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护理满意度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影响女性正常生活。治疗期间,合理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抬高护理质量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肌瘤患者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6月-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中选取65例进行研究,按照抓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3例、32例。观察组年龄35-54岁,平均(40.36±4.28)岁;病程1-6年,平均(3.73±1.15)年。对照组年龄32-55岁,平均(40.73±4.37)岁;病程0.5-6年,平均(3.63±1.26)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向患者讲述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给予其心理安慰、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主要内容:(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临床经验丰富护士,完善护理制度,明确个人责任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成绩予以相应奖惩。(2)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学习,提升其护理技能。(3)总结护理问题。定期开会,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4)完善护理流程。根据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护理方案,使用适合患者的方式执行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①评估两组的恢复情况。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及出院时间,评估其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
②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百分制,≥75分表示满意;≥60分表示比较满意;<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18.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表示,用t、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导致女性白带增多、下腹疼痛、月经失调等,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给女性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高质量护理,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护理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重点在于持续性,即护理质量改进是在动态状态中进行,以达到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1]。在子宫肌瘤患者中使用护理质量改进,在鼓励工程中总结问题并及时解决,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在改进过程中对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护理质量改进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采用护理质量改进有效拉近护患距离,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汪敏, 刘茜, 李保兰,等.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6, 45(11):1579-1580.
论文作者:叶珊,邹玲,林霞,,唐晴孜 卢欣,李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患者论文; 满意度论文; 质量论文; 时间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对照组论文; 持续改进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