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与数字理解阅读测试问题解决策略实例_数理论文

例谈数据图表与数理解读型试题的解题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理论文,图表论文,试题论文,策略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考试大纲》中有这样一段话:“……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为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服务,不立足于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不完全适合于大规模的常模参照性考试。”同时,修改后的考试目标和要求直接指向考生对知识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水平即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建构质量,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2005年的高考试题也体现出了考查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而非仅仅是知识本身的命题意图。其中利用数据图表或数理方法解读地理试题,就是彰显“能力立意”命题思想的一类重要题型,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它对考生的思维要求是比较高的,在文科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解此类题感到没有答题思路,更希望能有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克服思维障碍以顺利完成试题要求。我们试图通过对今年的有关试题的解析谈谈数据图表与数理解读型试题的解题策略,希望给考生一些思路和启发。

一、数据图表与数理解读型试题的特点

1.数据解读型试题常常以坐标图、统计图、表格等形式呈现。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综合题;既可以考查自然地理也可以考查人文地理,因而涉及范围很广,密切联系实际,同时也是常考常新的试题。

2.试题大体可以分为相对数据解读、绝对数据解读以及数理模型解读等类型。

3.解题过程往往是将数据信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转变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继而运用地理术语进行描述、阐释等作答。有些试题还需要数理方法分析,因而数据与数理解读型试题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一般比较高。

二、试题解析与解题策略

1.排序法解读策略

例1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Ⅱ选择题第7~8题:

图1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7~8题。

附图

7.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8.图1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解析 这组题采用坐标形式呈现了四种地物的辐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四种地物辐射温度的相对数值的解读进行温度高低、温差大小、变化速度等差异的判断。相对数据的解读往往采用比较法进行排序,关键是能够找出排序的依据,比如这组题的第一问就是依据地物的热容量的大小排序进行判断的,第二问是依据曲线的变化幅度、相对差值等排序做出选择,但这还不足以使考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考生还需对四种不同的地物的温度变化有生活体验或产生联想才能做出正确的排序完成此题。(1)地物辐射温度的高低与地物的物理性质有关系,根据四种地物类型的热容量的差异,可以判断出在同一太阳辐射条件下,曲线①—④分别是沙地、草地、林地、湖泊,第六题B选项为正确选项。(2)通过读图能够判断出日落后单位时间内辐射温度降低的最多降温速度最快的是地物①,第七题B选项是正确选项。

类似的还有全国文综卷Ⅱ第9~11题和全国文综卷Ⅲ第10~11题:

例2 假定城镇是惟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图2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附图

9.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10.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C C.E、H D.F、H

11.与其他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解析 这道题的主题是分析三种不同收益的农作物的区位,它的呈现形式几乎就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地减少示意图”的翻版,它的内容是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分析城镇附近农作物的区位因素,将上述两项内容进行整合而产生的一组似曾相识的试题。从地价、成本、运费等经济因素考虑,距离城镇(市场)远近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收益的多少,思维线索是根据各类农作物收益高低排序从而选择各自的区位,因而第9题D选项是正确选项,第11题C选项是正确的。读图可知第11题:随着距市场距离的加大Z农作物的收益在H—J范围比其他两种高;X农作物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运费与距离虽然成正比,但单位距离运费最低才符合Z作物的区位要求,因而A为正确选项。

例3 图3表示中国、日本、韩国2000年蔬菜贸易关系,圈中箭头①—⑥表示贸易方向,相应的贸易量见表1。据此回答10~11题。

附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单位:吨)290913369282

15580824727736

10.甲、乙、丙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韩国、日本、中国 B.日本、中国、韩国

C.日本、韩国、中国 D.中国、韩国、日本

11.甲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一是

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

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解析 我们可以把三国的蔬菜进出口量进行列表排序(见表2):

出口

位次进口位次对应选项

甲 290

247 3 913369 27736 1日本

乙 27736 282 2

247

1558082韩国

丙913369 155808

1

290 282 3中国

根据三国发展蔬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三国的气候条件都适合蔬菜的生长,但从蔬菜作为出口农产品来说还必须考虑农业用地面积比例以及地价、劳动力成本等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可做出相应的选择:从出口量和进口量的排序看甲乙丙分别为日本、韩国、中国,第10题C为正确选项;根据日本的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可知,日本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蔬菜生长;日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生产力水平高,但国土狭小,农业用地比例小,劳动力成本高,导致蔬菜成本高,在中日韩三国蔬菜贸易中不占优势,因而第11题B选项是正确的。

这三道题都是对多项要素的数据进行解读分析,虽然考查内容不同但解题方法是相似的:

(1)数据排序依据是解题的关键,这个依据渗透了考生对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逻辑关系的理解。因此对数据的比较和排序的过程即是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2)对数据信息进行必要的计算或列表等加工处理,使繁杂的数据变得清晰有序。有些地理要素的变化是通过图形反映的,因此要密切关注图中坐标、点、线的含义,通过读图将图像转换为数据,如比例数据或顺序数据等。

(3)排序法常常用于相对数据的解读。注意某些相对数据只有在绝对数据的基础上才具有意义,因此掌握必要的绝对数据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前提。

2.量化法解读策略

例4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10~12组题中的第12题:

图4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10~12题。

附图

10.图4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11.从图4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12.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 第10、11题解析过程略,据题目的有效信息以及地理原理和规律可判断第10题C选项是正确选项,第11题B选项是正确选项。

第12题监测季节的判断是难点。首先要根据古诗词中的季节描述获取季节信息,然后要在图中读出可以印证季节的信息。根据图像可知海水表层温度为17度左右,思维的焦点在于检测季节是春季还是秋季。根据选项B可知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即初春时节,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即深秋时节,都是最接近冬季的时节,那么该如何确定监测时节呢?我们用地物的热容量为线索考虑,海水热容量大,初春时节水温增温慢,深秋时节水温降温慢,而对于17度这个数量级考生必须有定性的了解,它来源于生活观察和积累,这正是现代教育教学所倡导的。我们借助上海的气温统计资料可以证实从海水热容量的角度来思考此问题是正确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海水温度为17度所对应的季节是深秋(见表3):

月份12345 6 7 8 9 10 1112

气温℃ 3.3 4.6 8.3 13.8 18.8 23.2 27.9 27.8

23.8 17.912.5 6.2

例5 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第1小题:

图5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附图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其他小问略)。

解析 这道题通过定量到定性的分析,用地理术语来描述地形特征。

通过提取纵坐标的海拔数据信息以及剖面图中的地形坡度的陡缓状况确定地形类型,如AA′剖面地形海拔超过800米,相对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为山地,CC′剖面地形海拔低于500米,相对高度较小,坡度较缓为丘陵。

参考答案 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量化法常常用于解读绝对数据,解读的关键是对某些必要数据的记忆,它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前提。另外对于温度、距离、高度等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数据需要通过生活体验转化为经验并上升到量化模式,用以作为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推理判断的参照数值。比如有机会到大自然中去考察或旅游时,注意感受不同下垫面的温度变化,体验当地气温的日变化,山地的海拔与气温的关系等等,这也是很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否则因为缺少量化的参照性数据就很难在新的情境下有准确的判断力。

3.数理法解读策略

例6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第7题:

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图略,据图可知甲地地理坐标为34°N,36°E,乙地地理坐标为29°N,48°E)

A.300千米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解析 此题分别利用纬度差×111和经度差×111×cos估算出由经纬线以及甲乙两地构成的直角三角的两个边的距离,即555千米和1065千米,再运用勾股定理即可估算出两地距离约为1300千米。

例7 全国卷Ⅰ第8~9题。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6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8~9题。

附图

8.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9.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P C.Q

D.R

解析 该组选择题使用了数学模型的方法制造了新颖的情境。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地理学中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这组题是利用韦伯工业区位论原理考查考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增加了抽象思维的力度和数理方法的运用。韦伯认为:假定某个工厂,其原料来自两个地区,那么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构成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在区位三角形内存在着一个总运费的最低点,这个点则是工厂最理想的区位。即从工厂到市场以及M[,1]、M[,2]三点的距离与运量的乘积之和为最小。虽然没有直接学习过这一理论,但只要能够理解工业区位的选择遵循的规律——从经济因素考虑,工业区位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当工业区位强调价格和成本因素的时候,最小费用区位就成为最理想的工业区位选择。依据题意可推导出第10题D选项是正确的,同理第9题B选项是正确的。

对数理类题型的解读的关键是找到数理表达形式与地理知识之间的交叉点,而这个交叉点往往是将数理原理、数理逻辑、数理公式等应用于地理。比如数学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就来源于实践,地理学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因而将数学原理等应用于地理解题之中就成为一种必然,它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对此类题型的解读需要较高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借鉴解数学应用题的经验,只是应用范围是地理范畴的内容而已,落脚点是借数理方法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今年文综地理试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增长能力。

标签:;  ;  

数据图与数字理解阅读测试问题解决策略实例_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