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作为水利施工企业,必须把握水利建设的特点,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的特点,探讨了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管理;问题;策略
前言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水利工程的特点
1.1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个人综合水利工程本身具有意义,每个服务的目标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是个人和其他水利工程和水在同一流域水利工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在水利工程设计的需要完成密切合作,建设部、水利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集成系统分析。
1.2个水利工程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水利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而且对河流、湖泊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乃至区域气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效果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
1.3水利工程施工条件复杂。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建筑物都很难准确把握当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同时,它们还承受着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冲刷的作用,施工条件复杂。1.4水利工程的效益是随机的,随着水文和天气条件的不同,水利工程效益也会发生变化。
1.5水利工程资金投入较大,规模较大,施工复杂,工期较长。
二、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多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质量事故,在工期延误、投资超支等,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不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拟议项目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为银行贷款、合作合同、工程设计等提供基础和基本信息。然而,许多投资者普遍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盲目投资,这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后续工程事故带来隐患。
2.2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在中国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行业指导原则。与此同时,法律“松懈执法”现象随处可见。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抑制管理层的不合理决策和管理行为,也不反映管理者的合理指挥行为。由于水利施工企业规模较大,员工较多,有些企业的外包行为,管理非常复杂;同时,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只要想现场监理人员就可以直接与施工人员沟通。因此,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就无法得到保障。
2.3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不足。
水利工程涉及面广、施工复杂、工期长,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数量和内容。因此,技术数据管理相当复杂。通过与多个部门密切合作,一批专业的完成水利工程,其中涉及到的技术数据,更复杂和更分散;在长时间的工程资料保管的水利项目的特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对重复使用的技术资料的建设和修改它要求合理分类和排序。
2.4缺乏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
因为在国内的推广时间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不长,无论行业或大型单位组织,有项目管理经验,能够进行管理,根据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标准,熟悉项目管理软件,是以计划的能力缺乏质量、成本、材料、安全五控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以专业人员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的很少,不能适应中国现代化的需要。
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3.1,明确技术工人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联系。
为了应对项目的技术工人和施工之间的第一次技术做为劳动报酬,加强工人的意识,将技术工人带来的价值来确定其工资有效,它能显著促进工人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研发工作的驱动。除上述内容外,还要强化利益和责任间的关系,要生成合理的责任制度。
3.2、明确市场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工程市场的进步,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大规模进步。建设单位不仅可以改善水利建设的技术,还可以看到其他行业。建设单位要主动参与当前的竞争活动,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拓宽市场。此外,建设单位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通过提升单位形象来获得长远发展。
3.3,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
要加强水利建设的技术,必须加大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和优化现代工程管理模式。水利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的施工特点和造价,研究技术难点,确保施工项目的技术研究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要积极总结传统管理方法,探索传统方法的优缺点,加强先进管理模式的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管理专家的咨询作用。
3.4,明确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责
为了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必须首先建立一个涉及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管理体系,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的施工必须顺利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安排的是否合理都需要进行研究。第二,在施工阶段,必须对施工材料和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管理制度。具体管理工作应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各部门的综合技术活动。不仅如此,在完成阶段,还必须进行相关的技术总结。
3.5,水利工程要完善的施工应急处理机制
安全问题的防范是一个方面,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在事故发生后的急救处理措施,国内企业的项目,无论规模还是设备是否先进,建立一个综合急救处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完善的事故处理机制是国防建设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成立的,水利工程建设合理、有效地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和突发事件,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安全的威胁。四、结束语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所以我们已经颁布实施的标准化系统的相关部门,和适当的技术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不仅使水利建设进一步保证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安全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楷.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建筑与发展,2013(8)
[2]毛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2)
论文作者:刘龙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