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效果分析论文_王广伟1,张佳宁2,李昌1,杨龙飞1,赵杨1

药学干预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效果分析论文_王广伟1,张佳宁2,李昌1,杨龙飞1,赵杨1

1.石家庄市中医院 河北省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血液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 050071

摘要: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3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30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实施积极的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不合理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率等。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不合理使用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长、费率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现行的药学干预措施行之有效,值得继续坚持和进一步和推广。

关键词:抗菌药物;药学干预;不合理使用;药物使用频度

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治愈了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进而掀起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的高潮。

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日益成为影响民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问题[1],2014年3月25日,英国政府首席医药顾问戴维丝教授表示,医生不好好的治疗病人和病畜,常把杀病菌的抗生素拿来杀病毒,将会引来超级病菌,到时候可能无药可医。

有效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关系着医药事业的进步和民众的健康安全,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需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做起。医生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严格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根据感染部位和感染性质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获取致病菌病原学诊断信息,依据致病菌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制定或修定治疗方案,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步骤。

在2016年之前我院药学部门未对住院患者采取过具体的药学干预措施。随着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形势的进一步严峻,进入2016年后,药学部门加强了对临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为了验证干预效果,本研究对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做一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初步筛选我院2015-2016年使用过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病历,包括口服、静脉、气管、直肠等途径用药,但局部外用药如皮肤、黏膜等除外。通过系统抽样法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出院病历300份,将其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19-72岁,平均(46.11±4.89)岁,分别来自内科系统108例,外科系统96例,妇科56例,其他科室40例;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54例;同样通过系统抽样法收集2016 年1月至12月出院病历300份,将其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43.34±4.24)岁,分别来自内科系统116例,外科系统98例,妇科51例,其他科室35例;其中男性151例,女性149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分布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我院药学部门于2016年1月开始干预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 规范和整理相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并组织全科学习,做到有法可依,不以应付检查为目的,切实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尽一份力。

[2] 加强对药学人员的专业教育及岗位责任心教育,开展知识讲座,使药师更加了解和熟悉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药理特性,药学人员的业务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3] 通过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加强对抗菌用药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请科室讨论用药的必要性,促使其及时改正[2]。

[5]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教育,特别是抗菌药物减少“有病自用抗生素”的错误观念,加强医患间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6] 制作抗菌药物品种目录发放到各科室,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配伍和用药禁忌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 开展有关抗菌药物的药学查房工作,对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加强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合作,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1.3 临床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抗菌药物选择[3]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2.3 两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比率情况比较

3 讨论

抗菌药物对多种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多年来一直作为医院必备的基本药物。但是由于疾病多变性和医师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合理应用的监管难度大,抗菌药物滥用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随着近年来卫计委一系列相关文件出台和“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高压线在全国医疗机构的落实,抗菌药滥用情况得以缓解,但是依然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笔者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干预后观察对照,现将部分不合理应用情况归纳如下:

①抗菌药物分级应用不严谨,许多医师急于控制感染症状,体现临床效果,往往不参照甚至不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培养结果,直接凭经验使用高级别的广谱抗菌药,导致滥用。通过药师干预,在抗菌药物选择上更加理性,做到有据可依,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明显提高。

②重复用药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用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症状,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同时又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两者的有效成分相同,都是银杏叶提取物,构成重复用药,经过临床药师干预后,此类情况由27%降低到14.7%。

③个别医师出现超出抗菌药物说明书适应症范围用药,临床药师发现后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确定为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用药,但经过检索未发现此类报道,建议医师严格按说明书用药。纠正医师在长期医疗行为中形成的不合理习惯和不恰当经验性用药。

④文献检索发现,发现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是众多临床医师的通病之一,此种情况我院也存在,例如某医师联用头孢唑肟与哌拉西林舒巴坦两种抗菌药物,前者的抗菌谱完全覆盖了后者,联用只是增加了药物的剂量。医师对两种药物的抗菌谱不甚了解,通过药师的耐心讲解,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⑤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是我院普遍存在的劣习,这也是药物滥用的重要原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项涉及多层面、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医院各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更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有力支持。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①政策对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到关键作用,政府部门铁腕治理,完善相关药品管理法规并严格执行,对于消极应对的机构、个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②加强在社会上的正面宣传,做好对广大患者的宣教,打一场全民“抗菌药物治理”战。

③提高临床药师准入门槛,增加对医院临床药师的培训投入,把药师从幕后请至台前,赋予药师更多有助于合理用药的权限,临床药师不再是“自娱自乐”,而应该是有“位”更有“为”。

④目前多数抗菌药物监管系统都依托于医院HIS等信息系统,通过限制处方权限达到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和控制,这种方式依然具有不少短板。基于数据中心医院抗菌药物质控平台的设计是从医院临床数据中心获取指标数值,结合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业务流程,实现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的监管[9],可能更加适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杨艳,钟晓祝,张静,等.颅内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9):944-946.

[2]赵保国,赵永华.抗菌药物管理在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效果分析[J].医院药学,15(3):47-48.

[3]穆殿平,窦雪,朱立勤,等.综合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初步分析[J].天津药学,2013,25(1):53-56.

作者简介:王广伟(1981-),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市中医院,硕士学位,主管中药师,现主持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药学会课题各一项。

论文作者:王广伟1,张佳宁2,李昌1,杨龙飞1,赵杨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药学干预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效果分析论文_王广伟1,张佳宁2,李昌1,杨龙飞1,赵杨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