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中家长问题的辅导策略论文_王文星

家校互动中家长问题的辅导策略论文_王文星

摘要: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征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针对简单粗暴型家长、不管不顾型家长、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溺爱推责型家长、梦想强加型家长、缺乏家教知识型家长六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家校;互动;辅导;策略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征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对于许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来说,家庭教育知识的缺乏以及缺乏与孩子有效交流沟通的技巧,使得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变成了5+2等于0。如何让家校互动更加有效呢?本文将探讨家长教育孩子的类型及如何对家长进行辅导,使家校互动更加有效。

辅导的意思为帮助和指导。家长是成人,因为错综复杂的原因,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成功,因此,如果帮助和指导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则往往成为在家校互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辅导策略则为为达到某种帮助与指导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问题类型,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简单粗暴型家长

“你这家伙,又给我惹祸了”。只见一位家长气冲冲地来到教师办公室,一脚向孩子踢了过去,本来怯生生地站在办公室的孩子,忍不住哭了起来,但在父亲的大声呵斥中,只能变哭为抽泣。

这类家庭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孩子在自己的家中如同“绵羊”,没有地位,完全是父母的附属,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冒犯了父母,则会受到父母的压制。班杜拉认为:儿童所作出的许多不良反应只是对他周围其他人观察的结果,一个孩子会以自己在家受罚的相同方式愤怒地揍一起玩耍的伙伴。据笔者在教育实践对学生的观察,确实发现有些学生由于为了转嫁在家里受到的怨气,在学校里往往对其他的同学具有攻击性。而这位学生,也正是在学校多次去攻击其他同学,因而班主任在不能忍受的情况叫来了家长。可是,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根本不可能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反而还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家长进行辅导,改变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及方法。

辅导策略:

1.熄灭家长怒火。请学生回避,然后递给家长一杯不太热的茶水,请他坐下。

2.其次,认真告诉他,请他来不是为了打孩子,同时更要告诉他,打了学生让自己非常难过。

3.跟家长分析孩子问题形成的原因,重点要让家长明白,自己对孩子的不平等沟通,是造成孩子问题的最重要原因,要让家长体会到有“当头棒喝”的警醒作用;最后,还应该对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技巧进行一些辅导。

二、不管不顾型家长

“老师,这孩子我不要了,他爸爸一点都不管他,叫我一个人怎么管得下他。”当班主任教师打电话告诉家长孩子又闯祸时,这是心力交瘁的妈妈说出了无奈的话。

这类家庭家长的关系大多出现了裂痕。父母彼此都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向对方。孩子处于自由状态,一旦受到不良的诱惑,往往就沦为问题学生。

辅导策略:

1.准备工作。先让学生找一些小时候的照片,包括婴儿时期的;

2.找一间不太大的房屋,播放歌颂母爱或父爱的歌曲,比如《母亲》之类的歌曲,以期在特定的空间内唤起父母对孩子的爱。

3.与父母聊家常,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的情况,一起看孩子在各个时期的照片,从而给父母一个良好的暗示:孩子是可爱的。

4.给家长具体的指导及建议,只要家长态度改变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就容易了。其实,这类孩子,只要家庭是温馨的,那他向好的方面转变也是很快的。

三、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

这类家长外出打工,长期不在家,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因为孩子不满足于自己父母的亲情以及父母不能及时监管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就慢慢地偏离了健康的发展道路。据我们对学校一个年级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占整个年级段学生的比例为10%左右。

辅导策略:

1.让家长定时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的关心,特别在双休日的时候,在特定的时间给孩子打电话,并且要打家中的座机,这样,可以让孩子不至于整天盲目到处乱逛。

2.辅导家长给孩子打电话时的语气、态度等技巧。

3.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家情日记,然后把家情日记传递给家长看,以帮助家长掌握孩子的情况。

4.尽量让父母一方经常在家照顾孩子。

四、溺爱推责型家长

“老师,我问得很清楚了,我孩子真的没打架,他只是在旁边看看,同学都冤枉他了。”这是一位孩子参加打群架的母亲对教师说的。当时学校告知家长孩子打架了,请她来学校。家长来到学校,跟孩子见了面,就对孩子说:你不要怕,一定要实话实说,不是你做的,不要承认,我会给你做主。果然,通过家长的暗示,孩子开始百般狡辩,说自己根本没有参与打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事实终究是事实,在人证与物证面前,学生不得不承认了错误。

这种类型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一些“出格”的行为,不但不去制止,反而大加赞赏,养成孩子心无规矩、妄自尊大、为所欲为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旦时间长了,不良行为的积累,孩子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学生。

辅导策略:

1.摆事实。溺爱孩子的家长,只要有一点可能让孩子推卸责任,那他们都会去为孩子推脱。只有在铁的事实面前,家长才会收敛起溺爱孩子的心。因此,对这类家长的辅导,一定要调查好事实的真相,这样,才不会让家长有推卸孩子责任的念头。

2.讲道理。教师应用平和的口气,讲清过份溺爱孩子的不好之处。可以给家长讲一些类似于“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看一些视频或少年犯因为家长溺爱而犯罪的事实,这样,让家长认清过分溺爱的坏处。

3.后果警醒法。让家长想象一下,等若干年后,如果一直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甚至是坏的后果。这样,让家长幡然醒悟,从而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五、梦想强加型家长

一位母亲,听说孩子成绩有所退步,就不惜“抛夫弃家”来到城里,专门租了房子带孩子,监督孩子的读书。岂知,孩子根本体会不了母亲的焦虑心情,于是,冲突就不可避免发生了,可以用这样来描述冲突情况:小冲突天天有,大冲突三六九。母亲对孩子到走投无路了,就找到了学校寻求帮助。教师和母亲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母亲高中毕业,因多种因素没能上大学,后来代过课,而且她的父亲在本地就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因此,她很想自己的孩子有大出息,将来考上重点大学。

这类父母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圆自己大学梦,因而,总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学习成绩非常好,对孩子的心理预期非常高,但因为各种原因,孩子始终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因而造成亲子关系非常困难。

辅导策略:

1.用同理心肯定父母在学业上的遗憾。这类父母文化较好,与教师沟通交流不存在什么障碍,也能明白事理,只是想让下代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对他们难圆的大学梦表示可惜,让他们觉得有人理解他们的梦想。

2.引导父母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即可以通过“焦点解决问题策略”,改变把自己梦想强加给孩子的观念,让父母明白过高的心理预期会加强孩子的挫败感。

3.引导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这类父母,只要观念改变了,辅导教师稍加引导,他们就能比较自觉去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辅导的效果也比较好。

六、缺乏家教知识型家长

“老师,我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我的孩子了,我说的话他都听不进去,而且,还有去跟社会青年交往的危险,请你帮帮我。”来学校求助的这位家长,因为丈夫长年在外,夫妻关系不太融洽,父亲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几乎等于零,母亲在孩子面前也经常流露出对父亲的不负责任的厌恶,而且母亲做小生意,工作繁忙,双休日也没时间陪孩子。

这种父母对子女关心爱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亲子关系沟通也不太顺畅。父母想跟孩子好好交流沟通,但话不投机,交流沟通往往不欢而散。

辅导策略:

1.给家长信心。明确告诉家长,通过父母的努力,孩子肯定能变好。

2.做好家庭的温馨氛围。孩子不愿意在家,往往家里有冷冰冰的氛围,因此,当周末孩子放假回家,家里一定要有人在家。

3.家长态度要温和。与孩子交流时,父母的和言悦色,可以让孩子有安全感,因而也更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辅导教师可以给家长讲一讲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的“恒河猴”实验,让家长明白,与孩子交流家长态度的重要性。

4.改变说话语序。说话的语序不一样,对孩子的促进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位母亲给孩子买了一件新衣服,往往会有两种说话方式:一种是,孩子,给你买了新衣服,你要用功读书;一种是,孩子,这件衣服是对你这段时间过来努力学习的奖励。两种说话的方式,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影响,前一种,孩子关注度在衣服,是为新衣服用功读书,而后一种,则是对孩子行为的肯定,这样就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暗示:只要我努力读书,就会得到奖励。

5.给孩子责任。比如,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做家务,烧好吃的饭菜等,这样让孩子在与父母共同劳动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

总之,教师与家长良好的互动可以得到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在和家长互动前,我们先要了解各个家庭的情况、文化、价值观等;在和家长互动时,必须正视家长的个体差异,每个家长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经历,他们在学历、性格、教育观、教养方式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应针对不同类别的家长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做好对家长的辅导,这样,才能让家校互动更加成功、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岳 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

[3]陈桂兰.学校管理现代化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4).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泉市第四中学 323700)

论文作者:王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家校互动中家长问题的辅导策略论文_王文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