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宇红[1]2010年在《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网上银行是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借助互联网遍布全球的空间优势和信息快捷传递的时间优势,突破了传统银行的时空局限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并以其快速成功展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可否认,网上银行的产生提高了银行业的服务水准和服务效率,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负面效应即网上银行风险。因此,在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的同时,识别、防范和控制网上银行的风险,保证整个金融行业的安全运行就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论文研究的目的:以网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为切入点,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网上银行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哪些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新的风险方式。并把PDCA安全管理模型应用到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实践中,为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建立起一套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策略,实现网上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论文首先分析了网上银行的特点、风险的表现形式,进而论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网上银行发展状况、风险表现以及已经采取的防范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本文在借鉴网上银行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建设银行的网上银行在业务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风险防范策略,即在业务层面上运用PDCA模型风险控制理论,不断循环理清业务活动的风险点,制定业务风险层面的防范策略;在技术层面上将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控制,通过保障系统安全、对技术性风险的现场检查、对技术性风险的非现场监测、提升业务连续性等一系列的防范策略,为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发展提供相应的业务和技术保障。通过本文研究,相信将会推动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的科学规范化管理,促进其网上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同时,为银行业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的后续研究工作拓宽理论研究的基础。
刘红超[2]2012年在《我国网上银行风险及有效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各领域办公自动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上银行己经是银行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的渠道,在某些业务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易的主渠道。网上银行让人们享受到网络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巨大的风险。网上银行是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在运行机制、操作平台上又大不相同,所以它除了会面临传统银行通常所遇到的风险外,还会遇到因为其交易虚拟化等特点产生的特有的风险;此外,即使某些风险类别与传统银行相同,但是在网络虚拟的交易平台下也会有其自身的特性。由于安全是网上银行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所以在网上银行面临众多风险的情况下,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其风险的有效控制,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本文对网上银行产生的背景、定义、运作模式及其风险的种类、管理方法进行了描述。其次,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进行了现实性的分析,一是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分析网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权重,从而得出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的重点风险是操作风险、战略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和技术风险,二是结合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状况及其风险控制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者,通过比较分析法比较了欧洲、亚洲和北美地区网上银行风险控制方面的监控模式、立法模式和法律实施等情况,结合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更适合当前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方法。最后运用归纳分析法、演绎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借鉴国内外各地区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经验的基础上,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张晨鸥[3]2007年在《网上银行交易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上银行是二十世纪金融领域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信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自从“安全第一网上银行”诞生以来,网上银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3A服务方式、低成本运行、操作便捷、个性化服务等特点,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1996年2月中国银行建立自己的网站,随后招商银行推出网上支付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在此之后的十余年间,我国的网上银行业一直呈现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网上银行服务遍及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上银行并不是传统商业银行与网络的简单迭加,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尽管网上银行前景看好,但由于其网络基础的虚拟性所带来的交易安全问题始终制约其发展。随着近年来各种形式的网络金融犯罪愈演愈烈,而且我国网上银行交易安全方面普遍存在用于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偏低、计算机安全漏洞普遍存在、配套安全产品滞后、立法存在不足、数据认证不完善以及缺乏完善的安全评估体系等问题,交易安全问题成了网上银行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网上银行的运营中加强风险分析和管理,保障网上银行交易安全,减少网上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网上银行交易数据走向和风险易发环节,筛选细化数个评估指标并进行量化,用AHP方法建立交易安全等级评估模型。运用本模型可以量化并确定网上银行的交易安全所处等级,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研究国内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和最新应用的安全防范与监管措施后,认为我国应在谨慎性的基础上,做好统筹战略规划,银行的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强化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首先应整合各银行系统,建立网上银行安全中心,解决网址域名混乱、资源浪费、数字证书不统一等问题,然后在传统银行基础上逐步进行网上银行的深度开发,同时加大技术防范力度以及加强非现场监管,建立网上银行风险监管体系,最后应进一步完善网上银行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上银行交易安全实行全面保护。
马琳[4]2016年在《C银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技术高速进步的今天,网络金融全球化,电子银行业务应运而生,促使传统的银行完成了业务电子化的实现。电子银行业务的出现,提高了客户的体验度,不仅大幅地降低了银行的运营与服务成本,还对柜面的人工压力起到了缓解的作用,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盈利空间。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电话银行、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存取款机及POS等多种综合服务终端,大大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攀升。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商业银行不再依靠网点规模的大小、营业机构的数量、以及地脚的选择取胜,转而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获取、分析、处理信息量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至此,电子银行业务的出现不仅是一次颠覆,更是一种推动,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电子银行业务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它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但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特性,使其要比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面临更大的风险。风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网络安全风险、内控风险、客户操作风险、外包风险等,这些风险也要比传统商业银行的更隐蔽也更复杂。他们的波及范围之广,危害性之大,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开展。因此,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如何有效的规避或降低运营中所造成的风险,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国际上诸如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积攒了大量先进经验,与他们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C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至今,已有接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C银行在风险管理防范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进。本文通过对C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C银行现阶段风险防范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更清晰的进行风险研究,面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复杂的风险,只有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适当的采用西方发达国家在风险防控方面的先进经营模式与成功案例,以及多年在银行工作积累的经验,联系自身工作情况,认真分析有关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杜绝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发生,改善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牟冰[5]2006年在《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及其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电子银行已经初具规模。随着电子银行渠道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电子银行已从单纯的渠道创新、渠道整合,发展成为业务创新平台。本文以当前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系统地论述了电子银行业务创新策略、业务创新中的风险点及如何防范风险。 本文第一章回顾了我国电子银行发展历史,对当前我国电子银行的主营业务进行了准确、全面的最新论述,提出从战略高度认识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位及全面、客观、充分地认识电子银行的贡献度和业务价值。第二章分析了电子银行业务创新的背景,包括金融创新理论、信息技术,以及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之后从产品、品牌、营销和服务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创新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电子银行产品、品牌、营销和服务创新的策略。第叁章准确分析了电子银行业务创新中的风险点,包括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和战略风险。第四章在前面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各个风险点,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建议。本文最后还对电子银行业务创新收益与风险平衡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
王文生[6]2007年在《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表明网上银行是指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网上银行从一诞生起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短短几年就迅速改变了世界银行业的面貌,对世界银行业的经营战略和业已存在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方式和业务运营模式,另一方面也给银行带来的新的风险。由于网上银行业务是一种全新的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和监管规定的缺位和不足,导致网上银行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网上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对建立在传统社会制度上的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许多的挑战。虽然《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电子签名法》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出台后,对明确网上银行业务中产生的法律责任具有重要作用,但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网络的国际化、全球化促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银行业务及其有关法律问题的国际化。正是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具有的交易的瞬时性、空间的跨越性、运行环境的开放性、无纸化和虚拟性等特点,有人称网上银行采用的是“机构+鼠标”的销售模式,而该项业务的独特性又决定了其法律特性。在借鉴国外网上银行风险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对网上银行所带来的新型风险进行分析。参照国外网上银行业务监管法制的基本经验,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情况,对网上银行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初步的法制构想。对网上银行业务引发的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其发展规律,及时解决相应的立法与司法问题,为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总之,网上银行业务的兴起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很大冲击,我国银行业不应落后于时代,而应紧锣密鼓,把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迎头赶上。同时,立法机关与执法机关也应权衡利弊,适时跟进,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健康顺利地发展。
安文龙[7]2008年在《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今天,信息革命正悄然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基础上的计算机互联网把超国界的亿万个厂商和家庭联系在一起。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重要特征的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随着2006年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随着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金融全球化趋势加速,作为中国新经济核心的银行业更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网上银行能给传统银行创造更广阔、更自由的业务拓展空间,能大大提升银行的竞争能力。网上银行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借助于“网络”开展业务,而不是在固定有形的营业场所内办理业务。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一方面银行开展业务不受客户所在地理位置及其有限时间的约束,同时也就不受政府监管当局对新设机构网点有关规定的限制,金融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网上银行的现代化程度和高技术的支持,使得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或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有了基础,由此决定了银行市场业务的拓展更具有广阔性。关于网上银行业务是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全球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网上银行不是独立的新业务,而是传统银行在信息社会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社会职能再造。银行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时刻伴随着风险。作为传统银行的延伸与创新的网上银行,由于因特网的开放性和网上银行在技术上的复杂性,其所面对的风险更有其自身的特点。风险防范问题始终是我国网上银行发展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外网上银行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网上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及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互补关系,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银行工作的实践,指出了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目前网上银行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策略,具体包括我国网上银行业务战略规划、我国网上银行风险防范对策及我国网上银行金融监管策略,旨在促进我国网上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
李敏[8]2007年在《网络第叁方支付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网络第叁方支付行业应运而生。网络第叁方支付在C2C和B2C交易过程中起到了独立的第叁方信用担保的作用。在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今天,这种平台在建立之后迅速得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响应,有力的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据易观国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第叁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总规模在2007年第1季度己达到143.26亿元,与2006年第4季度的124.07亿元相比增长了13.4%,可见其发展势头之强劲。但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第叁方支付行业发展的诸多条件还不成熟,其所触及的政策法规还存在许多空白,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风险问题。论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针对第叁方支付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析,并依据不同的风险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模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论文首先从第叁方支付模式出发,阐述支付方式的流程、作用及特点,并对目前我国第叁方支付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其次,在风险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第叁方支付风险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在第叁方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诸如法律风险、政策风险、在途资金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相关风险。再次,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风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第叁方支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评价。在评价中,根据风险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或相关的评价说明,例如在风险评价中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模糊指标体系,对不同支付商的信用及其支付系统的技术风险进行评价;在流动性风险评价中,引入VaR等相关风险评价的方法:对在途资金风险进行评价时,从信用风险的影响出发予以评价说明。最后,在研究分析各种风险的基础上,针对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从参与方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参与方提出相关的风险控制建议,其目的在于明确风险控制中各方的权责以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方向。目前国内对于第叁方支付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的研究是对此进行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结果可以对国内第叁方支付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帮助和参考。
周超[9]2014年在《A银行发展移动银行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银行,亦称手机银行,是指以移动设备(主要是手机)为载体或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办理某些银行业务的一种虚拟银行。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银行成为了当今社会电子化金融的发展趋势。严格来讲,作为一种电子银行,移动银行不算是新鲜事物,但借由移动智能时代的到来,移动银行如沐春风,各种挑战也接踵而至。不成熟的市场环境给移动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如市场竞争过热、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等等,都给发展移动银行带来了明显的或潜在的各类风险。近年来,与移动银行相关的纠纷案件时有发生,使我们意识到不得不将移动银行的风险防范提到一个战略位置上来。在此背景下写作此文,其现实意义是不可小觑的。本文从移动银行的定义和属性入手,阐述了移动银行的业务类型与实现方式。分析对比了移动银行与其他各类电子支付的区别,探讨了移动银行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促进效果。通过对移动银行的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发展趋势的预测,深入研究了移动银行整体市场的竞争态势和用户需求特点,总结了在发展移动银行时,所将面临的法律、信誉、战略、操作、技术等各方面的风险。同时,本文结合A银行发展移动银行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A银行所面临的各类型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风险成因和特点作了归纳总结。最终,笔者对照A银行现有的移动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并运用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学知识,针对防范措施中的盲点,提出了风险防范的优化建议。这些优化建议包括:对A银行移动银行法律、信誉、战略、操作、技术等各方面风险防范的加强建议。目前,研究移动银行风险防范的学者,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移动银行整体市场作为研究重点,或是单从理论方面对发展移动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做出简单罗列与解释,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笔者不仅对移动银行整体市场做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移动银行风险的各个方面以及风险防范的各类具体措施,并中肯地提出了合理的优化建议。最终,致使本文具备一定的指向性和具体性。
武晓达[10]2010年在《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及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世界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对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网上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普及。作为21世纪一个新兴的金融发展领域,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银行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发展网上银行,对改变我国传统银行业相对低效的经营管理流程、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网上银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网上银行给银行业带来新理念、新方式、新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因此,重视与加强网上银行风险控制及防范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银行业一项十分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本文正是以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带来的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网上银行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的阐述,研究我国网上银行应该如何控制和防范其面临的主要风险。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对网上银行和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全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再次,通过对国内外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经验的归纳和分析,力求得出有助于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的参考和借鉴方法。然后,主要对网上银行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论述。由网上银行的风险识别阐述我国网上银行目前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来衡量风险的大小,为风险控制管理制定依据做准备,构建网上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网上银行风险进行抑制和消除。最后,结合实例来对我国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及防范进行简单说明。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D]. 霍宇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2]. 我国网上银行风险及有效控制研究[D]. 刘红超. 山西财经大学. 2012
[3]. 网上银行交易安全研究[D]. 张晨鸥.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4]. C银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 马琳.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5].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及其风险防范研究[D]. 牟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6]. 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规制[D]. 王文生. 安徽大学. 2007
[7].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 安文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8]. 网络第叁方支付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 李敏.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9]. A银行发展移动银行的风险防范研究[D]. 周超. 广西大学. 2014
[10]. 我国网上银行风险控制及防范研究[D]. 武晓达. 中国石油大学. 2010
标签:金融论文; 风险防范论文; 电子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网上银行业务论文; 技术风险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交易银行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网络支付论文; 支付安全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