者胡鞍钢、温军在研究了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的社会发展战略之后,提出了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应实施“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的新追赶战略。(注:参见胡鞍钢、温军:《社会发展优先:西部民族地区新的追赶战略》,《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这一新的发展战略与传统的“模仿或照搬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转变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传统观点认为,造成少数民族与汉族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上的不平等,故将缩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作为消除这一不平等的唯一手段和途径,致使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为“追赶汉族”;现代观点认为,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或汉族地区最大的差距在知识发展差距和人类发展差距,因此新的追赶战略的立足点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优先”。这一理论的实质是正确理解了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的关系。当前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知识与人力资本的储备主要还要靠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这也就是通过强化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优先缩小知识发展差距与人类发展差距,进而加速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因此从这一角度讲,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战略必须要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相一致,并成为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优先发展,必将为西部民族地区储备大量的知识与人力资源,进而为加速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创造条件。所以只顾眼前利益而一味地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追赶汉族”战略已经成为了历史,而应代之以“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发展战略。
标签:教育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均衡教育论文; 西部大开发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教育研究论文; 汉族人口论文; 经济论文; 教育经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