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云同乡初级中学校 621100
摘 要:物理能力,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知识应用、思维发展、物理创造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这里就能力的培养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方法
一、训练学生科学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很多现象,通过对大量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百思不解时必然会提出一些疑问,而善于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中,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抓住要害,发现问题,适时提出问题。教师应及时发现同学思维的火花,帮助他们理清思考问题的思路,并及时鼓励。要能科学地提出问题,就应注意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例如,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应注意两点:
1.指导实验。演示实验从出示仪器到进行表演的全过程,都将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刺激。但刺激有主、次之分,有本质、非本质之别,我们要求学生观察的现象不一定都是很明显的,而且有的现象还稍纵即逝,以致在演示中出现的某些重要事实或现象,学生往往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进行全面观察、对比观察、跟踪观察等,把握好时机。既要注意现象的渐变过程,又要注意它的突变时刻。
2.实验要与思维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直观性。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建立概念所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材料,然而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需要实验与思维相结合。
二、重视讲授解决问题的思路,适时地指导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在介绍物理学家的发明创造的同时,适时介绍他们当时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正确的实验方法——科学的结论”这样一整套科学的思路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课本提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相等,从而提出问题:对同一物质, 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对同一物质, 当体积增大到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到几倍。再计算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发现,对同一种物质, 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而对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于是得出结论: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根据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给出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思路和方法,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是必须的。大纲对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主要是: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常见的物理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讲清道理,使之从活生生的现象中,学习活生生的物理。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离不开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对这方面的要求是: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也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分析法解计算题,求比问题,比较大小问题, 应该详细具体地进行总结,并严格地进行训练。同时, 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变式教学,这包括两个方面:
1.一题多变。练习形式上要是一题多变,即在一个题的基础之上改变物理条件,改变物理状态,改变物理过程,改变物理模型,逐渐深入,层层展开,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视角,使学生突破某些思维定势的束缚。
2.一题多解。对于同一物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往往会导出许多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又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常说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题多解帮助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少做题,却也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帮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体系
零碎的知识,只相当于建筑材料的砖、瓦、木料,用场是不大的。 但是学生弄清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建立知识的结构,就像用建筑材料盖成的高楼大厦, 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注意新旧知识纵向的深化和横向的综合,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别是章节复习和总复习的过程,更应如此。
四、培养爱护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好动,肯接受新东西,教师可根据就地取材、简单易行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思想品德,都是十分有益的。物理课外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举办科学讲座, 修理或自制仪器设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参观等。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2]〈教育心理学〉。
论文作者:胡学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现象论文; 能力论文; 体积论文; 思维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