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教育论文

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教育论文

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师范大学论文,更大论文,会上论文,要为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聆听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非常兴奋,倍受鼓舞。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科研人员,尤其对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感到振奋,也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就此发表一点感想。

江泽民同志这次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与他最近几年来一系列有关教育的讲话是一个思想连贯一致的整体。他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关注、要求和期待教育创新。1998年11月24日,他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讲话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注: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5.)随后,他于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显然,江泽民同志认为推动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关键在于教育。面对当前国际激烈的竞争、国内新的形势,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暴露出来”。(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因此,他鼓励“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江泽民: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教育医药卫生界联组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1-3-5.)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他说:“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他要求我国教育改革,“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江泽民同志的上述讲话与其他一系列有关论述集中体现出一条十分鲜明的思维逻辑轨迹,即:回应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的挑战,实现民族的振兴,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竞争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种种不适应必须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些从宏观背景上认识和描述时代精神与时代特征,深刻分析教育的地位及现状,倡导教育改革的讲话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时代的主题十分鲜明。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以创新为主题。这次,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庆的讲话,又一次把教育中创新的主题凸显出来、加以强化,将教育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与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并提,而且提出教育创新为其他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推进性的概括和阐述,是进一步从整体上、全面地、全方位地提倡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的涵盖面广、意蕴丰富,它包括教育在思想、体制、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但其中教育思想的创新,也即更新教育观,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是最具前提性、迫切性和艰巨性的。因为,所有的社会实践与变动都由人来进行。人是有思想的,人总是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态度的制导下从事具体的活动,并体现着所追求和致力的价值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探索、宣传和普及,必须不断调整和拓展人的教育认识。江泽民同志这几年关于教育的论述,其实正体现了最具宏观和全局性的教育思想解放和创新,本身即是最重要和宝贵的教育思想创新。

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关注“人的发展”是教育创新的灵魂、核心和目标。教育必须坚持以发展人为根本,促进人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这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

教育创新的参与者应是多方面的。教育是人的活动,是全社会系统的活动。教育不是孤立的领域,因而教育创新不能仅局限于教育领域。最近这些年来,我国的一系列重要教育改革都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变革相关。这方面的沟通和协同推进在未来的改革中会更加重要和明显。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在教育创新中负有特殊的使命,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教师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教育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实践,在深刻变化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本质上具有社会实践性,人的教育与受教育过程是自然、文化与人之间种种复杂因素开放性互动的社会性的过程,它是一个生生不息充满挑战的过程。这一过程吸引和激励我们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敢于面对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探索教育的规律。这不仅为教育实践工作,同时也为教育研究的改革与进步提示了最重要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论述的教育创新是指对不适应时代的教育进行整体性、深刻而彻底的变革,使教育有新的时代产生质的飞跃。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这一伟大的变革并不是盲目的实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变革的失当会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因此,教育的变革一定要以教育研究为先导和基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研究在未来的教育创新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必将进一步凸显,同时,高品质的教育研究也必将为社会和人民所呼唤和需求。要发挥教育研究在教育创新实践中的作用,根本在于要用创新的精神激活教育研究的活力。江泽民同志讲话中强调的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以及必须割除体制的弊端等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

首先,教育研究必须进一步面向实践。

当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因为科技发展、信息涌流、新知识层出不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教育研究主要以近代以来形成的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形态及其思想理论体系为依据而没有大的突破。中国处在一个特殊变革的时期,既有大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问题,也有大量从本国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新鲜经验,需要我们以新的思想解放的气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向实践研究问题与生活经验,发现、挖掘和形成适合我们具体教育生活实践的教育新思想、新观念、新政策乃至建立新的教育理论。我们一些研究者习惯于书斋式的研究,而对新的教育实践关注不够,也有的虽已走向实践,但不能扎根实践,对实践作较长期的、坚持性的、真实的研究。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要进一步发挥教育学术、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之间互动及相互生成的纽带和中介作用。在这里,创新精神应当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实践有经验的敏感性,对教育问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够捕捉和抓得住最重要的课题,并通过一定的超前性的调查、实证与分析研究,通过在基层艰苦细致的扎根研究,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政策以及面上的教育实践提供基础的、基本的、先期的行动依据和思想理论指导。

最近几年,教育研究在选题、视角、方法、语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比起其他一些学科,进步还不明显。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要进一步打破教育研究的封闭、割裂的状况,积极发展与社会其他领域、行业的互动,积极发展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互动,学习借鉴诸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生命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概念与方法,不断开发和拓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整合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要善于借鉴和吸纳中外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借鉴和吸纳当今各国的教育经验。教育现象是极其丰富、流动、整体而复杂的,只有积极追求新的视野与方法,不固守学科的樊篱和原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话语方式,教育研究才会有新意、有创造、有魅力。特别是要重视与教育实践第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结成伙伴式的合作研究关系,在研究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最近十多年,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对合作的兴趣和自觉性有很大提高,但要做到真正的相互生成与融合,形成扎根于问题与经验、内在有一体性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实在是需要相当艰苦的工作和努力的。

要积极地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传播新的教育知识,推展教育研究成果。改变那种将成果束之高阁、教育研究效益低下的现象。我们过去在进行教育研究、承担教育项目,包括在基层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时常常有一个毛病,即课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研究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很不够。因此重复性的研究不少,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无法接续、打通和整合,有的因人事更迭、新老交替而中断,不了了之,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精力,十分可惜。对基于扎实研究的科研成果和产品,包括教育政策、教育思想和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这里,创新精神应当体现在善于对研究成果做深度的开发,努力改变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在表达方式上的枯燥、晦涩、空玄、单一和模式化,不能将学术性、深刻性与通俗性对立起来,要探索用明晰、晓畅、活泼、文体与风格多样化的方式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对教育思想与教育知识的不同需要。

其次,激活教育研究的活力还在于必须革除现行教育研究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端,通过深化改革,使教育科研机构及其人员焕发生机。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少教育研究机构在功能定位上不尽准确和明朗,各自的特色不明显;其职能、建制、编制、投资体制缺乏合理依据;研究资源分散而缺乏整合;运作机制缺乏开放、透明、竞争与灵活多样;研究人员与教学工作脱节,缺乏知识传播和更新的刺激与动力;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激励缺乏有效而健康的方式及其导向;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正确处理科研服务与科研产品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的关系,还缺乏科学合理的参照,等等。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激励着我们改革创新的勇气。我们一定要将教育科研创新作为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既要尊重研究工作特有的规律和规范,又要树立市场竞争和经营管理的意识,打破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克服“等、靠、要”的陈旧心理,积极推进项目式、课题式的开放管理,加强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加强教育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集团的优势和科研合作的共同体。还要积极推进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津贴制等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用新的机制吸引、培养、组织研究队伍,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在管理上的参与和咨询作用。总之,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争取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要有能力向各方面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同时更要盘活和开发自身的资源,形成、巩固和珍视自己的科研品牌,苦练内功,讲求质量,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营造积极进取、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建设一支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精良的研究者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成为一支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和有作为的科研生力军。

标签:;  ;  ;  ;  

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