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带电作业是避免供电中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然而带电作业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危险点预控是防范事故的科学方法,因此本文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预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预控
10kV配电线路担负着向工商企业、居民用户供电的重任,但同时也存在着供电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供电用户没有采用双电源供电,一旦发生故障就要停电检修。随着带电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该技术对全面提升10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然而带电作业技术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威胁作业人员安全的危险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加强带电作业危险点预控非常重要[2]。因此,本文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预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1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危险点
1.1 带电作业危险点的形成
带电作业危险点是指带电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场所、部位、设备或行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形成的危险点包括维修不到位、特殊气候条件、使用不安全的作业器具、忽视安全距离等[3]。维修不彻底,维修质量不高,在线路上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对带电作业构成新的威胁。阴雨天气,线路绝缘下降,安全威胁加大;大风天气,难以保持安全距离,而且作业人员易失平衡。作业绝缘器具没有定期检测或虽经检测但在运输过程中磨损了,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带电作业时没有掌握好安全距离,在危险区域作业很容易发生事故。
1.2 带电作业危险点形成的原因
虽然许多带电作业事故的发生是由一些偶然因素触发的,但危险的形成却有其内在的原因。首先,带电作业与不带电作业在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别,如果一个作业人员长期从事停电检修作业,现在让他带电作业,即使经过若干次模拟训练,但他长期养成的一些停电作业习惯可能在带电作业时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其次,带电作业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带电作业须有严格的管理措施,例如专门设置工器具管理人员,但有些企业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管器具的人员,作业人员自己挑选携带绝缘隔离器具,因为带不全,作业前又未认真检查,这样就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第三,习惯性违章。有些作业人员资格老,经验丰富,但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例如上绝缘斗臂车不戴绝缘手套。
2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的预控措施
2.1危险点预控的含义
危险点预控即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预测、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危险点辨识和危险点控制两项措施。危险点辨识过去主要以事故经验为依据,没有经验无法辨识。随着系统安全理论的发展,无需事故经验也能辨识,此类分析方法包括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等。危险点控制从组织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前者主要是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等,后者主要是运用各种安全技术进行控制,例如隔离、防护等。
2.2危险点预控的原理
危险点预控主要是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系统论思想进行超前控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查找分析危险点并加以控制,它以预防事故为中心,从提高作业的可靠性入手,实行系统安全管理。预控流程如下:开始→填写工作任务→通过危险点数据库查询危险点→生成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刷选危险点→未选中重新进入数据库查询,选中→录入危险点预控卡→填写工作票→结束。
2.3推广带电作业标准化流程
带电作业有极大的风险性,但风险要素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各种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一项或几项要素的疏忽所致,因此管控风险必须从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做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如下:开始→下达任务→召开班前会→编制现场作业指导书→审批现场作业指导书→未通过则修改或重新编写,通过→填写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工作票→学习作业指导书→按指导书要求准备工器具和材料→现场复勘→申请停用重合闸→召开站班会→布置工作现场→检测工器具→开展带电作业→作业结束,召开现场收工会→恢复重合闸→自检→竣工验收→收集汇总资料→评价作业指导书→结束。
2.4带电作业危险点预控的关键措施
带电作业危险点预控的措施有很多,但以下措施对任何一次带电作业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是现场勘察。可能对某些现场已经足够熟悉,那是否不需要勘察了?非也!因为带电作业不同于常规专业,一次失误、疏忽就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为了万无一失,就必须去现场看个明白,没人可以保证现场不会发生变化,去现场就是为了找出可能的危险点。例如某个作业点直射阳光被建筑物遮挡,作业人员无需专门佩戴护目镜,但有一天这个建筑物被拆掉了,按照惯例没有准备护目镜,那带电作业就可能发生危险。所以,每次作业前勘察现场是必要的,绝非可有可无。
二是加强工器具的管理。①用于带电作业的绝缘工器具必须安排专人管理,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②绝缘工器具必须定期做耐压试验。③做好运输保护,采用专袋或专箱放置工器具,避免运输过程中擦碰损坏。④作业前检测工器具的绝缘性能,用摇表测试绝缘电阻应不低于700MΩ。⑤工器具用完后由专人回收、保养和存放。
三是做好个人防护。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时,强电场会使人体产生不适,所以有规定流经人体电流不得超过1mA,人面部及裸露局部场强不得超过240kV/m,人体对带电体安全距离是0.4m,相间安全距离不小于0.6m。所以作业前要认真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先自检,再监护人检查,现场负责人也要检查。例如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袖套都要穿戴齐全。
四是严格带电作业的各项制度,包括严格审核工作票制度、严格执行现场工作票许可制度、严格执行现场班站会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监护制度、严格执行工作间断转移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终结制度等。例如绝缘斗臂车空斗试操作执行不力,现场负责人必须监督空斗试操作制度的落实情况。
五是回避恶劣天气。带电作业本身就是高风险工作,恶劣天气会加大作业的危险程度,所以遇到雷、雨、大风等天气不能进行带电作业,工作过程中突遇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是保持电气安全距离。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对地距离不小于0.4m,对邻相带电体距离不小于0.6m。安全距离不足时,必须采取绝缘遮蔽措施。
2.5防范习惯性违章
首先,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从思想上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其次,加强培训和标准化作业管理,规范作业行为。第三,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发挥班组长、安全员的管理与监护职能,通过班组成员互相监督及时发现、纠正违章习惯。第四,落实现场反违章措施,针对习惯性违章一项一项地落实反违章措施,同时与奖惩结合起来,使习惯性违章无处抬头。
3 结语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属于高危作业,仅靠常规安全管理方法难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危险点预控从源头控制危险源,可以有效防止人为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对于提升安全管理绩效、预防事故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推广应用危险点预控意义重大,值得研究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小婧,韩润东,王琪.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及预控策略[J].山西电力,2016(3):16-18.
[2]王月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防范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4(2):28-29.
[3]郭家呈.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策略[J].农村电气化,2015(32):224.
论文作者:王永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作业论文; 危险论文; 线路论文; 现场论文; 器具论文; 措施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