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分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零售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企业发挥先导作用是国际流通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近年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批在国内、业内有影响的企业集团。随着发展,它们在经营管理、业态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已进入广域扩张阶段,在流通竞争中已占据了较为有利的位置。

本报告考察了北京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状态指标和经营绩效指标,并对大型企业面临的市场机遇和风险做了分析,希望对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情况做出客观判断。

一、发展状态指标分析

根据国际惯例,流通企业发展规模和市场集中度指标是检验流通格局是否以大企业为先导的基本特征,也是检验城市流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部分分别选取北京零售连锁企业前10名、入围全国连锁百强的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入围百强超市企业、前5名专业专卖企业、年零售额5亿元以上的百货企业为样本,通过和上年比、和上海比,对北京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加以分析,说明北京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状态。

(一)企业发展规模分析

到2003年底,北京市共有连锁企业146家,有连锁店铺4277家(同比2000年增长229%),实现销售额487.8亿元(同比2000年增长182%),连锁企业实现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2%(较2000年增加12.9个百分点)。

图:北京连锁零售企业2000-2003年销售额、店铺增长情况

1.前10名连锁零售企业规模分析

2003年北京前十名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6%,店铺数增长37%、营业面积增长55%、员工数增长16%。

图:2002、2003年北京排名前十位的连锁企业增幅情况

据测算,前10名连锁零售企业每增加一个新店铺,平均带动销售额增长2107.5万元;

前10名连锁零售企业每增加1平方米营业面积,平均带动销售额增长2.17万元;

前10名连锁零售企业每增加1位员工;平均带动销售额增长179.78万元。

图:2002-2003年北京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增长情况

2.入围全国连锁百强的企业规模分析

2000年,北京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年均销售规模仅6.7亿元,到2002年入围企业年均销售规模达到25.5亿元,到2003年入围企业平均年销售规模为40.8亿元,其中销售额过百亿元的企业2家,过50亿元的4家,较2000年销售规模增长509%。

其中,超市企业2000年和2003年入围全国连锁百强均为8家,但2000年的总销售额仅64.9亿元,平均每家销售额8.1亿元;2003年总销售额为330.6亿元,较2000年增长409%,平均每家销售额41.3亿元。

图:2000-2003年北京入围全国连锁百强超市企业销售额增长情况

3.前5名专业专卖企业规模分析

2000年北京前5名专业专卖连锁企业的市内销售收入为6.6亿元,平均每家仅1.32亿元;

到2002年北京前5名专业专卖连锁企业的市内销售收入已发展至88亿元,平均每家17.6亿元;

2003年前5名专业专卖连锁企业的市内销售收入达到118亿元,平均每家23.6亿元,较2000年增长近17倍,同比2002年增长34%。

4.零售额5亿元以上百货企业发展规模分析

2000年北京零售额过5亿元的百货企业有14家,过10亿元的百货企业有3家,平均零售规模约8.4亿元;

图:2000-2003年北京前5名专业专卖连锁企业市内平均销售额增长情况

到2003年北京零售额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过10亿元的企业为7家,平均零售规模约11亿元,平均规模较2000年增长3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大型零售企业近年发展迅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图:2000-2003年北京零售额5亿元以上百货企业平均规模增长情况

(二)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指标是反映零售格局是否以大企业为先导的基本特征。

2003年,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在全市101家零售连锁企业中,前5名企业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5%,市内销售额占41%;

前10名企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8%,市内销售额占市内总销售额的61%;

前20名企业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8%,市内销售额占市内总销售额的79%,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图:零售连锁企业中前5、10、20家企业市场集中状况

尤其在家电市场中,销售额最高的3家家电零售企业的本市销售额为52.4亿元,占行业销售的36.44%。

图:前3名家电零售企业销售额占家电市场总销售额比重

可以看出,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显示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流通竞争中占据了较为有利的位置。

(三)与上海大型零售企业的比较

为统一口径,分别选取入围全国连锁百强的北京和上海大型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两地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情况予以比较。

1.企业数及规模

2003中国连锁百强上榜北京零售企业12家,平均销售额51.0384亿元,其中销售额超过100亿1家、超50亿元的2家;

上海上榜企业8家,其中销售额超100亿元3家(均超120亿元),平均销售额87.5926亿元。上海入围企业的平均零售销售规模较北京企业高72%。

图: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京、沪企业平均销售规模情况(亿元)

可见,上海入围企业数目少、规模大,北京相对数目多、规模小。

2.业态分布

北京入围2003全国连锁百强零售企业12家,其中专业店2家、超市类型企业8家、百货店企业2家。第一名为专业店企业;

图:北京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业态分布情况

上海入围2003全国连锁百强超市类型企业5家,另有2家专业便利店企业、1家专业店企业上榜。前三名均为超市类企业。

图:上海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业态分布情况

可见,北京专业连锁有优势,上海超市业态有优势。

3.经济类型

入围2003全国连锁百强的上海零售企业有7家为国有大型企业,仅有1家为民营企业;

图:上海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经济类型情况

北京入围企业前三强中有2家为民营企业,上榜12家零售企业中有5家为民营企业。

图:北京入围全国连锁百强企业经济类型情况

可见,上海国有企业比重大,北京民营企业领衔。

4.发展速度

分别以北京、上海入围全国连锁百强的前3名大型零售企业发展情况为样本:

2003年北京入围连锁百强的前3名企业国美、北京华联、物美三家企业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54.3%,店铺平均年增幅40.3%;

上海入围连锁百强的前3名企业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农工商超市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31%,店铺平均年增幅为41%。

图:北京、上海入围全国连锁百强前3名企业销售额、店铺数年均增长情况

图:入围全国连锁百强前3名京沪企业近三年销售额增长情况

图:入围全国连锁百强前3名京沪企业近三年店铺增长情况

可见,京、沪领衔企业都呈现了较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经营绩效指标分析

经营绩效指标版本较多。本报告采用了“效率+能力”模型,效率采用人均劳效、平均地效指标,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与平均水平比较、与外资企业比较、与行业标准比较考察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

(一)劳效、地效分析

1.前3名连锁零售企业分析

2003年连锁零售前3名企业人均劳效139万元、平均地效4.7万元,分别较全市平均水平高257%和169%。

同比2002年,人均劳效增长7.8%,平均地效下降12%。

2.前3名连锁超市企业分析

2003年北京连锁超市企业前3名均保持盈利,人均劳效、平均地效分别较北京业内平均水平高18%和5%;

图:北京零售连锁企业前3名人均劳效、平均地效与全市平均水平比较(2003年)

同比2002年,人均劳效增长28.5%,平均地效增长0.8%。

图:前3名连锁超市企业人均劳效、平均地效与全市平均水平比较(2003年)

3.内外资企业比较分析

本报告选取2003年商品销售总额排名前6名的北京本土连锁超市企业和纳入北京市统计范畴的6家外资连锁超市企业为样本进行比较。

前6名北京本土企业人均销售额在28.3—66.2万之间,人均劳效为38.08万元;

6家外资企业人均销售额在48.5—83.1之间,人均64.63万元,比本土企业平均水平高69.7%。

同期全国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平均劳效水平为69.90万元。

图:2003年北京本土连锁超市企业与外资企业人均劳效比较(万元)

前6名北京本土企业每平米销售额在0.56—2.03万之间,平均地效为1.12万元;

6家外资企业每平米销售额在0.78—5.29之间,平均地效为2.45万元,比本土企业平均水平高119%。

同期全国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平均地效为2.50万元。

图:2003年北京本土连锁超市企业与外资企业平均地效比较(万元)

(二)企业能力分析

企业能力分析以北京连锁零售企业中前10名,前3名超市、前3名专业店和百货店企业为样本,选取7项重点财务指标,对照全国商业零售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从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分析北京大型零售企业的运营发展情况。

1.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分别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两项指标分析。前10名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水平为16.25%,高出优秀值8.6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水平4.74%,低于优秀值13.16个百分点。

北京市大型零售企业重点财务指标

指标 指标前10名大型

其中前3其中百货店

其中前3

连 名专业

名超市

优秀值

良好值 平均值

锁零售企业店

净资产收益率(%)

7.6 5.5 2.9 16.25

5.7825.37

19.04

主营业务利润率(%) 18.9 14.29.5 4.741.027.0616.80

总资产周转率(次)

2.2 1.5 0.8 1.9 2.0 2.2 2.8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3.8 2.8 1.8 3.1 3.1 6.5 4.4

资产负债率(%) 45.1 56.776.5 72.59

71.85

57.72

60.99

销售增长率(%) 17.1 8.2 -3.2 33.11

64.90

35.58

7.93

资本积累率(%) 11.2 7.6 1.8 16.16

14.57

17.46

-1.80

2.资产运营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分别从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两项指标分析。前10名大型连锁零售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1.9次,低于优秀值0.3次;流动资产周转率3.1次,低于优秀值0.7次。

3.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主要分析资产负债率指标。前10名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2.59%,高出优秀值27.49个百分点。

4.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分别从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两项指标分析。前10名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销售增长率平均为33.11%,高出优秀值16.01个百分点;资本积累率平均为16.16%,高出优秀值4.96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型零售企业总体经营绩效水平较好,人均劳效、用地效率、盈利能力较高,发展能力较强,但是主营业务较弱,运营风险较高。和外资企业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北京大型零售企业亟需提高主营业务的盈利力,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机遇与挑战分析

根据惯例,人均GDP水平突破3000美元,消费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将发生新的变化,流通经济也会出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

(一)机遇分析

1.未来流通总量有望比现有水平翻番

2010年,北京市GDP总量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100亿元,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到2015年,北京市GDP总量将可达到13000亿元。

与此相应,2010年北京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200亿元,其中连锁零售占50%的份额,达到2100亿元。

表:北京十一五期间及远期流通总量预测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连锁零售额 连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

总额(亿元) (亿元)品零售总额比例(%)

2004 2200 -

-

2005 2400 -

-

2010 4200左右 210050

2015 超过700

突破10000

-

2.消费规模有望大幅提升

北京市居民消费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3年,北京市消费率水平为53.7%。

根据世界银行资料,世界平均水平为80.1%,消费率提高将带来零售额大幅提高。

若2010年北京市的消费率增长10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则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增长800亿元。

3.市民生活方式变化和消费结构变化将促进现代商业发展

未来北京城市商业的发展走向:

现代商业:流通科技含量高,具有较高的商业便捷度和成熟度,具有较高的商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商业业态发展水平;

宜居商业:商业环境宽松舒适,流通服务便利、周到,适宜都市人居;

享受型商业:商业、文化、娱乐等有机结合,使消费者获得充分的现代享受,使单纯购物型消费向享受型、体验型消费转化。

4.城市空间布局变化将推动零售商业格局变化,带来新的机遇

北京新的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完善“两轴”、发展“两带”、建设“多中心”,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随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将带动商业格局变化,在城市周边新兴社区和新城区将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5.奥运商机将直接推动流通业高速增长

2004—2008年五年时间,北京居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累计将达到13000亿元,其中靠奥运商机带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至少超过1000亿元。

北京将投资1800亿元以上用于奥运会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参照投资额40%转化为消费的一般规律,由奥运会直接拉动的社会消费将突破700亿元。

(二)风险分析

机遇与风险并存,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中应前瞻风险。今后大型流通企业应特别重视防范以下风险:

一是资金风险。资金链断裂对于高速扩张中的大型零售企业意味着多米诺骨牌式坍塌的开始。

二是购并风险。购并并不总意味着1+1>2,购并扩张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

三是市场风险。需求变化、消费升级都会使现有的经营模式受到冲击。

四是业态风险。新的业态模式出现会对原有业态造成冲击。

五是政策风险。国家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都会对流通产生影响。

市场机遇和风险对每一个企业都是平等的,成功的企业总是会适时地把握有利的市场机遇,分散和降低市场风险,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我们相信,北京大型零售企业在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带领下,一定会创造出中国式流通业发展的奇迹!

标签:;  

北京市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分析_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