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张彪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张彪

沧州水利工程处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水利水电设施是我国经济的基础设施。建筑业、建筑水平及工艺地不断改进以及社会生活生产需求的逐渐加大,使得混凝土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建设水坝、水电站主体结构等,因其抗腐蚀性佳、绝缘性强以及抗水性优等优点成为诸多有关工程的理想选择。本文就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工程施工效果。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较为基础的国民设施工程,只有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保证,才能够让其成为利国利民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因此,在整个项目开始之前,相关单位就要进行合理的项目规划,并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的对应配置,只有保证好混凝土工程的各项质量指标,才可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很强综合性和专业性,需要多种施工技术同时使用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其应用效果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就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而言,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合理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生产水平的提升。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比例分配不均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分配比例也尤为重要,其要根据科学性、合理性等要求进行配置。但是许多工人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配比,导致混凝土的硬度以及浇筑程度不一,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当中,没有仔细筛选原材料,原料中掺入了大量杂质,造成整体比例失调,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工程达不到理想效果。

2.2强度设计不合理

混凝土的强度过小会造成建筑物出现破损,过大则会出现浇筑困难,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国家经济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不进行合理性、科学性的设计,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研究出科学、合理的强度设计,同时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比例分配。

2.3施工温度控制比较严格

混凝土施工量比较大,经常需要大面积施工。因此,通过采用分块浇筑的方法进行浇筑,在具体浇筑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发生表面冻害或者引发温度裂缝等质量通病,就必须就混凝土浇筑温度进行严格空控制,并进行表明保护,通过合理的方法对温度进行控制,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2.4原料管理不到位

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混泥土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原料,而这些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较为常见的混凝土原料包括沙石、水泥。采购以后的疏忽管理,不仅导致原材料频繁丢失,还会因为长时间的留置于露天,原料遭到风雨洗礼,大量杂物掺进其中,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应用流程

一是搅拌混凝土。该工序的实现多依托大型混凝土搅拌设备,因该设备较为先进,故而具体工程实施中很少出现因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干扰施工的情况;二是混凝土运输。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多被建在偏远地区,路况复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考量当地交通状况,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同时,注重承载量,以免承载过多混凝土或运输工具过于密集;三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初期,要及时清理岩石。具体操作方法是清理岩石上的杂物,用碎石或湿砂铺垫底部,并浇筑混凝土。倘若浇筑混凝土时发现表面出现凝固现象,要立刻清理凝固层;四是混凝土养护。开展该阶段工作时,使混凝土和钢筋模块紧密结合,规避裂缝或空洞情况。

4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

目前,在混凝土搅拌时主要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在具体搅拌时需要格外重视以下几点:搅拌机要尽量安置浇筑现场,或者方便通行的道路上,避免运输距离过长,而且影响混凝土质量;针对水泥的强度、砂石添加,都要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标准要求;在各项原材料选择时,必须加强检查力度,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并严格按照配合比来确定各项材料的添加量,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4.2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建设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若其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体工程建设带来直接影响,包括后期投入使用。开敞式与涵洞式是建设水闸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应用在场地空旷宽敞的建设中,后者则常用于较为狭窄的山间,如此不仅能使空间得到节省,还可使工程建筑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浇筑水闸底板时,混凝土需铺设在最底层,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持,还可避免建筑下沉;另外,浇筑混凝土时需提高控制力度,尤其是底板面积,若水闸底板面积大,需提高混凝土总体强度,使底基坚固性得到保证。

4.3分缝分块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诸多项目中,大坝的建设需要历时多个阶段,这其中体现到多种混凝土施工技术,如分缝分块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建设工程的速度加快,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加快施工的效率。具体而言,这种技术指的是混凝土浇灌中需结合施工时的钢筋结构方向进行,需要保持一致的高度及方向,并且错缝浇灌的优处在于所浇筑的水泥块过小,无需考虑浇注温度,将水量控制在理想状态即可。另外,通仓分块浇筑亦属于一种浇筑方法,在长度长且面积大的水坝建筑中应用广泛,这种浇筑施工使用机械设备的概率极高,且整体施工速度快,受外界影响轻。总体而言,分缝分块浇筑不仅能使施工时间缩短,还能加快工作效率,并且在控制好混凝土比例的前提下,能使施工任务尽快完成。

4.4接缝灌浆技术

接缝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属于隐蔽性工作,其对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均较高,并且在施工时,工作人员需严格遵照接缝顺序进行。如先对横向接缝灌浆,其后再对纵向接缝灌浆,如此方可使施工后水坝完整性得到保持。

4.5切实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要立即进行混凝土养护操作,避免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混凝土养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升混凝土的湿度,来预防内部水分过快蒸发而造成塑性收缩裂缝。同时也上缓减周围温度变化,影响混凝土成形质量的主要方法,从而避免温度差而造成裂缝。如果混凝土体积比较大,则养护时间要适当增加。如果在混凝土养护中发生了混凝土裂缝,则必须进行及时修补,以提升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水利水电过程项目具体操作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给与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相关技术施以充分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从而实现提升其工艺水平的目的。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玉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2]罗春艳.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

[3]连新强.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356+358.

[4]刘晴,李月,高尚.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2017,(2).

论文作者:张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张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