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绿城鼎力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3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因追求短期的利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管控。本文先对现阶段存在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管控,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源于人的质量意识差,施工过程管理乏力。在当前建筑市场上,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如果工程施工质量乏力,则企业难以在市场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若想达到预设质量标准,应当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控。然而,从建筑领域的现状来看,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难以根除,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健全和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机制,只有通过制度的实施才能有效保证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存还存问题,比如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而且存在着政企不分问题,严重违背了市场环境下行业高标准发展要求,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中,因缺乏严格的内部监督制度以及社会监督管理体系,也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思想以及设计重视度不够
从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来看,为数不少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甚至是照抄照搬国内外其他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思想上缺乏创新和改进,以致于与现有工程项目不相符,存在着很多潜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同时,施工质量标准相对比较陈旧性和管理者缺少风险意识,以致于施工质量问题频发。在设计过程中,施工图纸设计说明有缺失,而且部分设计说明未对计算名称、版本等明确标注,信息参数未有效输入到系统软件之中,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被忽略,难免会造成施工质量风险和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过程中忽视建材和机械设备的质量管控
建筑材料以及所选的设备质量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优良的建筑材料是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而现场施工时所用的建筑材料应当严把采购关、运输关以及存放和管理关,只有将各环节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防范施工质量问题。然而,实践中并非如此,很多工作未落实到实处,材料管理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的行为不尽如人意,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未能得以有效的解决,以致于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和材料质量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技术质量控制时关键,实践中应当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建筑工程项目本身专业性较强,而且工程项目施工各环节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各施工项目部对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工作要严格组织管理,并选派有经验具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持证人员负责这项工作。所有检测材料必须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建筑材料、试块、试件必须有专人专项负责,有见证人员对试样进行监护,有监理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全面把握拟建工程具体工况特点,配合好所需的技术手段和工艺等,确保各项后续工作的顺利进度。在前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好施工质量准备工作,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工艺,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强施工材料选用与质量管控,对进场材料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不合格者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选用卓越绩效模式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方应当综合权衡各方利益及其关系,以顾客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为目标,综合考虑各方影响因素。分析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施工方的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并且通过目标的严格管控来有效引导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笔者建议采用卓越式管理模式,其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建筑工程项目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均输入到整体质量管理体系之中,经卓越绩效模型运转改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并且输出精品工程产品,然后经外部运转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第一,确定组织目标。在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签署之前的招标阶段,建筑施工方应当积极构建明确的组织管理目标。同时,施工方应当对业主以及建设单位和相关其他利益群体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建成的工程产品能够满足需求。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全面了解各方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的预期,结合政策方针等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全面分析自身具备的施工条件,满足各方预期程度,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根据组织目标,施工方编制投标文件投标,合同上应当达到目标,并深化组织目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工伊始,施工方根据合同要求编制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用于指导建筑工程项目实施。
第二,构建内核循环改进系统。建筑施工方应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并以此作为指导,其实施主体为工程施工方领导层以及管理层。在全面分析顾客实际需求以及满意度基础上,加强市场调研并判断以及预测市场趋势,对顾客以及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综合考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经验,并且结合单位文化以及社会担当等,在对组织目标予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在部署质量管理战略时,应当确定其目标,战略目标应当与顾客以及市场需求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还要符合企业文化以及资金和管理水平等限制。根据目标设定情况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重点绩效指标,并且作为后续施工工作的重点加以管控。
第三,加强外循环改进系统管控。基于上述内核循环系统,输出完整的工程项目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以及目标体系中的战略目标对比。若符合上述目标,则可以总结经验并作为后期工程样板,在后续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提高目标来实现自我超越;若与目标之间存在着偏差,则应当找出质量水平、目标值差距,并且分析其原因和经验教训,以此作为后续工程项目关注点,从而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工艺管理,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采用卓越绩效模式加强管控,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实现其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左咏梅.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质量信息化改进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7):62-63.
[2]施晓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240-241.
[3]杨博.浅论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几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6).
[4]常守栋.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1):183.
[5]李昂 刘红.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研究与应用[J].智能城市,2017(3):318.
论文作者:于学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施工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目标论文; 施工方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