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作用论文_冷梅芳,董芳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作用论文_冷梅芳,董芳

淄博市中心医院生物治疗室 255036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116 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8 例,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方法,1 个月后采用韦氏评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结果:心理护理 1 个月后两组韦氏评分情况(除 40 分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对老年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心理护理,可调整其不良心态,改善其焦虑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心,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关键词:老年肿瘤;心理护理;临床路径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所伴随的不良反应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误解,常常使患者不能坚持完成治疗或拒绝治疗,因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了解、掌握化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已成为肿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 116例化疗患者实施全程的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 116 例老年患者,均经病理化验确诊为恶性肿瘤,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8 例。研究组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心理护理组,男性55例,平均年龄64.5(60~ 69)岁,对照组为普通护理组,男性58例,平均年龄66(62~ 67)岁。73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均经临床和病理及影像学证实。

1.2方法

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方法,1 个月后采用韦氏评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

1.3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护理期均为 1 个月。采用韦氏评分方法,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100 分:患者的健康情况良好,无主诉,无明显的临床不良症状;80 分: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及活动,临床有轻微不良反应或主诉;60 分: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无法实现正常生活及活动;40 分: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陪护或专门护理;20 分:患者病情严重或恶化,需进行临床支持治疗;0 分:患者死亡。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心理护理 1 个月后两组韦氏评分情况(除 40 分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

3.讨论

3.1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

1)心理评估。院第1~ 2天,对患者心理因素进行评估首先应尊重、理解、同情和关心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通过了解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婚姻、经济状况、个性特征以及对患病的认识等,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思想变化。内心活动主要有三点:(1)个性特征由于性格不同,对疾病的态度、反应也不同;有的患者性格内向,怕事,“息事宁人”,害怕竞争,回避现实;有的患者性格压抑,经常控制自己,不表现情感,不让任何负性情绪即内心不快、怨气、悲伤表现出来[1]。这两种性格对情感的压抑都比较强烈,会使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恶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加速病情发展。(2)生活事件患者所经的遭遇,如家庭、婚姻、子女、健康、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幸,特别是那些迫使人们改变现行行为方式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如亲人丧失、解职、意外等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打击和影响最大,部分患者的精神濒于崩溃,失去生存的信念[2]。(3)应对能力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有的患者悲观失望,钻牛角尖,无事生非,自寻烦恼,要死要活,不能自拔,对恶性肿瘤的愈后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2)心理演变。住院第3~ 5天,分析心理演变过程发现患者有(1)震惊否认恶性肿瘤患者对自己患病从心理上不接受,否认患病的事实,认为不可能,是误诊,存有侥幸心理。对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谈话及亲友的探视特别敏感[3]。(2)愤怒发泄疾病确诊后患者开始怨天忧人,开始向家属及医护人员发火,怕治疗效果不好,怕影响家庭、子女等,忧心忡忡,坐卧不安。(3)磋商求生经过愤怒发泄阶段后,患者慢慢平静下来,求生的欲望开始增强,向医护人员咨询治疗护理情况,对医护人员寄予最大的希望。(4)悲伤忧郁肿瘤晚期,因化疗、放疗副作用大,或肿瘤复发转移,患者绝望沉闷不语,并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3)心理疏导。通过以上步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演变阶段,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特定性的疏导,从建立起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开始,积极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与了解,使患者了解现代医学的发达及新设备的更新,对病情的稳定及好转有积极作用,从而使患者从内心提高自信,并更好地与医生配合[4]。同时应及时稳定患者心态,注意自我保护及营养补充,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性格、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和心理障碍(如焦虑、恐惧、孤独、偏执等)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即躯体化心理护理、恐惧型心理护理、孤独型心理护理、焦虑型心理护理、偏执型心理护理等相关措施,其中躯体化心理护理首先建立一种平、坚实的护患关系、积极消除患者疑虑,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自身护理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与体贴、转移患者注意力。恐惧、孤独、焦虑型心理护理,首先加强医院、科室及医疗水平的宣传和讲解,消除老年肿瘤患者对陌生人员及环境的疑惑,在交流沟通期间注意应用肯定及明确性语言树立其自信心,消除不良心理障碍[5]。偏执性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此类患者心理波动、保持一颗平稳、沉着、冷静的心,反复耐心劝解与诱导患者,忌发生语言或肢体冲突。

3.2 讨论

老年肿瘤患者常患有多种疾病,心理状态也多有不同,且临床手术或放化疗往往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分析且实施系统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其克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赋予了护士更大的责任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士综合关注患者的所有问题。新模式下护理服务质量与责任护士能力和责任感成正比。每月服务之星的评比与公示,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氛围,促进了护士更主动地学习提升自己及主动与患者沟通,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使年轻的护士能更快成长。

综上,对老年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心理护理,可调整其不良心态,改善其焦虑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心,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林桂定.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2(13):29-30.

[2]陈红,徐蕾,张萍,李芯,赵杨,马晓燕,詹旭蕾. 老年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24(21):4951-4954.

[3]任秀芹,林征,吴贤翠,徐莉.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学,2015,03(22):361-366.

[4]郑海伦,黄巧萍,王春,刘玉莹,吴佳玲,曾林淼.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1(19):1327-1333.

[5]陈银崧.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4(08):23-25.

论文作者:冷梅芳,董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作用论文_冷梅芳,董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