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彪
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幕墙工程采用脚手架和吊篮施工的成本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幕墙工程;脚手架;吊篮施工;成本比较
在幕墙工程施工中,采用脚手架或吊篮作为安装操作平台是两种常见的施工方法,都是符合安全规范要求的可采用的施工措施。但在实际施工中如何选用,则要通过对两者进行成本和施工便利进行综合比较,才能作出最优抉择。
在早期的幕墙施工中一般是采用脚手架作为安装操作平台,这是因为早期的建筑物高度不高,大多是处于10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土建结构施工采用的也大多是落地时钢管脚手架或悬挑+钢丝绳卸荷的钢管脚手架,因此在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后幕墙专业单位直接利用原有的脚手架作为幕墙安装操作平台是顺利成章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节约工程成本和缩短工期,幕墙单位不用另外搭设脚手架,只需支付给总包单位幕墙施工期间的脚手架租金,而且土建结构施工完了以后幕墙接着施工,对缩短工期十分有利。而在早期吊篮更多的是应用在幕墙完工后玻璃更换和幕墙清晰等维护方面的操作平台。因此目前我们仍可见大量幕墙工程施工采用的是脚手架,而吊篮仅作为后期维修的辅佐措施。但为什么近年来我们却经常看到很多建筑物的幕墙工程是采用吊篮施工,甚至有取代脚手架的趋势呢?
这是因为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幕墙造型日趋复杂所造成的。首先是因为近年来兴建的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大量超高层(超过100米)建筑的出现,让土建单位摒弃了传统的落地钢管脚手架,取而代之的爬升式脚手架,俗称“爬架”。“爬架”一般在标准层采用,只需要搭设四层,然后随着土建结构施工一路往上爬升,可以大大节约土建施工的成本和缩短工期。“爬架”只能用于土建结构施工的辅佐平台,在结构封顶后就要马上拆除,后期的幕墙施工是无法应用的。既然总包单位都不用脚手架,那么幕墙单位自然就不能蹭这点便宜,只能自行解决安装操作平台的问题,要么重新搭落地式脚手架,要么采用吊篮。但显而易见,对于超高层建筑通过搭设落地时脚手架是非常不经济合理的,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刚才,搭架子的人工费用也是随着近年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而大幅度增加。所以一般幕墙单位都是采用吊篮施工。
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作为展示建筑物外观效果的幕墙所选用的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提高,造型也是越来越复杂多变。近年来的幕墙很多采用了装饰线条,有横向有竖向的,有铝板有石材的,从而丰富了幕墙外形的立体感,使建筑物立面看上去不再是单调的平面。正是这些幕墙装饰线条的大量出现,让幕墙单位在进行幕墙板块安装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吊篮而不是脚手架。因为幕墙板块与建筑物结构是有一定距离的,一般在200~300mm,脚手架按规范的安全要求是距离结构外边线不超过250mm,如果是没有装饰线条的幕墙,脚手架按规范要求离结构250mm,是可以满足后期的面板安装的。但如果幕墙再增加线条,那么在挂板的时候就要求脚手架离结构外变现要更宽,一般至少要600mm,如果线条比较大的话甚至去到800~1000mm,这个距离就大大超过安全规范所要求25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如果非要采用脚手架作为安装平台,就必须在土建结构的时候搭设三排立杆,在土建结构做完开始挂幕墙面板的时候把最里的那一排立杆拆掉,变成两排立杆;或者一开始也搭两排立杆,但是靠建筑物最里的一排先外移到600或800的位置(具体数值按满足幕墙面板和线条安装的距离确定),然后在每一层作业面往里做个悬挑三角架,满足离结构250mm的安全要求,在土建结构做完开始挂幕墙面板的时候把这个三角架拆掉,又变成两排立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对原有脚手架进行改造,这无疑会大幅增加成本和工期,并不是理想的施工方案。因此对于有线条的幕墙,特别是外飘尺寸比较大的线条,采用吊篮安装是比脚手架经济合理的。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幕墙施工到底采用脚手架还是吊篮施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建筑物的高度,二是幕墙有没有线条,线条外飘尺寸大小。这两个因素要同时考虑,另外我们还要对工期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不能只一味地考虑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对工期的影响。另外一点也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采用吊篮施工会比采用脚手架施工降低功效(但不是十分明显,具体降低多少很难有量化值),因为工人在吊篮上施工总会有轻微的摇摆,不如站在脚手架上施工来得稳当。另外在夏季台风季节吊篮也要停止作业。所以如果采用吊篮施工,工期有“可能”会比脚手架增加。(也不一定,因为采用脚手架也涉及到有改造的时间,前文已做出分析)
以本人参与的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幕墙工程为例,施工单位在综合考虑了建筑物高度、幕墙造型、工期、成本等因素,选择了最优的施工方案。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幕墙工程,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由两栋25层南北塔楼和6层(局部7层)裙楼组成,采用隐框幕墙,幕墙面积为7.4万平方米,其中裙楼约3.2万平方米,南北塔楼约4.2万平方米。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价,采用吊篮租金为每台每天50元,搭设脚手架裙楼为30元/m2(高度30m以下),塔楼则需要55元/m2(需要借用总包塔吊辅助运输钢管)。裙楼周长600米,如果采用吊船施工,按照吊船每台6米计算,约需要100台,考虑到有3个中庭和多个转角位置还需要增加50台,共计150台,采用吊篮施工功效要比脚手架低,工期有所增加,实际工期约6个月即180天,则采用吊篮租金为50元/台/天×150台×180天=135万元,而采用脚手架费用为30元/m2×3.2万m2=96万元,且功效有所提高,实际工期约4个月即120天。通过简单计算,裙楼采用脚手架作为幕墙安装操作平台要比吊篮更能节约成本和工期。
塔楼如果采用吊篮施工,按照每栋塔楼正方体边长42米和吊船6米长度计算,刚好每个面需要7台,则两栋塔楼8个面合计56台,考虑到塔楼高度120米,吊篮实际工期约9个月即270天,则吊篮租金为50元/台/天×56台×270天=75.6万元。而采用脚手架的费用为55元×4.2万m2=231万元。由此可见塔楼采用脚手架施工的费用是相当惊人,且超过100米高的搭设的脚手架安全系数也是令人担忧,唯一的优点是对幕墙安装的高效有所提高,但不明显,据估算最多也只能提前60天工期,考虑到脚手架搭设也至少一个月以上,实际只能提前30天,相比增加的成本和安全风险并无明显优势。
综合以上计算分析和比较,本项目裙楼幕墙采用脚手架施工,塔楼采用吊船施工是最经济合理的方案。由此可见,幕墙安装采用吊篮还是脚手架施工,要根据每个项目具体计算分析,综合对比才能作出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同一项目不同部位,例如裙楼和塔楼,由于平面形状,高度,面积,工期等因素,都会影响连着的成本计算,更要进行具体计算比对。一般来说,对于裙楼如果高度不高但周长又很长的幕墙施工,采用传统的脚手架施工是比较经济合理的,而对于塔楼高度比较高周长有相对短的建筑物,则应该采用吊船施工。
论文作者:吴树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脚手架论文; 幕墙论文; 吊篮论文; 工期论文; 塔楼论文; 土建论文; 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