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霞[1]2003年在《聚合方式对树脂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不同聚合方式对PMMA树脂基托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3种不同的聚合方式:常规水浴聚合法、低温12h水浴聚合法和低温24h水浴聚合法。①分别用上述3种聚合方法制作上颌全口义齿,然后在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切断义齿基托与标准模型,用数字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共5个部位的距离。②分别用上述3种聚合方法制作50mm×6mm×4mm的树脂基托试样,用Charpy冲击试验机测量其冲击强度;制作64mm×10mm2.5mm的树脂基托试样,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③再用常规水浴聚合方法制作10mm×10mm×2.5mm的树脂基托试样,用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量其表面粗糙度。结果 ①常规水浴聚合法、低温12h水浴聚合法、低温24h水浴聚合法制作的义齿,精度分别在195μm~280μm、120μm~198μm和65μm~144μm之间。齿槽嵴顶部位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间间隙较小,基托边缘粘膜转折处和中央区的间隙较大。②常规水浴组、低温12h组和低温24h组不同聚合方法制作试样的冲击强度,分别为8.79KJ·m~(-2)、11.21KJ·m~(-2)和12.89KJ·m~(-2),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每2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聚合方法制作试样的弯曲强度,分别为:80.03MPa、85.18Mpa和88.06MPa,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每2组进行组间比较,常规水浴组与低温12h组、常规水浴组与低温24h组之间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12h组和低温24h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聚合方法制作试样的弯曲模量,分别为:1405.553MPa、1212.102Mpa和1097.174MPa,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每2组进行组间比较,常规水浴组与低温12h组、常规水浴组与低温24h组之间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12h组与低温24h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叁次包埋法制作树脂试样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二次包埋法制作的树脂试样(P<0.01)。结论 ①低温长时间水浴聚合法制作的义齿精度高于常规水浴法,树脂义齿与模型之间的适合性更好。②本实验中低温长时间聚合的义齿其物理性能最佳。③叁次包埋法比二次包埋法制作的基托表面粗糙度明显低,树脂基托表面更具光滑性和光泽性。
李晓飞[2]2011年在《不同微波热处理对树脂基托精度、物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不同功率和时间的微波热处理对树脂基托精度、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①用402U标准上颌无牙(?)原模以及标准上颌全口义齿原模的阴模制作上颌无牙(?)全口义齿蜡型45个,随机分成9组,每组5个;装盒、去蜡、填胶后用常规水浴法(0组)和不同时间和功率的微波(功率为500W、700W,时间为6min、8min、10min、12min)热处理法(1-8组)制得树脂义齿。在上颌全口义齿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切断义齿基托与标准模型,耐水砂纸打磨断面,在断面上标记出测量点A,B,C,D,E(A,E点为齿槽边缘粘膜转折处,B,D点为齿槽嵴顶,C点为中央区);然后用数字显微镜测量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5个部位的间隙。②采用同一模具制作60.Omm×10.0mm×2.5mm的相同尺寸的蜡型45个,随机分成9个小组,每组试件数为5个。装盒、去蜡、填胶后用常规水浴法(0组)和不同时间和功率的微波(功率为500W、700W,时间为6min、8min、10min、12min)热处理法(1-8组)制得树脂试件,用万能实验机测量试件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③采用同一模具制作60. Omm×10.0mm×2.5mm (?)勺相同尺寸的蜡型45个,随机分成9个小组,每组试件数为5个。装盒、去蜡、填胶后用常规水浴法(0组)和不同时间和功率的微波(功率为500W、700W,时间为6min、8min、10min、12min)热处理法(1-8组)制得树脂试件,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试件的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①各组间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5个测量点的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热处理试件的弹性模量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微波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微波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热处理试件的挠曲强度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热处理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用微波热处理义齿基托树脂,功率设置在500W或700W、时间在6min、8min、10min、12min范围内能制得符合临床要求的义齿基托。②当功率设置在500-700W、热处理时间设置在6-12min时,在此范围内功率和时间的改变对义齿树脂基托的精度、物理性能没有影响。
付兆江[3]2009年在《微波和水浴聚合方法对树脂基托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微波和水浴聚合方法对树脂基托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①用微波法和水浴法分别制作上颌全口义齿各5个,然后在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切断义齿基托与标准模型,用数字显微镜测量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共5个部位的间隙。②分别用上述两种聚合方法制作64mm×10mm×2.5mm的树脂试样各8个,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③同法制作60mm×4mm×2mm的树脂试样各8个,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其拉伸强度。④同法再制作20mm×20mm×2.5mm的树脂试样各8个,用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量其表面粗糙度。⑤制作20mm×20mm×2.5mm的树脂试样各8个,然后用洛氏硬度计测量试样的硬度。结果①微波法和水浴法制作的义齿其精度分别为:141±78μ和147±74μ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样的弯曲强度,分别为:84.24±17.65Mpa和81.60±14.04Mpa,弯曲模量分别为1859.52±104.96Mpa和1815.32±97.76Mp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拉伸强度分别为49.77±1.53Mpa和50.08±1.41Mp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④表面粗糙度(Ra)分别为0.25±0.02μm和0.26±0.03μ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洛氏硬度分别为39.9±0.9和39.8±0.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法和水浴法制作的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无显着性差异,但微波法聚合时间较水浴法大为缩短。
陈宜辉[4]2006年在《不同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对义齿精度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不同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对义齿精度及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中、低叁种不同膨胀系数的石膏模型材料:①用上述3种石膏灌制上颌全口无牙颌标准模型各五个,并制作其上颌热凝甲基丙烯酸甲脂义齿。然后在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处切断基托与标准模型,以数字式万能显微镜测量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共5个部位的距离。②以上述3种模型材料装埋型盒,分别各制作5个50mm×6mm×5mm;64mm×10mm×3.5mm;30mm×10mm×6.0mm的树脂基托试样,分别测量其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③再各制作5个30mm×10mm×6.0mm的树脂基托试样,测量表面粗糙度。结果①高、中、低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制作的上颌义齿,精度分别在280μm~340μm,198μm~220μm和50μm~98μm之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高、中、低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制作试样的冲击强度分别为:5.79±0.90KJ·m~(-2)、7.21±0.16KJ·m~(-2)和8.89±0.58KJ·m~(-2);弯曲强度分别为:71.03±2.23MPa、85.18±5.32MPa和110.06±4.06MPa;弯曲模量分别为:2797±83MPa、2512±88MPa和2088±42MPa;硬度(洛氏)分别为:16.30±0.35,20.50±0.38,26.80±0.14,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中、低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制作树脂试样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1.64±0.22,1.08±0.13,0.65±0.26;Rz值分别为6.44±1.12,5.18±0.96,3.35±0.95,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低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制作的树脂义齿精度最高。②低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制作的树脂义齿物理性能最佳。③低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制作的树脂义齿表面粗糙度值最低。
王鹏远, 李丽, 孙雁[5]2011年在《注塑微波法制作树脂基托对义齿精度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注塑微波聚合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其制作义齿精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鲜见报道。目的:观察注塑微波方法对树脂基托义齿精度的影响。方法:用注塑微波法和水浴法分别制作上颌全口义齿各10个,然后在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部位切断义齿基托与标准模型,用数字显微镜测量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标准模型之间共5个部位的间隙。结果与结论:注塑微波法制作的义齿5个部位的精度为:(200±32),(76±13),(69±15),(81±16),(187±27)μm,水浴法制作的义齿5个部位的精度为:(243±50),(100±26),(96±30),(109±32),(213±28)μm,两种方法在相同点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在精度方面,注塑微波法制作的义齿优于水浴法,并且注塑微波法聚合时间较水浴法明显缩短。
徐东选[6]2005年在《不同含量纤维增强基托树脂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因其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易加工成型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最广泛的义齿基托材料。然而,该材料因强度较低,抗疲劳性较差,使得所制作的义齿在几年内就易发生破裂,尤其是上颌总义齿的断裂多年来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纤维增强复合树脂(fiber reinforcement composite,FRC)以其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以及耐腐蚀等优点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比如FRC非金属桩核,FRC非金属桥,FRC牙周夹板以及保持器等,体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可比拟的优点。目前国内外有关玻璃纤维、碳纤维的研究很多,就纤维的改性,纤维的埋入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基础研究报道。而国内对UHMPEF和Kevlar纤维的研究尚不及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完善,特别是对基托材料的吸水性、溶解性和残余单体量的研究还很不足,这可能因为一方面纤维不易得到,另一方面大家对此关注不够。本研究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超高模量聚乙烯纤维(ultra-high-modulus polyethylene,UHMPE)和芳纶纤维(Kevlar)作为增强树脂基质的纤维,分别增强室温化学固化和热固化型PMMA基托,对增强后的FRC进行了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吸水性,溶解性以及残余单体量等方面的测试和对比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纤维和树脂基质界面的结合情况。考虑到材料科学测试方法的多样性,本研究依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提供的ISO1567文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270-2003中规定进行样本的制备和测试。 第一部分 纤维增强基托树脂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考察了使用UHMPEF和Kevlar纤维分别增强室温化学固化和热固化型PMMA基托材料后其挠曲强度和挠曲弹性模量的变化。 将UHMPEF和Kevlar纤维切割成0.6±0.1cm的短纤维,两种纤维分别按照占牙托粉质量0.5%,2.0%,3.5%,5.0%的质量分数(wt%)分组加入到自凝牙托粉和热凝牙托粉中,在研钵中充分混匀,再设置一未加纤维的牙托粉作为空白对照组,将牙托粉按照2:1(g/ml)的粉液比例加入牙托水进行调和,待调和物进入面团期,
孙延[7]2007年在《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义齿基托树脂和烤瓷用釉相关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齿修复后由口腔致病菌引发的义齿性口炎、继发龋、牙龈炎和牙周病一直是口腔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降低义齿表面菌斑附着,预防由戴用义齿引发的口腔疾病,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是机械清洗、化学药品浸泡和添加有机抗菌剂等方法。但上述方法都存在着易破坏义齿表面形态、抗菌寿命较短、耐热性较差和操作繁琐等问题,目前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近年来在材料中添加无机抗菌剂成为了抗菌材料研发的重点。而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效能持久、热稳定性好、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和生物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无机生物抗菌材料中研究的热点。已有学者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用于齿科树脂粘接剂、软衬材料等抗菌改性,证实其能对多种口腔致病菌有良好杀菌效果。但迄今为止尚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在义齿基托树脂和烤瓷用釉中研究的报道,且无含此类抗菌剂的口腔修复材料问世。为探讨将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应用于口腔修复材料的可行性,研发具有自身抗菌功能的义齿基托树脂和烤瓷义齿用釉,达到预防因戴用义齿而引发口腔疾病的目标,本课题对五种品牌的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口腔病原菌的有效杀菌浓度及体外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载银无机抗菌剂;针对义齿基托树脂和烤瓷用釉从抗菌剂改性、加入工艺、添加比例、抗菌性能评价、理化性能评价、抗菌长效性、临床病例观察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无机载银抗菌剂的生物安全性及抗菌性能评价─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表明,本实验所测试的五种载银无机抗菌剂随着浓度下降细胞毒性均随之下降,小于/等于50mg/mL浓度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无毒性。其中Novaron和Conval-PAg40细胞毒性较其余叁种更好。─溶血试验表明Novaron和Conval-PAg40无机抗菌剂都不产生溶血现象,溶血实验阴性。─抗菌试验表明五种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口腔常见病原菌均有优良的杀菌效果。五种载银抗菌剂杀菌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Conval-PAg40、Novaron、HN-300、XDK-101、Zeomic。其中Conval-PAg40在5种载银无机抗菌剂中对上述口腔病原菌的共同MBC最小,为0.531mg/mL,所以从抗菌性能角度可选用Conval-PAg40进行后续实验。抗菌基托树脂研究─经过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联合表面有机改性处理的纳米无机载银抗菌剂粉体表面由亲水转变为亲油性质,在PMMA基体中分散良好,且表面有机处理过程不影晌抗菌粉的抗菌性能。─载银抗菌基托树脂对白色念珠菌、变形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杀菌作用,杀菌率随载银无机抗菌剂添加比例的上升明显提高,抗菌性评定建议临床应用时添加比为2.5wt%。─PMMA义齿基托树脂中添加载银无机抗菌剂将影响其机械性能,本研究建议载银无机抗菌剂添加量应在2 wt%-2.5 wt%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添加抗菌剂对基托树脂的机械性能无明显影响,能够满足临床对基托树脂强度的要求。─抗菌基托树脂的颜色变化和载银抗菌剂的添加量成正比,小剂量添加载银抗菌剂不会对基托树脂颜色造成显着影响,同时也能具有较好的颜色抗老化稳定性能;出于美观因素考虑,建议载银抗菌剂的添加量应在3 wt%以下,该添加量的颜色改变可被临床所接受。─对自然老化12个月组和加速老化3个月组测试基托树脂的杀菌率均>90%,说明该树脂有杀菌作用,树脂的杀菌或抑菌作用至少保持二年。这基本满足了临床对于基托树脂材料抗菌性能长效性的要求,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普通义齿基托树脂中添加载银抗菌剂后制备抗菌义齿基托树脂能够降低基托表面细菌数量、抑制表面白色念球菌菌膜的形成。─临床实验证明载银抗菌全口义齿基托对其表面可培养细菌总量和白色念珠菌黏附增殖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抗菌烤瓷釉研究─无机载银抗菌剂通过球磨混合能较好分散于烤瓷釉中,适量的添加载银抗菌剂能降低烤瓷釉浆粘度并提高烤瓷釉浆悬浮稳定性,改善釉面质量。过量添加载银抗菌剂将导致烤瓷釉浆中颗粒凝聚,破坏其稳定性,影响釉面质量,改变釉面颜色。综合上述因素出于釉面质量考虑,本实验建议无机载银抗菌剂添加量为4wt%~6wt%。─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后抗菌釉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血液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其表面生长的作用。抗菌性随着抗菌剂的增加而增强。当抗菌剂添加量达到4wt%时,对叁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率已接近或超过90%,当添加量达到6wt%时,对叁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9%。重复烧结将会降低抗菌釉的抗菌性能,当抗菌剂的含量较少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为了不降低烤瓷釉面的抗菌性能,抗菌烤瓷牙调改后如需再次进炉烧结,需重新上釉。─添加不同浓度无机载银抗菌剂的抗菌烤瓷,明度指数L*随着抗菌剂添加量的提高而降低,色品指数a*和b*随着抗菌剂添加量的提高无显着变化,色差值△E随着抗菌剂添加量提高显着增加,当添加量大于6wt %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颜色有较明显差异;根据临床需要,建议不同部位釉瓷中的抗菌剂添加量分别为:前牙唇侧为4wt%;后牙颊侧5wt%;前牙舌侧、后牙舌侧、后牙邻牙合面、桥体组织面为6wt%。添加载银抗菌剂的烤瓷釉的抗老化性能良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普通釉瓷中添加载银抗菌剂后制备抗菌烤瓷义齿能够降低其表面细菌数量、抑制表面变链菌菌膜的形成。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载银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性、生物安全性良好,能应用于口腔修复抗菌材料领域。添加载银无机抗菌剂的基托树脂和烤瓷釉,能抑制细菌、真菌在其表面生长,以适当浓度添加无机载银抗菌剂对实验研制的抗菌基托树脂和抗菌烤瓷釉的理化性能无显着影响。抗菌基托树脂和抗菌烤瓷釉的抗菌作用持久、安全,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抗菌基托树脂中的抗菌剂建议添加量为2.5wt%。根据临床需要不同部位釉瓷中的抗菌剂添加量分别为:前牙唇侧为4wt%;后牙颊侧为5wt%;前牙舌侧、后牙舌侧、后牙邻牙合面、桥体组织面为6wt%。
夏岩[8]2013年在《叁种包埋材料对全口义齿蜡型形变大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不同包埋材料对全口义齿蜡型包埋前后的形变影响。方法先用标准硅橡胶阴模灌注出下颌无牙颌石膏模型,在其之上用复合树脂人工牙及红蜡片排出下颌总义齿。用记号笔及刻刀十字交叉标绘出四个标记点,其中叁个在人工牙上,一个位于石膏模型基座上,分别为左侧下颌第二磨牙远中舌尖顶(A)、右侧下颌第二磨牙远中舌尖顶(B)、下颌右中切牙切端中点(C)、石膏模型基座后缘线中点,即磨牙后垫中1/2连线与下颌中线交点(O)。采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mm)分别测量OA、OC、AC、AB四点距离,每个长度测3次,取均值减少误差。将标绘好的模型随机分为叁组,每组8个。采用普通白石膏、超硬石膏、超硬石膏+硅橡胶叁种不同包埋材料,分别包埋,记作组一、组二、组叁。其中组一型盒内均为普通白石膏包埋,组二型盒内均为超硬石膏包埋,组叁下层型盒为超硬石膏包埋,石膏固化后暴露的蜡型部分先用技工用硅橡胶(10min硬度为80±2shore-A)薄薄包埋一层(平均厚度约为1~2mm),外表面保持粗糙,待硬化后填入超硬石膏直至上层型盒完全充满。后续步骤冲蜡,填胶,热处理保持相同实验条件及材料。待自然冷却后重新测量四个标记点间的距离,记作OA’、OC’、AC’、AB’,每个长度测3次,取均值减少误差。比较OA’与OA、OC’与OC、AC’与AC、AB’与AB的变量均数并观察义齿表面光滑度。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一对标记点形变量的改变最大,平均值在175μm~267μm之间,组二与组叁标记点形改变量略小,AB间距离(F=3.768,P=0.040)及总均数(F=4.830,P=0.019)的改变量在叁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组一AB间距离及总均数的改变量均大于组二和组叁,但组二与组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叁组间光滑度(χ~2=17.575,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叁的光滑度最好,组二次之,组一最差。结论普通白石膏组在包埋形变上最大且表面光滑度最差,超硬石膏组包埋的形变最小,而超硬石膏+技工用硅橡胶联合包埋组的形变与单纯超硬石膏包埋组接近且表面光滑度最好。
韩梦[9]2015年在《四种修复方法对不同程度缺损下颌第一磨牙应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程度的缺损设计四种不同的修复方式,通过叁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修复方式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根据王惠芸报道数据,选择形态较标准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1颗,应用Micro CT垂直牙体长轴进行扫描,层厚0.02mm,获取断层图像1024张。2.图像经Mimics输出点云,在Geomagic studio中生成曲面片,在CATIA中生成实体模型,并分别生成牙槽骨、牙周膜、完整牙体模型A,在模型A基础上进行修整,再分别生成牙合面缺损模型B、远中邻牙合洞模型C和近远中邻牙合邻缺损模型D,最后分别设计直接树脂充填模型(B1、C1、D1)、全瓷嵌体修复模型(B2、C2、D2)、全瓷高嵌体修复模型(B3、C3、D3)和全瓷冠修复模型(B4、C4、D4)。3.将各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划分网格后进行加载,分别进行平行牙长轴方向加载和45°角向舌侧倾斜加载,加载力量大小为牙长轴方向225N,斜向200N。分析各个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和Von-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利用Micro CT结合计算机软件建立完整下颌第一磨牙叁维有限元模型,并建立不同缺损情况下四种不同修复方式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模型。2、垂直加载时各类缺损中全瓷嵌体修复时最大主应力均最小,但最大主应力分布在髓室底处垫底树脂上。斜向加载时各类缺损中全瓷冠和全瓷高嵌体最大主应力较小,最大主应力应力分布于牙釉质和牙本质。3、斜向加载时,全瓷高嵌体等效应力分布较均匀,而全瓷冠在颈部剩余牙釉质区域形成应力集中。4、叁种缺损直接树脂充填修复后垂直加载时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修复体和牙体组织交界处。结论1、在垂直加载时,全瓷高嵌体和全瓷冠的最大主应力比全瓷嵌体大,但分布均匀,且主要分布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2、在斜向加载时,全瓷冠和高嵌体最大主应力较小,但高嵌体等效应力分布更均匀,比全瓷冠修复效果更为理想。3、直接树脂充填在垂直加载时在充填体和牙体组织边缘形成应力集中区,不适用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长期修复。
杨新, 宋岩, 王凡涛, 王鹏, 王长磊[10]2014年在《高分子义眼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及硬度》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高分子义眼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硬度、机械强度等都影响义眼的加工精度,影响义眼表面的粗糙度,最终影响义眼戴用的舒适度。目的:比较不同高分子义眼材料气泡生成率、硬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差别。方法:将7种品牌的高分子义眼材料分别制作为30 mm×30 mm×2 mm的试件,分别为A、B、C、D、E、F、G 7组,每组5个。按照由粗到细的原则,分别对每一试件其中一个面进行抛光,并测量两个面的表面粗糙度值,抛光面硬度值,计算材料内部气泡生成率。结果与结论:A-G组的粗糙度值分别为(0.078±0.016),(0.074±0.019),(0.075±0.022),(0.066±0.020),(0.075±0.017),(0.068±0.015),(0.067±0.017)μm,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硬度值分别为766.92±3.71,771.84±14.51,791.20±9.64,804.50±4.49,779.00±17.92,772.20±19.18,704.00±7.23,D组和G组与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D组和G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气泡生成率分别为(8.87±0.29)%,(8.29±1.02)%,(6.94±0.43)%,(4.83±0.20)%,(7.59±0.19)%,(8.61±0.25)%,(4.89±0.17)%,D组和G组与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D组和G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泡生成率越小,硬度越大,表面粗糙度越小。
参考文献:
[1]. 聚合方式对树脂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D]. 陈春霞. 青岛大学. 2003
[2]. 不同微波热处理对树脂基托精度、物理性能的影响[D]. 李晓飞. 青岛大学. 2011
[3]. 微波和水浴聚合方法对树脂基托义齿精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D]. 付兆江. 青岛大学. 2009
[4]. 不同膨胀系数石膏模型材料对义齿精度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D]. 陈宜辉. 青岛大学. 2006
[5]. 注塑微波法制作树脂基托对义齿精度的影响[J]. 王鹏远, 李丽, 孙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6]. 不同含量纤维增强基托树脂的实验研究[D]. 徐东选. 武汉大学. 2005
[7]. 添加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义齿基托树脂和烤瓷用釉相关性能影响的研究[D]. 孙延. 第四军医大学. 2007
[8]. 叁种包埋材料对全口义齿蜡型形变大小的影响[D]. 夏岩. 安徽医科大学. 2013
[9]. 四种修复方法对不同程度缺损下颌第一磨牙应力的影响[D]. 韩梦. 郑州大学. 2015
[10]. 高分子义眼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及硬度[J]. 杨新, 宋岩, 王凡涛, 王鹏, 王长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