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 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建筑行业也在快速进步,得以保障大型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我国建筑行业起步较晚,部分项目技术仍不成熟,例如基坑降水技术依然是我国建筑行业的软肋。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属于重中之中,它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保障,所以,基坑降水施工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最应当重视的项目。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引言
为保证建筑项目的安全和高效实施,能够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及时的将建筑项目交托业主进行使用。作为建筑工人,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进行地基施工,首先就是要进行基坑的挖掘,需要按照设计者的要求确定基坑的深度。地基的设定必须要保证基坑的干燥,软土问题导致积水和地质破坏,施工人员难以施工,基础不稳定,最终建筑物坍塌或破裂。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应密切关注地下水的处理。
1加强降水技术在建筑基坑施工中应用的目的
1.1可以有效地降低深基坑土体的含水量
提升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既有效保障了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防塌陷,又为后续基坑支护技术的开展保驾护航,整体提升了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安全性。减少基坑中的降水量和存水量,可防止基坑中土方的含水量,从而提升了土方的稳固性,避免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地坍塌造成的事故。
1.2可以有效地对基坑内的地下水进行疏导
为了有效疏导基坑中的地下水,可以通过在基坑中开挖排水井,再通过排水井将地下水疏通到排水管道,同时也让施工人员有了更好地环境,从而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深基坑的稳定性。
1.4防止地面出现沉降过大的现象
通过加强对基坑中降水和地下水的疏导,有效提升了基坑周围和坑内土方的强度,从而避免的基坑周围地势沉降过大的情况。因为基坑周围地势沉降过大会导致坑内土方压力过大,进而出现地面应为坑内的塌陷出不规则坑陷或者水平位移,随意减少基坑降水现象势在必行。
2基坑降水技术探析
2.1清孔、换浆和下井
对这些孔做好彻底清洁以及换浆,并且可以有效地对泥浆的密度进行调节,应当及时的清除土壤杂物,以防止大量泥块进入泥浆。在井中进行地下施工时,水泥砂砾管(直径0.4m)可用作建筑井管,必须仔细检查过滤间隙,以确保满足相关的要求。在下管施工之前,应准确测量孔的深度,保证孔的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并进行下一步施工。此外,在下管的过程里,由于线和竹板将其以垂直状态固定,因此确保了井管的完整。
2.2降水运行
在开挖基坑之前的15日内进行降水施工,必须将基坑降水位降低,在降水之前,测定各井口、地面的静水位以及地面标高,接着进行试运行操作,对抽水设备的是否完好实施检测,确定排水系统和抽水是否与降水要求相满足。在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对各井水位的观测进行加强,将含水层的承压水头变化所掌握,加强地面沉降监测避免由于降水造成周围环境有地面沉降产生。
2.3下井
井管采用水泥砾石管,下井前要对管子进行检查,测定孔深,当孔深与设计标准一致时,则可以下放井管。需要提前将井底座在管底的槽内绑牢,利用钢丝兜住底座,平衡放入孔内。为了保障管身的整体性,宜采用铁丝和竹板将其牢固绑扎,下管时管身宜处于垂直居中状态。
3建筑基坑降水施工要点
3.1降水监测
基层降水施工之所以能够安全、有效、顺利的进行,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实时监测出水量的变化状况,并不定期对排水槽、沉淀池和排水管道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漏水的情况并保障排水池和水泵满足实际出水量。经常清理沉淀池内杂质和泥沙,避免由于杂物在沉淀的堆积所导致的储水量不足,进而导致水流进入深基坑等问题。制定机械设备检查时刻表,并严加监控,通过记录机械设施数据,避免因为抽水泵、离心泵等机械设施出现问题所导致的管道拥堵问题。随时对储水量,和泥沙堆积量进行监测,防止水面突然升高,并记录日、总井出水量,以便于在拥堵时处理问题。对供电状况要时刻了解,在供电局停止供电时及时打开供电设施,避免因供电不足造成的施工设备因电力不足导致的停歇。时刻记录天气状况,降雨量大小决定了基坑进水量的大小,所以,天气在进行降雨降水时排水量会随之加大,基坑排水工作也要随之加大,避免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降水量增大从而使排水管道堵塞,从而使基坑储水的情况。
3.2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控制
在基坑施工中,运用基坑降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影响,导致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基坑降水工作过程中,不同井点周围水位下降程度不均匀,距离较小的基坑降低的水位较大,但距离基坑较远的水位降低的相对较小。在基坑水位降低的过程里,建筑自身所承受的地下水的浮力会慢慢的减小,这也会使得软土层自身会慢慢的沉降。另外,土壤层中含有的空隙水会慢慢的排出来,这会使得土壤出现固化问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出现后,建筑物存在出现斜坡以及裂缝等问题的几率,以及严重的坍塌和安全事故。
3.3电渗井点降水技术
主要是以井点管作负极,将在其中打入的钢筋作为正极,之后在通入直流电之后,可以使基坑中的土颗粒逐步由负极位置处向正极方向移动,而基坑中的水移动方向则正好相反,由负极方向进行集中排出。该种降水技术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常需要和轻型井点降水技术或喷射井点降水技术结合起使用。
3.4帷幕排水
在建筑工程处于建筑物密集及地基土具有较强渗透性的位置,则多采用帷幕排水方式。在基坑开挖时采用帷幕排水方式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的渗入,有效的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而且利用帷幕降水方法,基坑内排水量减少,有利于实现对基坑附近建筑物及管网等地面沉降的有效控制,减少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构筑物带来的破坏。但在齡应用帷幕降水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设计,并根据标准的规范来指导施工作业,以此来保证基坑的顺利开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5基坑降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切高层建筑是以基坑施工为开始,良好的深基坑施工为后续工程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为整个工程项目精准完成保驾护航,所以保障基坑施工的良好运行,是整个建筑工程顺利运行的前提,从而提升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能,避免建筑企业因为安全问题的投资失败。首先,在开展基坑施工作业前要做好施工设计方案,相关部门设计人员要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技术能力综合考虑,并由不同设计人员从不同角度设计多种方案,再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从多个设计方案中综合考虑,选出最安全可行符合自身情况的方案,交由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作好监管工作,制定施工时刻表,避免进度拖拉。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保证设计方案切实可行,施工人员根据问题要及时反映,设计人员再根据问题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6基坑降水的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的水设计要根据基坑的最大坑深来确定,必须适当增加钻孔深度,因为项目的基础土壤中可能有薄弱层存在,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水头的深度,并有一定的余量。另外,因为基坑的钻井时间周期通常都比较短,所以需要合理降低地下水的排水时间,降低地下水深度,确保地下水的水位比基坑的深度要更低。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会使得基坑周围土体的应力改变,首先,降低地下水位会使得土壤自身的重量压力增加。另外,地下水从静态变为移动和渗透,这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层的附加力。关于管井有效的深度,有必要保证深度足够,并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保持泵头加深、泵流量调节过程中管井的内径留量。在基坑里,应该设置合适数量的脱水井,来加速挖掘土壤中地下水的疏排速度。为了通过这种建设达到满足整体降水需求的目标,有必要将周边房屋和裙楼降水项目通本项目结合,建立统一的轻井点和管井。
4应用基坑降水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防范建筑物及路面、管线沉降的问题,需要在降水井点管和建筑物及路面、管线之间设置回灌井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连续回灌,实现对地下水的有效补充,以此来降低降水井点对周围的影响。在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要基于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当遇到粘土层较厚或是粘土透水性较差的情况,打孔时宜将孔打在井点轴线范围我,并埋设井点管成孔,在孔内填筑粗砂,形成砂柱,以此来贯通地层上下水。抽水作业时,宜采用下部抽水的方式,将下漏的水及时抽走。在具体抽水作业时,需要对井点管进行检查,依据管内水流声和管面的潮湿度来判断管内是否存在淤塞的现象。一旦发生淤塞时,则利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处理,确保达到较好的降水效果。在降水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夏季要在雨天及时利用塑料薄膜覆盖边坡,并准确好相关抽水设备,及时清理排水明沟及沉淀池里的淤泥。冬季则要利用保温材料费覆盖井点联结总管处,避免管道被浆坏。
结语
综上所述,基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其顺利的实施保证了后续工作的安全开展,而提升降水技术又保障了基坑施工的稳定运行。所以提升降水技术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及其重要的一环,设计人员在设计师需精益求精,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和设计进行,并做出有效的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和深井工艺进行布置管线,并控制好储水量的大小,从而有效的避免因基坑积水导致的建筑问题,为建筑行业的稳步进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吴军.浅谈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3(25):228.
[2]王月中.浅谈深基坑降水方案选择与施工技术特点[J].四川建材,2017(12):89~90.
[3]邓水明.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9):300.
[4]李洪财.南京长江江心洲超大直径盾构接收井明挖段超深基坑降水技术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45(5).
论文作者:章勇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基坑论文; 地下水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深度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