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论文_闫维祥,张凤云

浅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论文_闫维祥,张凤云

青岛市黄岛区小珠山水库管理处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系统阐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并在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高效发展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有利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提升,进而实现旱涝灾害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生保证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发明显,使得全球降水量发生较大变化;在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持续上升,基于此,重视环境监控工作并进行积极的水利工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由此展开分析。

1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是其工程高效化开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从实践过程来看,其对于旱涝自然灾害的控制具有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1 水利工程的防汛价值作为消除水害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水利工程的建设内容具有丰富性;其中水库和河道堤坝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应用形态。就工程应用而言,其在防汛建设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具体而言,我国南北降水差距较为明显,南方地区降水总量较多且时域集中,其对防汛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在水库蓄水泄洪作用的控制下,水汛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河道堤坝能够实现河流及洪水的有效疏导,这些基础水利工程使得水汛灾害的威胁不断降低,有效的保证了人们生活的稳定及财产保障。

1.2 水利工程的抗旱价值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水资源应用的主要特征。对于水资源欠发达地区,间接增加了旱灾发生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干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其一,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造成了农业灌溉方面的缺水问题,干旱缺水问题对农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其二,在部分干旱区域,气候的变化使得区域水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河道缺水和干涸的现象愈发凸出,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影响。在此环境下,进行水利工程的全面、高效建设,有助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缓解,进而实现水利抗旱作用的充分发挥。

2农田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农田水利管理的实际效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相关灌溉设备质量较差且配置较少,影响灌溉效率和质量,很难达到防汛抗旱要求。同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匮乏,也导致精细化管理缺乏基础。

2.2 缺乏强有力的农田水利管理举措缺乏正确态度、产权模糊和维护责任主体不明确,使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很难有效落实。基层工作较为繁重,水利服务站管理职能不断弱化且人员配备不足,直接影响了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3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和防汛抗旱的举措

3.1加强水库防洪管理

落实防洪责任制度,将防洪责任分解落实,具体到人。要进一步构建防汛管理机构,保证水库防洪安全工作。对水库以及周边的环境定期巡逻和检查,及时排除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真正将维护养护工作落实到位。为了保证水库坚固性,应进行除险加固。制定科学的加固方案,对水库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结合水库坝基本情况,采取强有力的防渗处理办法。如果水库坝基出现了渗漏现象,可以采取劈裂灌浆法进行有效处理。对于水库坝内或外坡渗漏现象,要采取土工织物办法来进行防渗处理。

3.2树立正确的水利建设理念

水利工程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的基础保证建设项目,对于建设人员而言,只有树立正确的树立正确的建设理念,才能实现其建设过程的有效指引。实践过程中,社会性是其建设的本质属性,只有确保其防汛抗旱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为其他功能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是其重要的建设要求,水利建设人员只有充分实现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

3.3 注重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

施工过程技术控制是水利工程高效建设的核心所在。实践过程中,施工环境勘察、水利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操作及工程监理都是其控制的重要内容。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首先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测策略,然后依此为基础,进行施工内容的高效设计,并在其过程中注重竞争意识和招投标手段的应用,进而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化。

3.4采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大力研发仿生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对水源进行科学运用,减少水分流失,提高灌溉效果,保证农田生产效率。

3.5加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理

进一步明确水利基础设施产权以及维护责任主体。通过制定维护管理办法,确保水利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真正有效落实。另外,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灌溉水量较大的农田生产区域,应建立相关税费制度。通过水费价格,对灌溉水源进行有效调控,避免出现浪费现象。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和降水情况,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对关键环节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增强防汛抗旱能力,保证农田水利管理实际效果。

3.6增强防汛相关人员工作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防汛工作的好坏与相关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也将决定防汛工作的直接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增强防汛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相关素质的提升。一是增强他们自身对防汛工程的安全意识;二是提升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防汛水平。这两点在整个防汛过程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防汛工程建设而言,工作人员是主体,在整个防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提高他们自身对防汛工程建设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培训他们不断学习新的防汛知识和技术,只有真正掌握各种新的技术力量才能运用到实际防汛工作中,更好地提升防汛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一些地区开展培训,组织演讲等活动来增强他们自身对防汛工作的认识与学习,通过自身认识来逐渐促使我国防汛工作的开展和进入新的阶段。

3.7做好防汛的物资储备工作

水利工作当中的防汛工作离不开各种防汛物资的储备,缺乏防汛物资会使得防汛工作进入困境,而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防汛物资的储备,到真正汛情发生时再去调度,已经无法对汛情进行有效的控制。离开物资基础防汛工作只能是口头上的空谈,并且还要保障防汛物资的质量过关。防汛工作当中所应用的物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防汛抢险工具设备以及防汛设备物资,例如抛石机、各种运输设备、照明设备以及通讯设备等,无论缺少哪一种都会阻碍到防汛工作的开展。日常的物资储备工作中,需要针对相应的水域面积和历史出现过的汛情进行评估,并且制定相应的防汛物资储备计划,保障可以应对历史出现的汛情,在物资选购的过程中,也要保障物质的具体质量。劣质的防汛物资不仅无法降低汛情的危害还会将危险扩大化,造成二次伤害。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防汛抗旱工作开展的核心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从业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并在分析其建设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高效化的建设措施保证,才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进而在控制旱涝灾害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梅.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27-28.

[2]王野.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195-197.

[3]鄂文利.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实施策略[J].吉林农业,2017(23):65.

[4]王彬.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J].吉林农业,2017(23):74.

论文作者:闫维祥,张凤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浅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论文_闫维祥,张凤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