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赵艳莉

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赵艳莉

山河屯林业局职工医院 黑龙江五常 150200

摘要:很多幼儿常常患直肠病,少儿的肠道比较敏感也容易生病,而直肠给药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中药直肠给药,这种方法没有人其他的副作用,少儿在接受治疗后也不会引发其他的病症。相对而言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见效快,少儿也不用太痛苦,一般少儿在患病的时候,家长以及儿童都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本篇文章以中药直肠给药为视角,主要探讨了中药直肠给药在少儿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少儿疾病;中药直肠给药;应用

人们所知道的中药一般都是口服,给中药直肠给药就是典型的内病外治。而且这种治疗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就有了,但是随着医学理论增多,医学技术也更加发达,直肠给药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少儿患直肠疾病,一般都会采用口服药物或者是注射的方法,随着给药技术逐渐先进,中药直肠给药也成为了以上两种之外的另一种治疗疾病的技术。而且治疗的效果更好,在治疗少儿直肠疾病中使用的比较广。

一、中药直肠给药的内容

少儿因为疾病的痛苦,在治疗的时候常常苦恼,不配合护士的处置。如果少儿哭闹的比较厉害,就会增加护士操作的风险。尤其是静脉注射的时候,少儿的不配合,会使护士在注射的时候,出现出血,严重者肌肉坏死。但是如果使用了中药直肠就能很好的避免这样的情况。直肠给药可以减少儿童的痛苦,在治疗的时候,一般都比较配合护士,而且家长都会比较认同这种方法。直肠给药可以很好的治疗多种疾病,而且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人体中的大肠都是相连的,而且当直肠吸收到药液的时候,会从静脉传给肺,随后通过肺,将药物的效果传给全身,让全身感受到药物的作用。最终实现良好的治疗。由于静脉注射会让儿童感到疼痛,而且中药都是口服还很苦,少儿比较常出现的疾病很多都是肠胃疾病,疾病表现常常出现腹泻、呕吐,这时用中药治疗,中药直肠给药不但解决了注射的痛苦,还不需要口服。少儿的肠道一般都很长,直肠中的血管还有黏膜都比较多,而且吸收药物的时候比较快。直肠下的静脉与少而腹腔中的静脉相连,直肠吸收了药物,然后通过肝脏,进入血液中,这样直肠给药不仅仅保护了少儿的肝脏还能成功的实现治疗目的。而且直肠给药中的药物是通过点滴的方式一点点的进入肠道,不会出现肠道中的药物堆积的情况。

传统的直肠给药方法是采用玻璃灌肠器给药,此方法常出现给药后立即排便,从而需要重复给药,遇到特别不合作的患儿,甚至会发生玻璃灌肠器乳头断裂损伤患儿肛门的意外。为此,小儿肛门直肠解剖特点,采用一次性头皮针管连接注射器替代玻璃灌肠器,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由于头皮针管细,对肛门刺激小,给药后直肠内压增高缓慢,故不易诱发排便反射,有利于药物保留。此方法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较,具有更大的先进性,更适合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在治疗小儿外感高热中的应用

与口服药物吸收相比较,直肠给药的技术吸收的更快,而且少儿吸收的药物数量多,而且在药物利用上,直肠给药的生药利用率更高。其效果与静脉注射相同,但是明显的区别就是直肠给药不需要注射,而且不刺激少儿的胃黏膜。例如使用板蓝根、银花等制成的解热合剂治疗少儿感冒发热很有效,治疗咽喉肿痛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桔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肠的时间在15~20分钟,每天可以治疗3次,在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疾病的时候,做过一个调查,共有300名儿童感染高热,经过解热剂灌肠成功的治愈251名儿童,其中有显著的效果的有40例,而没有任何效果的9例,有效率为97%,还有一种是退热灌肠汤,使用连翘、水牛角、栀子等成分组成,将灌肠汤制成40毫升的浓缩液,一岁以下的儿童可以使用5毫升,而一至三岁的儿童可以使用10毫升,而三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25毫升,每两个小时灌肠一次,在100例的少儿中调查发现其中80例明显有效,少儿疾病情况好转为15例,没有效果的有5例。使用这种方法的有效率可以在95%。在用中药直肠滴注的方法时,医务人员能够调节滴注速度,这样可以让药液一定的滴进少儿的肠腔内,使药液完全的被少儿的肠腔吸收。如果将药液快速度的滴进少儿的肠腔内,唱腔无法全部吸收,而药液也会随着少儿的肛门溢出。

三、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腹泻是少儿疾病中很常见的病种,医护人员同通过使用直肠给药可以止泻。治疗止泻的直肠灌汤的一种方法就是秋泻灌肠汤,主要的成分有兰根、黄连、甘草等,煎成200毫升的药汤,每天使用一剂,儿童灌肠一次可以使用40毫升,每天灌肠一次,一共共有50个少儿使用这种方式,而且取得的效果非常好,使用这种方式灌肠的少儿全部治愈。还有一种是清肠合剂,这种合剂的成分是木香、黄柏、也是用水煎成200毫升的药液,每天灌肠两次,一次20毫升,用滴管每分钟40~50滴递进直肠中,使用这种药剂的少儿有30名,其中全部治愈的有29名,情况好转的有1名,有效治愈率为100%。

四、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气管炎及哮喘中的应用

病毒性肺炎多见婴幼儿,一般起病急、症状重,抗菌素治疗无效。由于患儿年幼,加之咳喘,呼吸困难,服中药又极为困难,且剂量也难于掌握,直肠滴注解决了这个问题。李氏以中药麻黄、杏仁、生石膏、大青叶、板兰根、金银花、玄参、百部、前胡、甘草为基本方,临床辨证加减,制成中药煎液,直肠滴注,50~60滴/分,2次/日,7天为1疗程,重症患儿除以上治疗外对症处理,共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56例,西医诊断为普通型37例,痊愈32例,好转5例,有效率100%;重症12例。痊愈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83%;极重型7例,痊愈2例,好转1例,无效4例,有效率43%,总有效率89%。王氏(17)用麻黄、桂枝、干姜、五味子、半夏、杏仁、地龙、甘草、白芍、细辛、生石膏制成药液,以20滴/分直肠滴注,7天为1疗程,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42例,结果痊愈36例,改善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王氏用喘息平(含麻黄、杏仁、鱼腥草、白芥子、洋金花等、每安瓿2ml含生药9.8g)按0.15~0.2ml/kg/次,加生理盐水10ml,1次/日,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哮喘104例,结果显效(3小时以内咳嗽、气喘及哮鸣者消失)>1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2%。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喘息平有镇咳、化痰、解痉、平喘的作用,且无明显毒性

五、在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应用

魏氏根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型,对气血两虚型用炙甘草汤加味,气虚痰阻型用炙甘草汤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煎取200ml药液,30~40滴/分,日2次,直肠深部滴注,共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0例。结果痊愈68例,好转12例。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不仅疗效确切,治疗简便,无痛苦,易被患儿接受,而且还避免了胃酸和消化酶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破坏,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任耀全,吴丽萍.中药直肠滴注疗法在儿科的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1(03)

[2]郭新.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72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05)

[3]刘伟.直肠给药法在儿科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17)

论文作者:赵艳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中药直肠给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赵艳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