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走入社区——共青团组织跨世纪发展趋势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跨世纪论文,共青团组织论文,企业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共青团组织走出企业进入社区的问题,多年前讨论社区成为共青团工作基本空间的必然性(注:王俊杰、包志勤:“论社区成为共青团工作基本空间的必然性”,《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第5期, 第12页。)时,曾被提出过。今天,面对着社会巨大的发展变化及共青团的现状,老话新说,又有新的实证和认识;更觉得重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转制、社区的崛起、社会的变迁,这种背景下的团组织结构体制应有较大的变化和调整。
一、走出企业是历史的必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现代企业制度及其运作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方向的定位,直接影响到团组织的生存方式。我们早已认识到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占企业编制、靠企业开支、要企业提供其活动条件(场地、专门干部及人员、时间等)的团组织机构,与改革后的企业地位、法人制度的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日益发生着矛盾(毛仲伟,1985)(注:王仲伟:“政企关系新格局下企业党团面临的改革任务”,《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文集》(1986年内部发行),第167页。)。从微观上看,在一个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的企业中,团组织原有的运作方式实际上已经十分困难,尽管在组织形式上企业中共青团还存在着。
从宏观上看,现在的企业种类(经济成份和性质、组织形式和手段、经营方法和形态等)非常多;而且企业的资本(包括其他要素)市场化,可以流动和再组合。企业也可“死亡”和“再生”。多样和多变的企业,总是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原有的建立在“一元化”和“一贯制”基础之上的依靠行政单位体制而生存的企业团组织,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亟需解决。
从功能上看,在现代企业中,团组织的用武之地缩减。以前企业中的党、政、工、团等组织职能,有相当的重叠,特别是工会(职工)与团(青工)的,如文明岗+青年文明岗、劳动竞赛后发新长征突击手奖;现代企业制度实属现代文明的产物,对职工也有行为规范和思想教育的作用,故基层企业团组织的专门性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挑战;文娱活动并不等于企业文化,更不能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等,应在企业外的社会领域里进行;团组织围绕企业目标开展工作在一定阶段和条件(包括现代企业制度)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代企业已不是靠粗放型行为和超系统的群众性活动来取得效益的,如果依然十分强调靠团组织的“突击”或“竞赛”等来完成生产经营任务,那么这不是现代企业的行为了。
从历史上看,已有的团组织结构建制和设置方式的形成,既有原苏联群众组织运作体制的影响,又有战争年代“支部建立在连以上”及“党团关系”等的沿袭因素,但更重要的客观因素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这种体制条件下将国家和每个社会成员直接联系起来的行政单位制,即“单位人”制度。建国以来所形成的企业团组织体制,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是一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而现代企业的发展,也不会顾虑其给原有的企业运转机制(包括团组织的作用)带来影响和冲击,这就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党、政、工、团”的工作模式非改不可。
随着企业单位的非行政化趋向的凸显,单位的社会性功能移离和专业化功能的增强,随着社区的崛起和个人非单位化情况的增加,以及单位员工向社区“社会人”的转化,团组织必然要逐步走出企业,就像社会保障功能最终要走出企业的事实一样。所以,共青团只有通过自身的组织创新和工作方式的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结构的转型并赢得新的发展。
二、进入社区是发展的前提
共青团走出企业进入社区,在组织体制层面上将会有明显的变化。以大型城市共青团组织机构(大致可参见下图)为例:
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主要有:(1 )组织起点由单位基层变为了居住区;(2)中间层次的组织由较多线条变为了较少线条;(3)市级机关直属对象的管理跨度由大变小了;(4 )机关部门类型由条块并存变为以块为主了;(5 )原条块并存的团区委及街道团委等层次也改为以块为主了。
此外,还有几点须说明:原团市委的青农部(郊区部)也应以居住区为组织起点进行类似的调整;学校部应以大学团委为主要构成对象,中学生团委也要属地(街道等)活动或以居住区为起点设置组织;整个组织结构体制的变化和调整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方面,如团机关的职能部分应以团员青年活动为中心进行改革调整等。但这里仅讨论团组织设置的社区化;这种组织设置社区化,在整体上不同于属地化管理的概念。实际上,这是共青团组织的一种结构转换,是在社区发展团的组织建设。
把团的建设发展同社区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有其客观必然性。其根据在于企业、社区、团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在需要和发展。从社区方面看,共青团的结构转换,完全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当代社区发展,包含着社区政治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资源(组织人力)建设等重要的内容。这些建设和整个社区发展,十分需要青年生力军作用和共青团的组织作用。社区政治上,共青团在促进社区公民政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发育、社会中介组织力量的成长和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社区新条件下党的群众组织的助手使用的发挥、社区社会管理的参与和协同等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工作和任务;社区文化上,共青团需要组织开展大量的活动,活跃青年业余文化生活,培养青年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青年文化应该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积极因素,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与青年闲暇时间和需求形成双向依赖。所以它既是团活动的主要内容,又是实现团组织目标的主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青年工作的转机与方向(注:毛思、包志勤、薛文祥:“城市青年工作的转折与出路”,《忧患与超越》,北京出版社1989年4 月版,第409页。),是团组织结构转换的一个突破口;在社区资源上, 特别是像志愿者活动及社区服务领域,尤其需要共青团提供组织化的青年人力资源。志愿服务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结构因素和价值追求,(注:徐中振:“志愿服务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结构因素和价值追求”,《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第1页。)是社区进步的重要机制,也是青年、青年组织最重要的活动舞台和价值实现的途径。如果说过去团在企业中组织青年服务队,还难以分清和理顺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及关系,那么团组织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则是共青团“受教育起作用”本质特性的最好回归。
从共青团方面看,其结构转换对自身组织整体的更新和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强化社会性。共青团不同于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的工会组织,而是建立在青年与社会互动关系上的,其最基本的社会特性是推动青年完成社会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小环境”(注:苏颂兴:“青年社会化与社团的现代性功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第53页。)。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基础和前沿(注:邓伟志:“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基础和前沿”,《社会》,1998年第 4期,第7页。),只有进入社区,团组织在长期服务企业过程中被消解的社会性特征,才有可能恢复和增强。其次,高度的覆盖性。企业中的团组织会因企业的破产或重组、“跨国”等而散失,而社区(包括居住地)不但是相对稳定,而且共青团可以成为一个全方位或最大程度地覆盖社会的社会团体。共青团把自己的生存基础和组织依托转到社区,既增加了稳定性,又可大大提高其成员的覆盖水平,实现更大的发展。其次,保持统一性,党、群组织的统一性,是中国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所决定的。基于同“覆盖性”一样的理由,只有依托社区,才能最优地确保共青团组织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并确保共青团在政治上、组织上、活动上的相对独立性。再次,活动高效性。由于上述的几条又由于均以居住地为组织起点、以社区为基础,形成了团的集约性和一元化的组织运作体系,可以系统地考虑组织目标、工作安排、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问题,从而可以节省组织成本和有效地开展活动。这在企业团组织及条块分散的体制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社企分离性。在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企社分开和政社分开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团组织走出企业进入社区,也是一种社企分离,就象原来许多由企业办社会的功能转移出企业一样。社会分离,不仅对共青团寻找新的位置谋求新的发展极为重要,对企业乃至社会的理性化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整合。共青团出企业进社区,不单是一种企业与社会的“离异”,也是新的企业与社会“结合”关系(注:吴铎:“城市社区发展探微: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视角”,《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9月版,第103页。)的建立。就象一个企业总希望素质好的党员团员成为其员工一样,经济组织同社团组织的联系总是存在的。企业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社区)之中的,不过这种企业与社区的关系被理顺了,更为合理更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团组织的结构转换,是整个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社会的组织过程之一,是一种新的巨大的社会整合,符合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要求。
三、实践推进的认识与操作
在明确共青团走出企业进入社区必然性的基础上,有时要进一步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探讨,主要内容是“实验价值”,“工作反思”,“观察突破”,“原则要求”、“操作方法”等五个方面。
共青团不是政权组织和政党组织,因组织性质决定其活动具有实验性的特征(注:施凯:“论青年活动的实验性原理”,《青年:自我超越的思考》,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191页。)。在党组织将社区作为它主要的政治资源之一(注:卢汉龙:“用发展民主来实现社区的组织重建”,《组织人事报》,1999年3月18日,第7版。)、以及将选择属地化或其他对策的过程中,在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团从企业走向社区完成结构转换,无疑是超前(相对来说)的“实验”。这种“实验”,对于如何处理好党政关系、政社关系、社企关系,特别是对于如何实现政(党、社等)企从功能分离到结构分离及身份分离、利益分离和理顺关系走向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助提高实践操作上的自觉性。
团进社区、以居住地为起点设置组织谋求新的发展对策,也是多年来团工作实践与思考的结果。团内抓基层抓支部的工作,常年不懈,但久抓不愈促使人们调整思维的角度与方式。从1980年开始的上海扬浦区“六厂一区”团活动联谊会,到横向活动在社区发展的探索(注:包志勤:“数据、实情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6期,第 15页。);从深圳团市委提出的共青团工作社会化构想到上海的社会化实验区实施方案(注:周晓、包志勤:“共青团工作社会化实验区实施方案”,《探索与对策》(内部发行),1987年第6期,第21页。 )的产生等,大都为自下而上的从自发到自觉的行为。至今,已经出现社区团支部、社区青年工作委员会及有关维权、咨询等专门机构,团组织社区化的萌芽已经出现。因此,进一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深化团的改革自有其深厚基础。
要推动团进社区、实现组织全面社会化的进程。还须突破一些观念框框,明确并掌握科学的组织理论。比如社会分工与组织发展的原理,结构分化与组织专业化的原理;又如组织目标决定组织形式的原理,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组织设置是为组织目标和功能服务的,不能把手段作为目的,组织形式要随组织目标及功能的变化而调整,不能优化;还有组织作用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原理,组织总是通过直接作用其成员再间接作用外部社会的;再如,组织也应该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社会组织应该强化其社会性功能,各组织之间应该是分工合作,功能耦合的,等等。明确这些,对团出企业进社区的推进,对社区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运作,是十分重要的。
在推进运作过程中,还需遵循一系列的原则要求。一是系统配套的原则,团组织体制改革会涉及到基层活动、组织性质、组织边界、功能发挥、传统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对此先要有整体性的对策,以全局统畴各方面的工作。二是更新为主的原则,在发展社区组织建设时固然要修补某些缺陷,使这种修补要以更新为取向,要积极探索,注意新的组织力量,比如青年电子社区中电子信息的组织网络作用(注:苗苗:“青年电子社区网络在沪出现”,《新闻报晚刊》,1999年4月20日,第7版。),使组织建设保持应有的前瞻性。三是动静结合的要求,在团的改革中,既要强调多样化和动态化,又要注意组织结构上的相对稳定和有序。大家积极探索的流动型、组合型、区域型、联合型、机动型等团的组织设置新模式包括团员证制度等(注:石晶:“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前瞻性思考”,《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2期,第45页。), 最终应该走向相对的统一和规范,在社区形成有序可靠和高级的组织支撑体系。四是资源保护的要求,特别是在团组织新老体制交替的过渡阶段,要积极地保持好团的干部,团员队伍和经费等各方面的资源,以防流失。五是在改革和调整的同时,也要强调团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民主化、自主化、群众化、社会化、青年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注:包志勤:《现代青年组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270页。)等原则要求。
最后在具体的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一些方法与思路:一要细致调研和精心设计。对团已有的组织状态,包括不同层次和方面的,对居住区的人员结构及年龄分组等都要作好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以社区为全面依托的组织设置和层次构成。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二要结构分离与分步实施。可以把现有的基层团组织、分成管理结构和活动结构两方面(注:王仲伟:“政企关系新格局下企业党团面临的改革任务”,《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文集》(1986年内部发行),第122页。),管理结构相对稳定,活动结构先移向社区,然后再同构建设。在处理不同层面团组织的管理关系上,可以先横向联结、再地块协作,后属地运行,最后以社区为基地转换和重建组织结构(注:包志勤:《现代青年组织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355页。)。 三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社区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资源,日趋强化的党组织建设资源、丰富的文化活动阵地、专门化机构等载体资源等等,都是团组织在转换结构时须以依托、利用、协作、互补的资源优势。组织改革,实际上也是组织能量再交换、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四要转变机制和行为导向。特别是要积极改变团的工作与活动的评价标准和评制机制,通过转变机制来调动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引导组织行为走出企业、走向社区,同时注意克服团组织行为行政化的弊病。五要活动引力与多重结合。活动是青年组织的中心环节,有意识地在新的框架结构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年群众产生新的互动和沟通,并逐渐形成新的群体意识,为新的组织结构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心理基础。这些活动,要结合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和志愿者服务的活动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等,使新的团建设同社区建设形成双向促进的效应。六要有“解冻——变革——再冻结”的方法思路,这是一般组织变革都须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方法,团组织的改革与调整与自然不例外。但愿团组织根据自己的组织实际,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总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从青少年成长需要的角度,还是从社区发展需要的角度,以及操作的可行性的角度,共青团都应自觉完成自身组织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 日)中特别提出要:“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和社区建设的制度”。有鉴于此,团组织及其活动,理应自觉地走入社区,团结广大青少年,再创“受教育,起作用”新的事业。
标签:社会结构论文; 共青团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组织结构设计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组织结构模式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