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下电网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论文_张小磊

35kV及以下电网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论文_张小磊

摘要:输变电线路作为电网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不仅是输送以及分配电能的重要载体,而且可以将不同的电网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电力系统。对于35kV输变电线路而言,其运行故障是整个电网系统发生故障的主要诱因,电力线路上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以后,很可能会出现连锁反应。

关键词:35kV电网;输变电线路;运行维护

1输变电线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1.1低温雨雪天气中电线路表面覆冰

由于天气寒冷,空气中的湿度较高,当大量的水汽凝聚到线路的表面上时,就会导致电线遇冷收缩,再加上风一直在吹,会引起电线发生轻微震荡;当结冰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电线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冰的重量而发生断裂;当保杆两侧由于覆冰的程度不同,容易导致保杆两侧产生不平衡,也会使绝缘子、金属或导线等产生疲劳损伤,出现跳闸的现象,造成输变电线路受到极大的损害。

1.2雷电天气

①线路设计问题。在35kV电力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雷电发生时间的计算与实况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然雷击以后的跳闸次数与雷曝日之间成正比例关系,然多数单位在设计时未能充分测算数据,以致于线路出现了问题。②输变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实践中,若没有及时对绝缘子串中的零值、低值绝缘子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处理,则绝缘子串闪络电压可能会降低,以致于耐雷设计明显会降低。从实践来看,部分地区为能够有想增加线路本身的防污能,绝缘子更换以后,如果压环间空气间距较之于原设计相对减小,则会影响其耐雷性。③基建问题。如果接地电阻相对较高,则雷电反击会导致一些接地电阻无法达不到预设数值。降阻剂的逐渐流失,会收到雷电袭击。

1.3人为破坏

电力设施经常受到人为的破坏,更有某些不法分子企图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发生了偷窃拉线或塔材;在电线的保护区域内用挖掘机或大型吊车时与电线发生碰撞,造成电线受损;在某些山区或矿区,进行开山时所使用的炸药容易将导线炸断,将绝缘子炸伤等一系列问题;在线路下方对废弃的农作物进行燃烧处理时所产生的浓烟和火焰,容易导致电路跳闸。

2 35kV及以下电网输变电线路运行中的电线主体问题

2.1基建方面

其实,造成雷电反击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接地地阻高。这是由于在基建的过程中部分的杆塔因施工工艺不当,使接地电阻在通过施工降阻剂后没有达到设计值或只是暂时达到了设计值,但降阻剂在输变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流失,从而导致接地体发生腐蚀,造成了雷电反击,影响了电路的安全。

2.2电路设计中所存在的电线主体问题

电网输变电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雷电日直接影响到雷击后所产生的跳闸次数,且两者呈正相关性。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如果设计师对现实的状况并不了解,就会使得雷电日的取值不符合实际,这就会导致输电设备运行中降低耐雷水平,使得雷电数据不够准确。

2.3运行维护方面

如今,地区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电路设计师为了增强绝缘子的防污能力,用合成绝缘子代替瓷绝缘子;将均压环中的空气间隙弱较原设计的设计有所减小;当低能绝缘子未能及时检测出或是在绝缘子串中存在着零值,会导致电压降低,绝缘子串闪络使耐雷水平降低。导线由于长期处在自然的环境中,容易受到有害气体侵蚀;长期的水分附着和氧化现象,使避雷线和钢导线容易受到侵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当输变电线路遭受外在原因时所需要的维护管理

3.1覆冰防治措施

在即将覆冰的季节前,做好防备的工作,对线路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通过机械破冰法或热力熔冰法等现代化技术提高除冰的效率;在输电线路的设计时,尽量避开严重的覆冰地段,应有计划进行观测,注意分析覆冰的特点,对冰区进行合理的划分。在重度覆冰的地段中,在适当的位置建立加强型的直线塔或耐张塔,防止因基建杆塔倒塌而造成的连环倒塌。在一些极度覆冰地区中,应尽量避免将输变电线路建在湖泊、水库或风道等地方;在山岭处,转角点架避免建在山脊上,减少覆冰的可能性。

3.2电网输变电线路所需要采取的防雷措施

由于电网输变电线路比较长,各个区域的地貌特征不同,气候环境也会有所不同,在进行线路施工中,就需要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应用有关技术当地的雷电情况进行分析将相应的防雷措施制定出来。避雷器是通常使用的防雷器具,在具体的连接中,是将绝缘子串并联到避雷器上。在雷电环境下,当雷电经过电网输变电线路,就可以在线路避雷器的间隙通过,雷电的电流向人相导线流动,此时,就会降低绝缘子两侧的电位,当线路运行中,就可以避免出现闪络问题。

进行避雷线安装的时候,要相应地减少导线的保护角度,使得绕击率降低,导线会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雷电环境下,杆塔的接地阻有所增大,就会提升雷电跳闸率,随着耐雷指数使得下降,就会降低杆塔接地阻。如果杆段容易遭到雷击,可以在导线下方安装耦合地线达到避雷效果。

3.3针对外力因素造成的线路运行故障问题应对措施

常见的外力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交通意外造成的杆塔损坏等。在线路布设过程中,可在杆塔上利用醒目颜色喷涂警示标语和指示信号,以引起司机们的注意。已受到车辆撞击的架空线路杆塔,需对其四周做加固处理,尽可能的提高承受能力。同事,还要确保从源头上能够真正的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禁止在输变电线路上随意悬挂物品,并且对树木种植进行严格控制。实践中,还要不断加大线路巡检力度,发现具有隐患的情况需进行及时处理。

4对输变电线路自身的维护

4.1架空线路的维护

架空线路是指置配在大气中,用来分配和输送电能的电力路线。架空电力路线是由杆塔、绝缘子、导线、线路金属和避雷线等组成的,也是供电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构成因素。为了适应大自然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恶劣的气候,导线必须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近几年,空气中的污染气体急剧增加,因架空线路是建设在户外的,因此必须承受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化学杂质的腐蚀。在输变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要对技术的管理、线路的设计和安装的合理性做好充分地把握,将失误减少到最少,让供电的安全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4.2加强输变电线路日常运维管理

日常运维管理是确保谁变电线路运行安全可靠的关键,同时也是减少线路运行故障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对35kV及以下输变电线路与相关设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已老化、损坏的相关设备应当进行及时更新。同时,还要淘汰那些耗能大、性能低的设备,提高输变电线路系统中的相互设备运行效率;加强35kV及以下输变电线路建设,对旧网进行改造,以此来有效完善输变电线路结构,确保线路铺设合理性、可靠性。输变电线路上可以安装一些真空开关,以此来有效减小故障问题发生范围,从而缩减停电面积、减少停电时间,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对输电线路负荷进行定期检测,尤其要对用电高峰期的负荷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更换负荷较大的电气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预案。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日常用电质量直接关乎到生产生活质量。35kV及以下输变电线路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要使线路与运行环境相适应,就要做好运行管理工作,实施必要的技术创新,以降低输变电线路的运行质量,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江光先.35kV变电运行管理中常见故障分析[J].农村电气化,2016(08).

[2]孔维强.35kV及以下电网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J].轻工科技,2015(01).

[3]刘雪桦.35kV变电运行常见故障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

论文作者:张小磊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35kV及以下电网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论文_张小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