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_结构性失业论文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_结构性失业论文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高校毕业生论文,原因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870(2009)01-0001-04

一、结构性失业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问题

伴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国就业战略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已经从下岗职工问题转向青年就业(曾湘泉,2006)。根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1万人,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再与往年未能就业的150万大学生叠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关心和谐社会的民生问题时,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开展针对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关键是要把握住问题形成的原因,国外大多数相关研究分别是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进行(Niall OpHiggins,2002)。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三种成因中,首先,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赖德胜,2001),是高校扩招行为短期造成的(杨伟国,2007),甚至由于统计指标的局限存在一定夸大的成分(曾湘泉,2004)。其次,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完善就业中介、强化就业指导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的(姚裕群,2004)。只有第三个原因——结构性失业才是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中较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长期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谢作诗、杨克瑞(2007)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这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杨河清(2007)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比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大学生还做不到: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反映出大学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课堂知识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30%被调查的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因此认为当前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相当严重,并且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是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大学生作为初次就业人群,其就业能力往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就业能力缺口(Employability Gap),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也就是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U-V(Unemployment- Vacancies)状态。因此,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美国劳工部获取必要技能秘书委员会(SCANS)(1991)、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1992)、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FEE)(1997)、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2000)等分别都从自身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劳动者就业能力模型,以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十分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针对大学生特点,1993年美国缅因州劳动就业机构和商业界认识到就业环境与工作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提出了8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要求,Knight和Yorke(2002)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Brennan(2001)在对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高校毕业生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36项能力清单中提出了10项对大学生最重要的就业能力,并对不同国家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此外,Hillage和Pollard(1998)等人也分别提出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框架。Gardner(1998)、Harvey(2001)、Crebert(2004)等人则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和特征,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我国大学生存在较大就业能力缺口的问题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因为在高校扩招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有限,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十分稀缺,从而使这一问题得以掩盖。伴随近年来高校扩招比例的逐年增长,再加上市场经济促使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U-V结构性失业状态,成为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虽然,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发达国家也有这样的特点,但是,高等教育改革如果不能快速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其培养的学生就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但高校普遍还是把研究型院校作为发展战略,一味追求大而全、高而尖的精英教育思想依然是高等院校的主流意识。“为人类的知识殿堂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固然是大学的基本职责,但是本科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毕竟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将面临就业。我国在转型期间急需要大量中、高层次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经常会出现10万高薪却找不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现象。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培养上应该考虑分类发展的思路,对一部分有愿望在科研上发展的研究型学生注重其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培养,而对大多数未来面临就业压力的应用型学生则应有意识地去加强其就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要贯穿于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每一环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是造成当前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从人力资源供需角度来分析,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行业发展对专业性人才需求缺乏必要的技能标准,人才市场需求信号不清晰,传递渠道不畅通,导致高校在对人才进行专业培养时只能闭门造车,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差很大,知识陈旧,教材老化,学生就业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供给方的高校受体制的束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很难体现“以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目前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多从自身学科发展逻辑出发,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考虑市场实际需求,尤其是很少判断现在招来的学生4年后毕业时面临的市场真实需求,而是一味开设当前的热门专业,导致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严重趋同,盲目追求综合化成为风气,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供不符求,产生结构性失衡。而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办学模式千篇一律,人才培养还是重知识轻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方式雷同,知行难以合一。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于就业而言尤为重要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通用能力,责任心、团队合作、成就意识等软技能方面也很欠缺。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是由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导致的,实质上反映的是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体制现状之间的矛盾,只有从当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去审视和讨论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明确提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才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严峻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根据上义分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这一问题破解的思路和对策。

1.明晰和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信号

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缺乏有效的人才规划,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工作脱离现实,效度很低,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美国劳工部和相关行业组织非常关注职业分析,对各种职业所需要的雇员特征、任职要求、经验要求、职业特征、职业要求、具体职业信息(包括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所完成的任务,所操作的机器、工具和设备)等都有详细的调研和明确的描述,并通过美国职业信息网(O*NET)对外发布以指导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包括企事业用人单位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制定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不断明晰和强化人才需求信号,并通过市场机制传递给人才供给方的高校,使其培养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实现高等教育研究型和职业型双轨制均衡发展

高等教育所担负的使命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培养能够开创未来人类科学前沿的创造性人才,也包括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优秀的应用性人才。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完全开放的,存在着研究型大学和职业高等院校两种体系并行的双轨制高等教育模式,两者各自目标不同、责任不同,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不同。研究型大学是造就科学家的摇篮,通过教学和科研发展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培养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人员为主,往往将科学研究力量和成果作为衡量标准,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而职业技术教育类高等学院是从满足职业竞技和激烈竞争的要求,培养具备某种特定娴熟技能的工程师,这类学院服务于社会,同时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如凤凰城大学、Devry大学等,被誉为是培养总工程师的摇篮。因此,确定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实现研究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的双轨制均衡发展,通过竞争机制形成一小部分优秀的研究型大学,同时发展一大批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型高等院校。

3.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和跟踪机制

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erced County在2002年推广试用了一种新型的就业能力记分卡,这种工具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是否满足雇主的技能要求:学生既可以通过审核获得记分卡以证明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态度,雇主也可以通过记分卡进行筛选。我们在明确“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高等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4.以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评价各高校办学质量

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全球著名调查公司麦可思-盖洛普在“200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就业能力作为指标对高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所得数据,连续两年发布了“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2007年度、2008年度),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排行榜的出现表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市场对高校加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强烈要求,有助于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有效缓解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收稿日期:2008-10-29

标签:;  ;  ;  ;  ;  ;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_结构性失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