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德宏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
王知非
(云南德宏工信和科技局 云南德宏 678400)
摘 要: 云南德宏有长达503.8km的边境线,拥有两个国家级口岸和两个省级口岸,边境区位优势突出,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节点。探索德宏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云南边境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德宏扩大沿边开放,服务国家战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示范区 旅游 产业升级
1 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期间指出,要大力发挥比较优势,云南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在云南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进全面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注入了强劲动力[1]。德宏地处云南西南边陲,有长达503.8km的边境线,“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德宏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的地位作用更加显现。利用德宏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国家进一步扩大重点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加快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陆上丝绸之路特色旅游线路,促进德宏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繁荣稳定边疆地区,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 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认识不深
德宏地处边境少数民族集聚地,对旅游资源的深度认识不足,简单地说还处于逛景点、买纪念品等粗放式开发阶段,对旅游业在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等经济领域缺乏深度认识,缺少对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性的认识,观念还处于景区景点旅游,未有全域旅游的概念。对如何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深度思考,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引导。同时粗放式的管理水平,对旅游资源的挖掘不深,缺乏人文资源的相辅,导致旅游开发处于低水平、粗放式的状态,没有打造出民族特色品牌。
2.5 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术后眼压比较 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术后1 d和术后1周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跟旅游景点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信)处于薄弱环节,个别景区交通主干线和景区连接线的道路行走不便,通行效率较差,停车场数量少,网络信号差;旅游厕所、观景台、旅游标识、游客服务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多为3星级以下住宿酒店,高端精品酒店、功能性度假酒店、民宿等相对较少;旅游购物中心未合理规划等。
2.3 旅游龙头企业规模不大
德宏旅游公司多为中小微型企业,实力较弱,形成旅游龙头的企业和集团更少。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经营模式,造成旅游项目开发层次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现有的旅游集团因自身资产规模限制,阻碍了对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张,造成经营效益不佳。由于旅游公司规模的限制,导致相匹配的人才激励和培训机制缺乏,使旅游从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发展,造成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人才的匮乏矛盾日益突出。
2.4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旅游主管部门需研究制定出台吸引旅游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颁发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边境旅游示范区的整体服务质量。旅游人才培训机构需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旅游公司创新激励机制,对拔尖人才、紧缺人才采用高薪、年薪制、配股制、期权制等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
3 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培育边境旅游新业态
编制德宏州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道路、停车场、厕所、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国内知名酒店品牌,兴建一批休闲度假酒店,同时改造提升现有酒店、度假村等住宿接待设施,重点突出民族特色;结合建设旅游小镇和特色民族村寨,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公寓、民宿等旅游住宿设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围绕打造特色民族旅游景区、旅游路线,集中建设一批新的具有很强吸引力、民族浓烈风情的精品旅游区。
(4)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主要指信息获取、辨别、加工、分析能力。成人学生大多有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都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成人学生能更系统、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海洋中迅速筛选、分类、提取资源。学习者的信息能力跟网络学习效果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缺乏信息系统知识经验会大大影响学习者在网络中的信息检索效率以及信息检索的可信度。
3.2 完善边境旅游基础设施
积极建设边境旅游示范区,加快德宏旅游业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互联网+深度融合,探索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跃升的旅游文化新业态,利用德宏独特的区位优势开辟新的中缅自驾车旅游、户外运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营销模式。积极推进“旅游+”新的融合发展方式,如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扶贫等,不断优化调整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形成边境旅游与社会发展融合的新格局。
3.3 加强旅游从业人才管理培训
德宏旅游资源比较分散,由于缺乏在空间上、功能上的有效整合和规划,形成旅游景区规模偏小,边境旅游产品单调,产品结构不完善,主要客源市场集中在省内,对省外和国外客源(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吸引力不大。
3.4 推进周边区域旅游合作
利用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的区位优势,加强沟通协调,争取设立云南德宏—缅甸边境旅游示范区,作为双边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机构,定期举办跨境旅游研讨交流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化合作交流,适时在中缅边境举办旅游文化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巩固中缅胞波情谊、推进边疆和谐稳定。同时大力推进双边宗教团体、民间商会、华人华侨等民间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为共同做好边境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5 推广在线旅游智慧平台
依托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一部手机游云南app”,设立德宏—缅甸跨境旅游社区版面,对接缅甸当地知名的线上平台及当地旅行社,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如缅甸旅行社在德宏成立分社,陆地出发参观边境旅游景区景点,从而推动德宏旅游业和入驻APP在线旅游平台的缅甸企业扩大旅游市场,实现跨区域的在线信息发布、预订、支付等功能,不仅为我国旅游大数据中心提供业务支撑,而且实现跨境旅游业互利共赢和打造边境旅游示范区的特色亮点。
山顶的风还是那样凉,比那个晚上还要凉。阮小棉一个人坐在山顶上,冻得双手双脚都已经麻木。今天有很厚的云,厚得连月亮都看不见,山顶那么黑,可是她不再害怕。
3.6 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加强德宏当地旅游小镇、特色村寨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重点建设畹町风情小镇、弄岛边境特色小镇、法帕温泉度假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复制推广中国最美乡村——边寨喊沙乡村旅游模式,加快建设瑞丽市小等喊村、芒市七星傣寨等一批特色美丽村寨。重点打造集田园风光、农品采摘、文化体验等类型为一体的后谷咖啡庄园、弄岛柚子庄园等一批精品农业庄园,不断增强提高德宏旅游业在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豪.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培育云南跨越发展新动能[J].社会主义论坛,2016(6):8-12.
中图分类号: D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7(c)-0253-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1.253
标签:示范区论文; 旅游论文; 产业升级论文; 云南德宏工信和科技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